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玉汝頓了下,又道:「而且薄春山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疑點,晨大哥只說押送貨物,可以想見並不是他們帶著貨物出海。既然不是他們帶貨出海,那麼是誰接收這批貨物?那麼多貨物只往這裡運,往出運是誰,往外銷又是誰?

  「還有據晨大哥說,幾個大姓之間相爭愈演愈烈,也就是近一年多的事情。這幾家大姓為了保護這裡,聯合當地百姓做耳目,甚至連你這個官差進鎮,都遭受無數人監視、驅逐。

  「這裡的勢力說起來複雜,其實也不複雜,因為他們爭歸爭,但不會從外面借力,又或是即使借外力,也都是找那些比他們要弱的,因為他們怕保不住這個地方。甚至與他們合作之人,在這裡都會受到許多限制,不然以長興商行的實力,不可能找不到押送貨物之人,也不會那麼被動。

  「他們相爭了幾十年,一直維持是四家大姓的局面,是他們想維持四家局面?肯定不是,只是實力相當,誰也拿誰沒辦法,不得已而為之。既然如此,幾十年都過來了,為何近一年多矛盾才愈演愈烈?是幾家真是仇深似海,連生意都不顧了?還是有一家或是兩家,突然覺得自己有本事吞了其他人,所以才會下狠手?」

  薄春山摸著下巴:「你懷疑有人借了外力?」

  不等她答,他又道:「而且這個外力定然勢力雄厚,讓這一家有十足把握可以吞下另外幾家。可這地方跟別處不一樣,什麼叫大姓?大姓就是以姓群居,同氣連枝,這不是某一家,不是今兒你去搶地盤,你把這一幫人滅了就完事的。這纂風鎮方圓百里之地,幾乎都被這幾家大姓滲透,非這幾姓之人只是他們的奴隸,是工具,早已對他們無法升起任何抗拒之心。

  「甚至這裡的人還得求著他們,因為這裡的地無法耕種出足夠活命的作物,以前他們其實都是靠打漁為生,可朝廷禁海又內遷,幾乎把他們的生路斷了,他們為了求生只能求著這幾家大姓,這也是為何此地竟能隱藏這麼多年的原因所在,因為這不是一家兩家的利益,而是這裡所有人的利益。」

  所以哪怕家裡死了人,這些人都隱忍不發,不是不想發,而是不能發。

  四家大姓與這些人看似為主從,實則相互掣肘,甚至因為這些緣故,四家也沒辦法去吞併其他家,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犯了眾怒。

  要想打破這個局面,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以勢不可擋的力量直接摧毀,再來重建,而且這股力量必須是外來的。

  說到這裡,兩人不禁對了一個眼色,看來都是想到同一處了。

  「如果照這麼說,你說的這些倒還真有可能發生?」

  薄春山摸著下巴,倒吸了口涼氣。

  過了會兒他才又道:「如今說這些都尚早,還是等明天跟顧晨碰面後,看能不能尋到機會多打探些消息再說。」

  ……

  太陽很快就落山了。

  這纂風鎮別看白天看著挺熱鬧的,一到天黑以後,街上幾乎沒什麼人行走。

  兩人用罷飯,就洗漱睡下了。

  是夜,顧玉汝突然喊道:「薄春山,你就會欺負我……」

  她雙目緊閉,嘴裡喃喃著,聲音也不大,只有睡在近處的人才能聽見。

  薄春山睜眼看向她,有些失笑地搖了搖頭,摸了摸她嫩嫩的小臉,才道:「心裡藏著秘密,還說我欺負你?顧玉汝你這個小沒良心的。」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大早,兩人就起了。

  用過早飯後,薄春山帶著顧玉汝說要去訪親。為了裝像一點,他們還專門托客棧夥計幫忙買了些可以送禮的東西。

  兩人離開客棧後,客棧老闆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喃喃道:「難道還真是訪親問友?」

  一路行著,這兩人似乎並不著急。

  時不時路過某個鋪子,兩人還要進去看一看,讓外人來看都是那戴著幃帽的女子要進去的,那男的倒挺不耐煩,無奈家有河東獅,敢怒不敢言,只能跟從。

  這讓一路跟在後面的人,幾次都想罵娘,但都忍下了。

  「你說我哥怎麼還沒來?是不是有什麼事耽誤了?」顧玉汝小聲道。

  薄春山做了個眼神,示意後面有人跟著,裝作給她整理幃帽,才低聲道:「要不你再找一家進去看看?」

  顧玉汝微微點下頭,正想扯著薄春山衣袖,與他指不遠處的一個店鋪,這時一個年輕的男人從一家客棧里走了出來,他身邊還跟著一個人,兩人低聲說著話,似乎在商量什麼。

  「大哥!」

  這估計顧玉汝這輩子用過最大的聲音。

  叫了後,她便忙拉著薄春山過去了。

  三人做了一番『好意外、好驚喜、好久不見』的戲碼,顧晨也爽快,當即就領著兩人轉身進了客棧。

  這夫妻二人也爽快,親友都不訪了,就跟人家走。

  跟在後面的人臉色難看至極,難看歸難看,單該稟報的還是得去稟。

  就在客棧掌柜和夥計的眼皮子底下,三人在大堂里找了個地方敘話。自然是敘舊,譬如怎麼會來這裡,好久不見,家裡最近如何之類等等。

  說到興起,薄春山道:「既然這麼巧碰見大哥,我這就去我們住的客棧把東西收拾收拾,來和大哥同住。」

  然後他便走了。

  回到之前住的那家客棧,聽說他們要換地方,客棧老闆詫異得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