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襄陽王聽了,哈哈大笑道:「本王突然發現你挺可愛。」隨即同意收留楊宗謹和秦祈。

  錢無名見襄陽王這麼堅持,也不好再說什麼。

  楊宗謹和秦祈分開,在襄陽王安排的住處沐浴更衣,稍作歇息。

  夜深時刻,楊宗謹被府里的下人請了出來,說是襄陽王設宴為楊宗謹接風洗塵。

  楊宗謹心裡很清楚,接風洗塵是假,驗貨是真。也不推辭,隨即離開自己所在的屋子。跟著王府下人,來到了一處涼亭。

  天上,月明星稀。地上,青草碧綠。亭外,波光粼粼。亭內,燭光搖曳。

  此情此景,不禁讓楊宗謹生出些許悲涼之感。除了感慨世事無常,還有自己的顛沛流離。

  亭里坐著的襄陽王,見楊宗謹來了,站起身相迎。

  楊宗謹走進亭內,向襄陽王拱了拱手。

  襄陽王還禮,並請楊宗謹入座。

  楊宗謹則是請襄陽王先入座,自己才坐下。

  襄陽王道:「水酒一杯,望小兄弟不要嫌棄。」

  楊宗謹忙道:「不敢。草民困窮來投,如果襄陽王不棄,可直呼草民的名字。」

  「欸,我與你年歲相仿,直呼姓名顯得身份。」襄陽王擺了擺手道,「不如我稱呼你的表字,你則喚我一聲老九。父皇生前,就是這樣稱呼我。」

  楊宗謹連聲不敢,並道:「草民如此稱呼,實在僭越了。」

  「私底下稱呼,不用過分拘謹。」襄陽王道。

  「草民的確不敢,還是稱呼襄陽王。」楊宗謹執意不肯。

  襄陽王沒辦法,只好同意了楊宗謹的堅持。

  在古代尊卑問題,不是別人同意就可以信口開河。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襄陽王借醉問道:「今日白天,你當著我的面說你能夠創造比對抗丁相更大的價值,是不是真的?」

  單刀直入,爽快。

  楊宗謹也不偽裝下去,直言道:「沒錯。草民有辦法讓襄陽王成為大宋朝的攝政王,名垂千古。」

  襄陽王眼前一亮,哈哈大笑道:「信口開河的人是你吧?」

  楊宗謹只是微微一笑,說道:「如果王爺不介意的話,我可以給你說個故事。」

  「故事?」襄陽王一下子來了興趣,「請你說吧,本王洗耳恭聽。」

  楊宗謹又會說什麼故事呢?

  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三章 宮中秘聞

  月夜如雪,皎潔的月光鋪滿了涼亭。一輪明月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一陣風微風吹過,盪起層層漣漪。

  侍女捧著托盤,盤裡是正宗的杏花村汾酒。宋代時蒸餾技術還沒發明,汾酒還屬於黃酒。酒的度數不高,稍微喝幾杯都不會覺得醉。

  楊宗謹手拿著酒杯,走到涼亭的欄杆前,對著皎皎明月,向襄陽王趙元億說起了一個故事。

  「先帝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宮中發生了一件怪事。宸妃李氏竟然誕下一隻狸貓,被先帝貶到後宮。」楊宗謹話沒說完,便聽到襄陽王的笑聲。

  襄陽王大笑不止,邊笑邊道:「嗣業,你該不會還在信這些宮中的謠言!這可不是京畿路提點刑獄公事,該信的東西。」

  楊宗謹也笑:「如果不是狸貓,而是兒子呢?」

  襄陽王眉頭一皺,不懂楊宗謹話里的意思。

  卻見楊宗謹解開自己的腰帶,再用切牛肉的刀,劃開腰帶。一封血書,奇蹟般的出現在襄陽王的面前。

  襄陽王急忙拿過血書,仔細一看,滿臉驚愕。抬頭看楊宗謹:「這……」本來想問楊宗謹是怎麼留下來。

  楊宗謹卻搶先解釋道:「這封血書是保留在秦懷志,也就是秦祈父親的家中。被我無意中找了出來,給了李相。也正因為這封血書,讓我被准岳父追殺。」

  襄陽王再仔細一看,搖頭道:「這塊白布色澤已經十分陳舊,不像是你臨時謄抄上去的,莫非……」

  楊宗謹點了點頭。

  原來那日楊宗謹見到這份血書,又因李媗之和秦祈都在,不好藏起來。於是在上交之前,用屋裡被子裡的破白布,咬破自己的手指,模仿著真的血書寫了一封血書。真的血書被縫在腰帶裡面,而假的血書連同手鐲都給了李迪。

  楊宗謹為了達到掩人耳目的地步,總是把他們用各種理由調開,不讓他們有機會看出破綻。

  襄陽王聽完楊宗謹的敘述,不禁點頭誇讚道:「嗣業果然心思縝密,令本王對你刮目相看。」

  楊宗謹道:「請襄陽王仔細看血書上落款的時間以及落款人的名字,會有驚訝的發現。」

  襄陽王連忙看結尾,時間: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子時一刻。落款人姓名:梅娘。

  「梅娘……」襄陽王念叨著這個名字,似乎有相識之感。

  襄陽王想了想,實在想不起來,便問道:「這人的名字好生熟悉,但是就是想不起名字。」

  楊宗謹道:「這人的名字乃是忌諱,如果《前朝野獲編》的記載不假,那麼她應該是可憐的宸妃。」

  襄陽王「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忙的再看了眼血書,又站起身來在涼亭來回的踱步。只因他想到的消息,委實震撼人心。

  片刻後,襄陽王坐回原位,說道:「你的意思是秦祈其實不姓秦,而是……」用手指沾上一點汾酒,在桌面上寫下了一個「趙」字,然後眼巴巴的望著楊宗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