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幹勁十足,同小新子二人天天守著雞舍。主僕二人從剁柴火燒炕,到磨雞食拌雞食忙得是腳不沾地。

  誰知第四天開始,情況急轉而下。從二十枚掉到十三枚,又從十三枚掉到八枚,最後再到三枚。

  那些雞一個個像是沒有精神,蔫頭耷腦的趴著不動。食槽里的食沒有雞吃,他多加了橘粉也沒用。無論他怎麼換食,那些雞隻會吃得比以前更少,到最後甚至不吃。

  他陰沉著臉盯著那些雞,感覺到從未有過的挫敗感。仿佛之前的驕傲激動都是錯的,他受到的那些誇獎臊得他無地自容。

  最近幾日他一直提著一口氣,除去想證明自己還有想證明給姜麓看,眼下去找她支招無異於自認不如人。

  姜麓裝作不知情的樣子,就等著他來討教。

  直到雞窩空空如也兩天後,他終於找到她。她什麼話也沒說,直接去到雞舍。一摸炕上溫度,當下心中有數。

  「是否炕燒得過熱?」他問。

  「對。」她回答。

  他很疑惑,不是她說天冷要燒炕的。

  「暑氣正盛時,你可有食慾?」她問。

  他搖頭。

  「雞也沒有。」她說。

  他看著她,總覺得這一問一答似乎不太對勁。什麼叫做雞也沒有,她這是拿他和雞類比,他和雞能一樣嗎?

  「說話就說話,不要轉著彎罵人。」

  屁娃子腦子還挺好使,姜麓偷笑。

  「我說的都是實話,天氣一熱我們也沒有胃口。雞也一樣,它們太熱了也不想吃東西,不吃東西怎麼下蛋。」

  原來是這麼回事,他怎麼沒有想到。他是不會承認姜麓比他更聰明,不過是因為他沒有在鄉間長大而已。

  姜麓自是看出他的不得勁,道:「書上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所謂隔行如隔山,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訣竅。書上還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你遇事知道請教別人,這一點你做得很好。」

  他表情不虞,她村子裡的那個夫子肯定是個話多嘴碎的,若不然怎麼會被她鸚鵡學舌學了如此之多。

  炕冷了一些後,那些雞明顯活潑起來。等再過兩天之後,有一些雞開始恢復產蛋,數量也一日比一日多。

  有了上次的經驗,秦彥做得越發盡心。

  到第五天的時候,還撿了五枚雙黃蛋。十天過去,除去日日吃掉的雞蛋,他們還攢了一百枚左右,其中雙黃蛋三十枚。

  一枚枚白生生的雞蛋,比集市上賣的那些雞蛋個頭都要大。陶兒流著口水,盤算著要怎麼吃。炒著吃好,蒸成蛋羹也好吃。天天有蛋吃的日子,真是給當神仙都不換。

  她最近手藝漸長,姜麓也有意放手。

  這才多久的功夫,別說是姜麓自己養出好氣色,便是陶兒小新子等人也是齊齊胖了一圈。趙弈瞧著也壯實了許多,唯有秦彥看上去還是一如既往的清瘦俊秀。

  「你們說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姜麓問他們。

  千古悖論之題,讓幾個孩子陷入爭執之中。

  陶兒說先有蛋,因為蛋孵雞。趙弈和小新子說先有雞,因為雞生蛋。而秦彥則用一種諱莫如深的眼神看著她。

  她心下好笑,小屁孩傻眼了吧。

  關於這個問題千百年來爭論不休,且有得他們爭。

  聽著他們的爭論,她默默地離開。將將進到廚房,秦時已經跟著過來。玉面紅唇的少年靠在門框上,雙手抱胸狐疑地看著她。

  「你知道嗎?」

  她笑而不語。

  「你也不知道,對嗎?」他追問,語氣卻是篤定。

  好傢夥,還知道將她一軍。

  「不知道。」她答得乾脆。

  「不知道你還問?」

  他走過來,眼神甚是惱怒,就知道這個女人喜歡信口開河。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問題,為何要問他們。

  當真是可惡至極。

  「世間太多未知之事,天生萬物,萬物皆能相生相剋。我們只有不停地學習探索,才能知道得更多。所謂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好。你別小看任何一件小事,或許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避重而就輕。這個女人分明就是理虧。

  他哼了一聲,就知道她一事實上會逮著機會說教。果不其然她又是一大堆的道理,明明年紀比他還小一歲,怎麼如此的老氣橫秋。

  「我們離京多日,你可曾給寫信回去過?」她突然問了這麼一句。

  他臉色丕變,險些怒走。

  「意氣用事永遠不能解決問題,你難道不想回去嗎?」她一把將他拉住,生生被他拖出去好幾米。死小子動不動就甩臉,也虧得她像個操心的老媽子。

  「你告訴我,我還能回去嗎?」他眼尾發紅,隱忍著怒火。

  古往今來被廢的太子有幾個起復,又有幾個還能重回過去的位置。他被貶到此地,東宮之位對他而言已是空中樓閣。

  姜氏說得輕巧,她知道何為王權傾覆,何為物是人非嗎?區區鄉野女子自以為聰明,她真當天子金口玉言是兒戲不成。

  罷了,他同她計較什麼。她不過是個女子,到底見識太少。她能在農事上有所鑽研已是不易,又怎麼會知道國之大事。

  「不知道的事別管,這不是你應該操心的。」

  「我們如今已是夫妻,在世人眼中我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我為什麼不能操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