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4章 太極殿

  太極殿,丹階下群臣齊齊叩拜,山呼萬歲。李煦面無表情地聽著,目光落在了許久未曾在太極殿出現的李長明身上。

  「諸卿平身。」李煦揮袖抬手,群臣齊齊言謝直身,轉身入坐。

  倒也奇怪,李長明未回朝時,眾臣一個個為了他吵得不可開交。彈劾他的,恨不得馬上把他從邊關捉回來當面質問。如今李長明站在這大殿之中,反倒都緘默了。

  殿中沉默許久,李長明都忍不住掃了群臣一眼,可眾人仍舊是靜寂無聲。被他瞥到的人,好像還低下了頭去,生怕讓他瞧見自己面容一般。

  侍中左相周國公吳士忠此時持著笏板上前兩步,朝御座鞠了躬,便道:「啟稟陛下,先前朝臣彈劾魏王,對魏王邊關尋釁一事,一直未有定論。臣懇請陛下恩准,在這太極殿中,向魏王問話。」

  總算是來了,李長明輕瞥他一眼,心中冷笑不已。

  李煦淡淡道:「朕准了。」

  李長明便起身從武臣隊列中走出,站到吳士忠面前,雖然已經盡力讓自己顯得謙恭,看到這姓吳的他還是藏不住眼中的倨傲。

  吳士忠謝過皇帝,便看向李長明,厲聲道:「敢問魏王殿下,此前領兵救援始羅,擊退烏環軍後,殿下是否在和談時另加條件,且擅自將黑衣旅軍隊留在始羅邊境。」

  李長明面向御座,平靜道:「臣的確加了條件,不過和談並非小事,任何改動都會快馬加鞭傳遞至京城。」

  吳士忠雙眉一皺,道:「殿下分明故意在和談結束前夕提條件,消息傳至京師,和談早已定下,又如何更改,簡直是先斬後奏!」

  李長明被如此指責,卻也未變神色,依舊淡淡道:「這條件,是我朝向始羅提出,又非始羅或是烏環向我朝提出。我朝提出的條件,自然以大虞利益為先,和談成功與否,要看的是始羅是否能夠接受,而非京師之人願不願意。既然始羅已經同意,通報至京師,也不過是通報,又有何不可?」

  吳士忠道:「和談之事,是魏王一人便可主宰的?魏王是憑什麼越過聖意自行決斷,難道就憑你手中握有黑衣旅各軍調配之權嗎?如此行事,便是藐視皇威!再有,此次為始羅求援,助始羅擊退烏環停戰後,本無必要再挑起戰事。魏王卻將軍隊留在他國邊境,不僅損我大虞威儀,還令老臣不得不懷疑魏王居心!」

  此言一出,殿上頓起譁然之聲。這指控顯然極其嚴重,那麼大一頂帽子扣下來,今日怕是難了。

  眾臣不過震驚之下議論片刻,很快恢復安靜。李長明回過頭來,盯著吳士忠冷聲道:「吳大人這是要指責本王有不臣之心了?」

  吳士忠朝皇帝又行一禮,提高了音量:「陛下,魏王如此藐視聖上威嚴,兼有擅動兵戈,擁兵自重之嫌。臣懇請陛下,嚴懲魏王!」

  兵部梁侍郎此時亦上前道:「啟稟陛下,此次出征大軍回京後,各將領回兵部述職,臣由此得知魏王在邊關行事乖張,不按法規動用私刑。如今行軍總管吳韜尚負傷在家休養。」

  吳士忠仿佛恍然大悟般,道:「魏王平日裡便如此跋扈,如今在和談大事上也敢如此無法無天了!」

  李長明冷哼一聲:「既然梁侍郎要提起,那臣也只能向聖上參吳將軍一本了。吳將軍在我軍中,和談期間私自處置俘虜。請問梁侍郎,這是不是不按法規,動用私刑?」

  此時吳獻朝身旁之人使了個眼色,刑部常尚書出聲道:「魏王殿下,那這名俘虜受了何種刑罰?殿下可知吳將軍為何要處置俘虜?」

  李長明怒道:「那名俘虜不過十來歲,被生生廢去一隻眼睛。至於吳將軍為何要對一名俘虜如此,本王不曾知曉。」

  「敵國俘虜,難免包藏禍心,吳將軍刑罰俘虜,想必自有道理。魏王殿下既然不知吳將軍為何對俘虜動刑,又如何篤定吳將軍是毫無理由私自刑罰?倒是魏王殿下為此處置行軍總管,屬實令人費解,更像是為泄私憤了。」常尚書一頓,繼續道,「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殿下怎能輕易決斷,私自刑罰呢?」

  李長明冷笑:「好個『未知全貌,不予置評』,看來是遠在玉京的常尚書知道全貌了?常尚書倒是說說你知道什麼全貌,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你又在這裡叫個什麼勁!身為臣子,當著聖上之面,竟然說出如此輕率之語!」

  常尚書氣得吹鬍子瞪眼,握著笏板的手因情緒激動抖了一抖,一時間被李長明生懟得尷尬至極。

  李煦看殿中幾人劍拔弩張,不由抬手扶額。這個弟弟,還真是不讓人省心。可看他在朝堂上這般與人唇槍舌劍戰上一番,自己心裡又莫名有幾分快意。

  他倒是喜愛弟弟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率真性子,不過喜愛是喜愛,換了自己是萬萬不會如此亂來的。李長明敢如此,他倒是有些羨慕了。

  「行了,魏王乃行軍大總管,一軍主帥,自有處置下屬之權。」李煦等他們都停下來,才開口,「至於和談之事,魏王行事的確欠妥,不過既然未有什麼不利後果,魏王此役又勝得漂亮,朕便不予追究了。」

  「陛下英明!」

  「陛下三思!」

  兩批人齊齊喊出,卻是不同的言語。

  吳獻朗聲道:「陛下,即便不追究魏王之過。留在始羅的黑衣旅軍隊也實為隱患。一來軍隊留在始羅,難免破壞兩國邦交,更易起衝突動亂。二來如此威脅小國,有損我大國顏面。三來,軍隊留在此處難以把控,若有人圖謀不軌,西境邊城岌岌可危!還請陛下下旨,著令大軍撤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