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郭望騰就被這些所謂的潮牌活活逼成了噴子。

  放眼看這些年的中國市場,平均每十個國潮品牌裡面就有六個打板抄襲國外的東西,兩個不抄國外的抄國內的,還剩兩個可能是因為沒人關注所以沒被發現。

  各類媒體還動不動就把潮牌和街牌混為一談,普通消費者誰給你分得清這之間的區別。

  郭望騰覺得做品牌就得keep real,不能fake ass。你今天要說街頭品牌,那文化必須得走在品牌之前,這事兒絕對不能本末倒置。郭望騰玩了這麼多年街頭藝術的人覺得,這不就該是順理成章的嗎。你愛街頭文化,所以你做街頭品牌。不就該是這樣才對嗎。

  但是國內的大環境是什麼,是看當下市場上什麼最火最賺錢,幾個人或一群人商量著搞這麼一個品牌出來,然後再給這個品牌編故事,貼標籤,隨隨便便把「潮牌」「街頭」往腦門上一頂就出街了。品牌內核是什麼,品牌基因是什麼,誰他媽又在乎。至於產品設計和開發,怎麼省錢怎麼快就怎麼來,抄襲打板省錢嗎快嗎,那就這麼搞。99%買單的消費者根本不管你是不是fake,只管穿著好不好看價錢實不實惠。

  這就是郭望騰眼中的「國潮」營銷的虛偽狂歡。

  所以今天在微博上的這一通爆發,可以說是郭望騰的積怨已久。

  當然郭望騰的這些感受只代表他自己,人和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感受不一樣很正常。

  費鷹沒有郭望騰這麼憤怒,也沒有郭望騰這麼尖銳。

  國情和大環境不一樣,中國的時尚產業就沒辦法用歐美或日韓的視角來審視。別人的時尚產業發展多少年了,別人的時尚工業化程度是什麼樣的,別人的大眾消費者對文化、藝術和美學的感知標準線又在哪裡。

  你要這麼一對比,很多事情也就沒必要那麼憤怒和尖銳了。

  而實際上,國內的情況也沒有郭望騰主觀感受的那麼糟糕。費鷹見過一些很不錯的原創時裝品牌,雖然不都是街頭這個領域的,但它們的品牌內核和原創性都做得很令人驚艷。不過像這樣的品牌確實也不會對外天天標榜自己是「國潮」。

  費鷹在某些事情上的確沒有郭望騰這麼較真。對於品牌的屬性、標籤和歸類,費鷹覺得不是最要緊的。你被歸在哪個分類不重要,你能不能真正走出國門贏得別人的尊重才重要。如果什麼時候這些「國潮」品牌能在紐約、洛杉磯、巴黎、米蘭、東京這些城市的最受年輕人青睞的街道上開店並受到當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那麼「國潮」這個有中國特色的分類的存在又有什麼問題。

  搞街頭品牌這麼多年,占據費鷹最多時間精力的是該如何做中國自己的街頭時尚。

  街頭文化的源頭是西方,現在世界的主流時尚話語權同樣在歐美。中國人想做自己的街頭服飾品牌,就得先把西方人那一套東西玩明白了,然後加自己的東西進去,在融合的過程中擁抱創新,才能真正做出屬於中國本土的街頭時尚。隔壁的日本就是一個例子,日本曾經用了五十年的時間學習、吸收和疊代美式流行時尚,然後將本土化後的日本街頭時尚反向強勢輸出回美國和其它各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培育出了很多世界聞名的日本街頭品牌和高端設計師品牌。中國人要做自己的東西,那就得搞本土的文化融合和原創,不可能永遠靠模仿西方,也沒有第二條路。

  只靠這些也還不夠。要讓品牌走出去,就離不開整個時尚產業的工業水平。中國在這個層面和歐洲、北美、日本的差距都太大。沒有成熟的工業體系做支撐,很難只靠喊口號來做中國自己的本土品牌。當然近些年的情況要比早年好多了,而且相對於高奢時尚,街頭品牌對材料和工藝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街頭品牌賣的是它產品背後的文化內核和精神。這是一個有機會的突破口。

  這些事,靠一個費鷹辦不到,靠一個BOLDNESS也辦不到。

  所以費鷹真的不像郭望騰那麼憤怒,他希望中國的品牌創始人和從業者都可以把力氣用在該用的地方。

  費鷹想讓世界看一看,中國人也可以做品牌。

  理想很高,路途很遠。

  要去到這個理想目標,只靠時尚這一條路很難。所以壹應資本自從創立以來就專注於投資中國本土的消費品牌,近些年來壹應領投和跟投的項目包括國內美妝、創新中式茶及酒飲、本土藝術潮玩、中式健康食品等等國內創業品牌。陸晟近兩年也在重點關注一些有出海潛力的項目,並且花大量時間帶著他的團隊為這些項目提供高質量的投後支持。

  費鷹和他的朋友們就是想讓世界看一看,中國人也可以做品牌。

  周一早上八點,姜闌和Petro有個視頻電話的catch up。

  本來這個電話約在姜闌的晚八點,但是Petro周一一大早就要飛米蘭,於是臨時要求改早了12個小時。姜闌原本不想太慣著美國人,但一想到Petro願意犧牲周日晚上的時間來配合中國的工作,她也就接受了這個改期。

  這個電話主要是要快速align幾件事。

  先是徐鞍安廣告片的a copy剪輯問題。周六徐鞍安秒刪微博的事情一出,溫藝去找丁碩要說法,丁碩終於願意做出一定的妥協,只是提出有兩個非常「不美」的鏡頭還是得換。姜闌把藝人這邊的態度表達清楚,然後表示她和中國團隊支持藝人的反饋。Petro在那頭簡短考慮了一會兒,或許是想到兩人目前要攜手共赴同一個KPI,就接受了這個反饋,表示會內部溝通,讓總部創意團隊儘快將重剪的內容發回中國這邊確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