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櫻一聽,立刻就明白過來,雍正為啾啾挑選的福晉人選仍舊是他的官配——

  那位大名鼎鼎的富察皇后。

  因為去年選秀被留牌子的幾個家世匹配的姑娘當中,也就只有李榮保的姑娘是比啾啾小一歲的。

  張櫻的幾個孩子與富察家也算有緣分,不提已經與喃喃成婚的巴克什,當初喃喃身邊的塔拉溫珠子就有一個富察家的,啾啾身邊的哈哈珠子同樣有富察家的,而且還是李榮保的兒子。

  從中就能看出雍正對李榮保的看重,所以他給啾啾挑了富察家的姑娘當福晉,也確實不算奇怪。

  上次選秀是皇后主持,但張櫻也過去看了。

  她對那個富察家的小姑娘還有一些印象,隱約記得是一個面若銀盤、五官精緻秀美,且不但學了四書五經,在詩詞歌賦一道上也有幾分本事。

  算是個才女。

  而且行止有度,進退得宜,是一個很符合常人印象中的「福晉」身份的姑娘。

  張櫻沒什麼意見:「等上一兩年再成婚當然更合適,但還要勞煩皇后與富察夫人提一句,不要讓人覺得怠慢了才好。」

  這種指婚一般都要提前和女方家通氣兒,不可能突然就下旨賜婚。

  富察家多半也知道自家姑娘被皇上看重,要指婚給啾啾的事兒。但啾啾這麼突然離開,至少半年不會回京,賜婚聖旨也要往後拖上半年,難免讓富察家多想。

  皇后笑著應承下來。

  -

  皇后雷厲風行地解決了熹妃,但雍正與她的關係卻並未緩和。

  或者說,雍正與弘暉的關係並未緩和。

  也許是因為知道了鵝國正與瑞典、波斯打仗的關係,雍正抓住機會,一舉推翻了之前商議好的和談條約,兩國代表不得不再次重新開始和談。

  弘暉也許是看到了機會,忍不住又去找了雍正。

  他得了皇后指點,這一次倒是沒有在朝堂上直接與雍正吵起來,而是……

  在養心殿與雍正吵了起來。

  弘暉堅持不但不能將大清的土地割讓出去,還要趁著這次機會將鵝國之前占領的地方全都討要回來。

  而雍正對此的態度卻可有可無,他

  會讓人盡力爭取更好的條件,可雍正一直非常清楚自己這次和談的真正目的——

  商定大清與鵝國的邊境線。

  只要能定下邊境線,大清就是吃點兒虧也不算什麼。

  是的,他就是這麼想的。

  在他看來,能減少一部分戰爭支出,能讓邊境百姓免受鵝國騷擾之苦,能避免邊境每年因為鵝國的侵犯而損失人口與錢財比什麼都重要。

  但弘暉則覺得,即便要打仗,也一定要保護領土的完整。

  父子二人根本誰也沒辦法說服對方,又都異常固執己見,於是每次談話的最後,總是免不了一次吵架。

  皇后與弘昀都在私底下勸過弘暉,讓他不要和雍正對著幹。

  雍正是皇帝,他的做法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身為臣子,你可以勸阻,但在發現自己沒辦法讓皇帝改變主意的時候,最應該做的不是通過吵架以及其他辦法改變皇帝的主意,而是應該順著皇帝的意思來。

  但弘暉這人看著溫柔,性子卻頗有幾分強硬。

  他聽了皇后等人的勸說,並記在了心裡,也未必不知道他們說的才是正確的,但最後……

  他仍舊選擇了最不討巧的一種方式,與雍正針鋒相對起來。

  皇后與弘暉是一個整體,當雍正與弘暉勢同水火的時候,雍正即便心裡不願意,也很難不讓自己遷怒皇后。

  好在,他與皇后之間的感情是真的好,所以即便是在雍正最生氣的時候,他也不曾對皇后口出惡言,更不曾對皇后發脾氣……

  他只是減少了去皇后宮裡的次數,然後增加了去孫嬪與其他后妃的頻率。

  其中,包括張櫻。

  這麼多年過去,張櫻的相貌其實沒有多少老態,但她的相貌性格都不是雍正喜歡的那一款,所以在雍正登基之後,他雖然也會時常到張櫻宮裡坐坐,但其實兩人同床共枕的次數已經降低到了幾乎沒有的地步。

  而如今,兩人同床共枕的次數大大增加。

  幾乎與皇后持平,偶爾甚至有所超出。

  這就有點兒……

  張櫻對此不但不高興,還覺得煩躁。

  她想了想,乾脆稱病向雍正提出了前往

  圓明園養病的請求。

  這宮裡的事端實在是太多了,讓人煩不勝煩。

  雍正似乎是覺得張櫻已經單獨去過圓明園,所以這次只是派人來問了張櫻病情,確定她確實生病之後便直接准許了她的請求。

  張櫻準備帶上三個孩子一起。

  鬧鬧自不必提,從啾啾離開之後一直有些提不起勁兒的小玖也立刻同意了前往,倒是剛去上書房學了沒多長時間的滿滿,似乎有些不想去。

  他不太捨得與自己的小夥伴分開。

  張櫻愣了下,認真回想過幾個孩子從小到大的經歷之後,她有些錯愕地發現,所有孩子當中,滿滿竟然是幾個孩子當中,在面對與小夥伴分離的情況表現得最像小孩子的一個。

  其他幾個孩子……

  張櫻下意識低頭看了眼滿臉無所謂的小玖,以及面無表情,說不定連自己身邊的塔拉溫珠子的名字都記不得的鬧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