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也沒想到,自己本來只是為了以防萬一,最後竟然直接釣出來了一條大魚。

  熹妃身邊得用的嬤嬤,就這身份,就足夠錘死熹妃了。

  張櫻環視一周:「那太監呢?」

  皇后看了旁邊咬緊牙關不說話的熹妃一眼,扯了下嘴角:「老太監動作果斷,在察覺到有人發現了他們之後,便當機立斷撞牆自殺了。」

  張櫻愣住,轉頭看向跪在正中央的老嬤嬤。

  兩人被抓,其實並非無解——

  只要二人做出互相搏鬥的樣子,然後同歸於盡就行了。

  但這法子對兩個人忠誠要求極高。

  而老嬤嬤對熹妃的忠心,顯然還達不到為了她去死的地步。

  如今老太監死了,這老嬤嬤卻……

  老嬤嬤小心看了熹妃一眼,然後衝著皇后哭道:「皇后娘娘,奴婢有話要說……」

  第146章

  老嬤嬤看著皇后, 竹筒倒豆子一般將熹妃做的所有事情都說了出來。

  熹妃一開始慌張,但沒一會兒就恢復了平靜。

  但這平靜又與之前不同,不像是勝券在握的那種平靜, 而更像是破罐子破摔了一樣的平靜。

  看來, 這次沒反轉了?

  張櫻其實很奇怪,熹妃是一個非常會做人的人,當初她幾乎是剛到雍親王府不到一個月,就把身邊所有人都收服了,府中只要與她接觸過的人也都對她讚不絕口。

  這麼會做人的一個人, 沒道理被她視作心腹的人接二連三地背叛……吧?

  前一個還能說是被逼迫,這老嬤嬤就……

  很快, 張櫻就知道了原因。

  原來這位老嬤嬤入宮後沒多久, 家裡就出了事兒, 之後家人便顧及不到她了,搬家之後連地址都忘了告訴老嬤嬤。

  老嬤嬤雖有家人在世, 去也與孤兒無異。

  所以她留在了宮裡。

  但一個人難免寂寞, 所以她以前還沒有從宮裡被分配到熹妃身邊之前, 倒也與剛死掉的那個老太監有過接觸, 等被分到熹妃身邊之後,長久的相處下來, 她悄悄與熹妃那個心腹大宮女結為了母女關係。

  只是因為康熙曾下令,不許宮裡的太監宮女互相認乾親,所以一直沒讓人知道而已。

  對老嬤嬤而言,她如今最重要的也就那個宮女與太監兩個人了。

  可老嬤嬤的乾女兒沒了,太監也因為她如今自殺了。

  如果說太監的死亡還在老嬤嬤能理解的範圍之內,那她乾女兒的死亡背後透露出來的真相,就完全讓老嬤嬤接受了。

  老嬤嬤相信, 若非自己家人被威脅,她的乾女兒是絕對不可能背叛了熹妃。

  可熹妃呢?根本就沒相信過她的乾女兒!

  老嬤嬤無法描述自己得知熹妃一直讓人盯著乾女兒家人的做法後,心裡到底是什麼想法,但她知道,自己對熹妃的所有忠心在聽到那個消息的時候,就有了極大的裂。

  所以,老嬤嬤才會將這些事情全都捅了出來。

  她甚至還拿出了自己從那宮女死亡後,就一直悄悄收集的證據與

  罪證。

  而在將一切都捅出來後,老嬤嬤甚至都沒等熹妃開口,便瞅准一個機會直接衝著旁邊站著的一個侍衛沖了過去,然後拔刀自刎。

  老嬤嬤就這麼沒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熹妃就算是有再多辯解的話,也都沒辦法再開口了。

  因為就算開口了,也只會被人當做是狡辯。

  她只是,深深地看了皇后一眼。

  -

  沒幾日,熹妃「病情加重」。

  太醫一番努力救治後,到底回天乏力,熹妃到底於某日傍晚時分撒手人寰。

  這事兒並不奇怪。

  當熹妃身邊的人接二連三地站出來指認她的時候,她的結局就早已經註定了。

  張櫻只是在想,熹妃最後看向皇后的那個眼神。

  那個老嬤嬤……

  張櫻皺了皺眉,想著皇后也算是反擊,她便沒有再繼續追究。

  皇后卻沒有隱瞞張櫻的想法:「那老嬤嬤與之前出事兒的宮女並非干母女的關係,那老太監會自殺也都是老嬤嬤的意思,她會這樣做,是因為我告訴了她一個消息。」

  張櫻看向皇后。

  皇后表情並不算好,甚至帶著幾分苦澀:「我讓人查到了老嬤嬤的家人,告訴老嬤嬤,她的親兄弟都染上了賭癮。」

  張櫻抿唇:「真的假的?」

  「有什麼區別呢?」皇后苦笑,但見張櫻表情鄭重,她也只能答道,「是假的。她的兄弟沒有染上賭癮,染上的是她的庶出兄弟。」

  既然是庶出兄弟,那就必然不是熹妃,乃至於熹妃合作者的手筆了。

  張櫻鬆了口氣。

  皇后扯了扯嘴角,轉移了話題:「說來也不知道啾啾什麼時候回來?我聽皇上說已經為啾啾物色好了福晉人選,原本打算今年八九月的時候賜婚,卻沒想到突然主動請纓去修路,這門婚事只怕要等到他回來之後了。」

  張櫻笑了笑:「這有什麼,啾啾年紀還小呢,今年不過十五六歲而已,皇上為他挑選的福晉估計年紀也不大,這婚事再等上兩年也是沒問題的。」

  皇后是知道人選的,聞言立刻笑了起來:「這倒也是,那姑娘也就比啾啾小一歲,再等上一兩年成婚年齡正

  合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