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算是明白了,這種事兒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來做更加靠譜。

  那官員認真想過之後,直接到自己之前花錢請教過的幾位養豬好手之中,挑選出了一位不但養豬養得好,還自己做過歸納總結,說起話來頭頭是道的農人。

  這農人在被其引到雍正面前見過之後,雍正直接封了他一個九品「御豚監」。

  而這位農民也沒有辜負雍正的欣賞,剛到崗便立刻投入工作,一番檢查之後直接調整了所有豬仔的食物與飼料,精心養育半個月後又從中挑選出了十來只長得格外健壯的小公豬做種豬,然後將剩下的小公豬全都閹掉了。

  事實上,這個農民還覺得閹得晚了,畢竟在海上耽誤了一段時間。

  但頭一批也就不講究了。

  張櫻知道這件事覺得很奇怪,因為雍正之前派人的時候態度相當堅定,朝中不是沒有其他官員因為種種想法反對這兩人負責此事,但最後仍舊沒能動搖雍正的想法。

  這也是張櫻雖然知道那兩個官員多半不靠譜,卻也沒有想辦法勸雍正的原因。

  可誰知道,不過短短几天時間,就在老獒帶著默默與啾啾、小玖三個孩子從郊外看過足夠數量,心裡對農家出身的讀書人有了足夠的了解之後,雍正就突然改變了主意,不但讓人調查兩位官員的過去經歷,還讓人調查了他們這段時間的言行舉止,最後甚至毫不客氣地將其中一位官員調職、貶官兒,還額外搞出來一個九品「御豚監」,直接給了一個不曾科舉也沒有軍功,甚至不是滿人的農民這樣一個官職。

  張櫻不得不懷疑,這其中與自己、與三個孩子這段時間的經歷有關係。

  但她也沒在意。

  早在知道雍正手下有一個粘杆處的時候,她就對此做好了準備。

  再者說,這也是

  一件好事兒。

  而且張櫻還從這件事當中,發現了另一種「勸說」雍正的辦法。以後若是遇到了什麼不好與雍正開口的事兒,她未必不能反過來利用這些粘杆處的成員。

  -

  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大清即將有生長得更快,長得更肥的小白豬售賣的時候,朝中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

  有人告發今年鄉試的考官查嗣庭有反叛之心。

  證據就是他今年出的鄉試考題中,有「正」有「止」,被雍正斷言:「竟查嗣庭所出經題,前用正字,後有止字,『正』字有一止之象。」【引用】

  之後命人到查嗣庭的家中尋找證據,又發現了一本《維止錄》。

  「維止」二字被人牽強附會,解釋成了將「雍正」砍頭的意思。

  而且因為查嗣庭與年羹堯有關係,與之前發生的錢名世案的主人公錢名世一般,也曾在其中說了一些年羹堯的好話,抱怨了幾句雍正的壞話,又加上他與隆科多有幾分關係……

  總之最後的結果便是,查嗣庭不但被抓,病死後還被「戮屍另示」,抄沒家產,兒子被判秋後處斬,胞兄父子二人則被判流放三千里。

  案發之後,京中所有人頓時噤若寒蟬。

  而大清各地的讀書人也都繃緊了精神,根本不敢輕易在外寫字作詩,就擔心自己一個不小心,寫出了什麼東西被人看到後一番編排,最後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一時間,讀書人中的各種詩會酒會幾乎銷聲匿跡。

  張櫻在聽到這件事後,卻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太對——

  雖然康雍乾三朝確實文字獄頻發,但之前出事兒的可大多是因為詩詞歌賦,或者小說文章,可從未有人因為給科舉出題而出事兒。

  若考官出題都能出事兒,以後誰還敢給科舉出題?不怕一個不小心就惹禍上身?

  事實證明,雍正對查嗣庭出手也確實不是因為那一個聽著就牽強的「止」字而已,他對查嗣庭出手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查嗣庭背後站著的蔡娗與隆科多。

  是的,就是之前為了扳倒年羹堯而被雍正保下的蔡娗,以及……隆科多。

  蔡娗身上小辮子

  一大把,想要處理他還真沒什麼難度。

  雍正甚至不需要再讓人調查一番,直接將年羹堯當初給蔡娗搞出來的罪證再扣到他頭上就行,雖說他之前扳倒年羹堯也算立下大功,雍正也沒有牽連其家人的想法,但抄家與蔡娗砍頭還是少不了的。

  但想要對付隆科多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輩子因為隆科多與李四兒之事提前揭發,隆科多本人又是牆頭草,雍正得勢便仗著孝懿皇后曾養育過他的情分與雍正稱舅道甥,老八得勢就拉著康熙的大旗與其打得火熱,是以在隆科多出事兒之後,雍正毫不猶豫就選擇了放棄隆科多轉而扶持雖不如隆科多有本事卻格外忠心的慶復。

  但……慶復是庶子,即便得了雍正青眼,但因為佟國維本身就更偏向老八,所以佟家給慶復的支持非常有限,整個佟家的資源反倒跟著佟國維與隆科多二人全都朝著老八傾斜了過去。

  可即便如此,在雍正登基之後,整個佟家仍舊靠著慶復的關係沒有被清算。

  隆科多甚至還仗著雍正已經被記在了孝懿皇后名下,而在面對雍正的時候自稱「舅舅」。

  怎麼說呢,若隆科多是小說中那個幫著雍正穩固江山、立下大功的功臣,雍正自然不會介意他這般稱呼自己,甚至也不介意捧著隆科多做一個真正的舅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