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也是她並未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插手他們太多教育的原因,因為她的很多觀念是不容於這個時代,更不容於皇家這個權力鬥爭中心的。

  皇后嘆氣:「年羹堯……」

  半晌她長長地舒出一口氣,笑著看向張櫻,「你以後估計不用擔心年羹堯了,皇上對他的耐心幾乎已經完全消失,尤其他還五次三番、毫無顧忌地挑撥幾個孩子的關係,甚至對幾個孩子出手……你且放心,估計翻過年後要不了多久,年羹堯就差不多要……」

  皇后沒把話說明白,但張櫻還是理解了她的意思。

  「只是在此之前

  ,」皇后有些擔心,也有些愧疚,「你只怕需要委屈一頓時間。」

  張櫻:「……一定要嗎?」

  皇后愣了下,反應過來後眼神愈發抱歉:「距離年羹堯平定青海還不到一年呢,皇上如今最多剝奪他的爵位,奪走他手中兵權,但……要下死手的話,估計還是要等到來年五六月才行。」

  張櫻自己倒是不介意「受委屈」,或者說,她本人之前的打算,其實就是先瘦點兒委屈,然後等到年羹堯勝面兒最大的時候一舉掀翻棋盤,讓他從天堂跌落地獄。

  但這不是,幾個孩子的情緒不太對嗎?

  張櫻忍不住嘆氣:「可以問一下皇后,皇上到底準備怎麼『委屈』我嗎?」

  皇后愈發愧疚起來,幾乎知無不言:「你放心,不會讓你受苦的。只是你如今的貴妃之位估計會被貶到妃位,而且還會被禁足。要不然就只能將你送去圓明園生活一段時間,等到皇上徹底了結了年羹堯後,才能回到宮裡了。」

  張櫻:「!!!」

  還有這等好事兒?

  張櫻心情一下就好了:「能帶上幾個孩子嗎?他們在得知年羹堯彈劾之後,情緒一直不太對,若我直接前往圓明園,我擔心幾個孩子會有一些不好的反應與舉動。」

  皇后一頓,她沒想到張櫻竟然更願意前往圓明園。

  但想到張櫻的性子,以及之前在雍親王府生活的時候,她幾乎日日出府的作為,臉上不禁帶了幾分無奈。

  至於張櫻的幾個孩子……

  皇后想到皇上之前的話,也是:「……」

  好在這點兒事情她還是可以做主的,於是直接答應了張櫻可以帶著幾個孩子一起前往圓明園生活一段時間的請求。

  張櫻壞心情一掃而空,告訴幾個孩子好消息後,便開始興致勃勃地收拾行李了。

  默默與啾啾二人看著張櫻反應,真是「恨鐵不成鋼」。

  默默非常生氣:「汗阿瑪為了自己的名聲,在額娘已經拿出了證據的時候,還要將額娘送去圓明園,額娘您難道就不生氣嗎?」

  張櫻笑著回頭:「為什麼要生氣呢?你在宮裡生活了兩年

  ,一次皇宮也沒出過,難道就不想要道圓明園去小住一段時間?你不喜歡,我可是巴不得這個『懲罰』能多來幾次。」

  默默:「……」

  張櫻笑著揉了揉她的頭髮:「好了好了,小小年紀不要愁眉苦臉,只是從貴妃降到妃位而已,以後又不是回不來了,而且還能去圓明園生活,壞處被好處抵消,我也沒什麼損失不是?」

  幾個孩子見張櫻一臉期待,也不好再做出苦大仇深的樣子,紛紛去收拾行李了。

  等人走後,張櫻不禁長長地嘆了口氣。

  這幾個孩子真的是不好糊弄啊,之前還是乖乖的,怎麼好似突然就變得難纏了?

  沒多久,關於張櫻從貴妃被貶為妃位,並被雍正下令趕去圓明園生活的消息就傳遍了朝堂。

  在事情真相還沒有被調查出來的時候,雍正就能這般迅速地將給出態度,朝中絕大部分大臣對此不但完全沒有意見,還覺得雍正鐵面無私,確實不曾徇私。

  年羹堯卻猶不滿足,尤其是想到年家這段時間的遭遇,對張櫻簡直是恨得咬牙切齒,恨不能立刻就將其弄去冷宮,讓其身敗名裂。

  但他在開口前,不小心對上了雍正幽冷的眼神。

  雖然還是不甘心,但皇上都已經給出了態度,他也不好不給皇上面子。

  罷了,等過段時間再催一催好了。

  雍正將所有反應收入眼底,對年羹堯也愈發不耐起來。

  -

  張櫻帶著幾個孩子進了圓明園,挑了一個梅花開得正好的院子便住了進去。

  她並未帶多少人,但圓明園內本就有不少伺候的人,所以一行人抵達圓明園之後,沒兩日便徹底安頓下來。

  幾個孩子一開始還有鬱氣,但很快就因為今年的初雪到來後,徹底地瘋玩一通後而徹底散盡,只留下了幾分對年羹堯的不滿與痛恨。

  至於默默與啾啾兩個……

  反正面兒上瞧著已經是恢復如常了,張櫻分出了更多時間關注兩個孩子,也沒能發現丁點兒異常。

  一家子在圓明園生活得愜意而安心,圓明園外卻不算平靜。

  一開始是為了安撫漢人,雍正將

  明朝皇室後裔朱之璉給封為了一等侯,此事在滿人之中引起了一陣波瀾。

  但因為雍正態度堅決,朝臣在鬧了一陣後也不敢多言。

  而後定下孝莊皇后山陵為昭西陵,雍正親自帶著皇后與幾位皇子並皇室宗親、文武大臣們前往拜祭。

  等回京之後發現老八一改之前奢靡作風,府中上下都以簡樸為重,雍正雖然一開始心裡有些不舒服,但想著他這段時間也沒給自己找事兒,倒也意外誇了老八兩句,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有所緩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