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嚴格來說,年家送進宮的這個姑娘,還是雍正登基之後第一個入宮的姑娘。

  而且還不是按照正規的選秀渠道進來的。

  張櫻給皇后請安的時候, 皇后將這位小姑娘的來意都告訴了她, 張櫻這才知道這位姑娘姓孫名薇,是年玉袖舅舅的女兒, 也是年玉袖嫡親的表妹。

  因為是年家舉薦,所以這小姑娘即便沒有強悍的家世,卻也無人敢輕看了她。

  或者說,因為宮裡如今有名有姓的都是潛邸老人,大多都已經入府十年以上,對雍正的寵愛已經並不放在心上,而入府時間沒有那麼長的,卻又因為稀奇古怪的性子而從來不曾得到寵愛……

  這位孫姑娘進來的時機非常合適, 所以宮裡的每一個人都對她毫無惡意。

  當然, 在這位孫薇姑娘入宮之前, 張櫻曾親自派人去打掃了年玉袖生前居住的咸福宮, 以防止年玉袖留下了遺書之類說明自己與她同為穿越者,自己是害死年玉袖仇人之類的話。

  但讓張櫻不知道可惜還是慶幸的是,年玉袖什麼也沒有留下。

  一個穿越者, 在大清生活了幾十年,最後卻一點兒關於自己是穿越者的訊息都沒有留下來,這個事實難免讓同為穿越者的張櫻覺得感傷。

  但也就那麼一瞬,她便將這種無用的情緒拋之腦後了。

  她將注意力放在了剛入宮的孫薇身上。

  這姑娘入宮的時間是真的巧,因為雍正後宮當前的幾人都對她沒有敵意,且距離下一次選秀還有兩年多的時間,只要她不蠢不傻不異想天開, 趁著這兩年多的時間在雍正心裡留下好印象,得到一個正經位分,她以後的日子絕對差不了。

  但不巧的是,因為今年閏四月,所以在年玉袖死亡的四月走完之後,緊跟著就又來了一個四月。

  而因為四月初青海戰亂剛平定,即便當時雍正已經封賞了最大的功臣年羹堯與岳鍾琪,但提前回來的巴克什,以及功勞在年羹堯、岳鍾琪之下的那些人自然也要嘉獎。

  且年羹

  堯等人班師回朝,對雍正而言最重要的本也不是封賞功臣,而是這次青海叛亂當中被抓的俘虜。

  等處理完這些俘虜之後,雍正又因為漢人官員彈劾滿洲八旗子弟生活奢靡,而特意下令讓八旗子弟遵行簡樸之道——

  雍正登基之初,就展現出了對簡樸生活的追求,以及對八旗子弟只會招貓逗狗,逛街遛鳥,而完全失去滿人祖先入關之前的驍勇善戰的不滿,很難說這位漢人官員的彈劾到底是否出自他的授意,但他在看過彈劾奏摺之後,確實下令申飭了一眾滿人官員。

  此事之後,又有大清會典的續修。

  再之後,雍正似乎是終於騰出空兒了,於是直接下令將之前前往八爺府找老八的一眾官員全都記錄在冊,而後一個個的全都被降爵的降爵,貶官兒的貶官兒,一個都沒能跑得掉。

  如原本的貝勒阿布蘭被降為輔國公,之前雍正登基就被降爵的蘇努也在這次風波當中……直接被削掉了所有爵位,成了閒散宗室。

  十四的長子弘春,同樣從郡王被削到貝子,又在這次風波中被削成了白板,直接從一個前途遠大、朝廷供養的郡王變成了個閒散宗室。

  但這還不算完,之後沒幾天,雍正就直接派人將他送去了皇陵與十四團聚。

  此事結束,已經是四月底。

  原以為雍正應該有機會去看一看這位打從入宮開始,就一次沒見過的孫薇庶妃了。

  卻不想,又有人彈劾許多行走在外的太監不但喜歡生事兒,還時常有仗著主子的身份勒索他人之舉,於是雍正又命人嚴查這些在外行走的太監,一旦發現有人生事兒過,便直接遣返原籍。

  能被送進宮做太監的,那都是被家裡人放棄了,或者乾脆就是個孤兒,所以只能自絕子嗣以求生路。

  若是將太監遣返原籍,他們在老家沒熟人,又身體殘缺,容易受盡白眼——

  其他地方可沒有京城這地兒的太監常見,若是回到老家,多半還會被人取笑,受盡苦楚。

  完全可以想像,回到老家之後,太監的日子絕對不會再如留在京城一般舒坦。

  於是整個京城的太監都變得

  安分許多。

  此事兒結束之後,雍正又發現了侍衛隨行的不便之處,於是特意命人從太監當中挑選一些根骨不錯之人學習武藝,想著等以後出門可以讓這些武藝傍身的太監貼身保護自己。

  這些事兒都結束了,時間就來到了五月。

  而這時候,又有官員發現各省官員竟然在剋扣勒索那些漕運來往的船隻,每每只要這些來往船隻停靠在碼頭上,就不得不給當地官員上繳保護費與碼頭停靠費等等雜七雜八巧立名目的各種費用。

  有的費用合理,但大部分費用都不過只是當地官員想要撈錢,所以才搞出來的新鮮玩意兒。

  最可氣的是,一旦有一個地方的碼頭弄出來了新的收費項目,很快其他碼頭就會得知消息,然後跟著效仿,以期從這些漕運船隻的老闆身上摳出更多的錢財。

  雍正氣得腦袋冒煙兒,直接任命怡親王胤祥為欽差大臣,前往各地調查事情。

  一旦查實,證據留存送入京城,胤祥則可以先斬後奏。

  雍正甚至特意下了一道聖旨,命胤祥可以將罪行嚴重的官員全部抄家,然後帶回京城候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