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櫻對此沒有意見。

  但她對該在百日宴上公布的名字,很有些意見。

  張櫻是被那嬤嬤提醒後,才知道孩子的名字都是在百日宴上公布——

  她原本以為是周歲的時候取名,或者三歲後立住了再取名。

  按照她的認知,距離喃喃正式取名還有一頓時間,所以張櫻一點兒也不著急,也沒找胤禛問過具體情況。

  但如今突然知道這個消息,她就不得不找胤禛詢問他是否給喃喃取了名字,又給她取了什麼名字了——

  萬一她不滿意,二人也能提前商量,免得在當天鬧得不愉快。

  一般而言,皇孫的名字胤禛這些皇子阿哥是沒資格取的,

  要等皇上賜名。但女兒沒有這個待遇,基本都是孩子父親自己取。

  「你給喃喃想好名字了嗎?」張櫻直接問道。

  胤禛沒想到張櫻找自己是為這事兒,忙點了點頭:「前些日子就想好了,就等百日宴當天公布。」

  張櫻看了他一眼:「是和弘暉他們名字一樣的嗎?我希望喃喃能跟她的兄弟一樣,以弘字命名。」

  胤禛一下就愣住了:「以弘字命名?」

  張櫻點頭:「這樣孩子一出門,所有人就知道他們的是兄弟姐妹。」

  胤禛皺緊了眉頭:「這不合規矩!」

  即便是公主也沒這樣取名的,之前也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

  張櫻卻很堅持:「都是我的孩子,取名當然要按照同樣的方式來。要不然,不用弘取名,你換一個字也行。」

  其他人張櫻不管,但自己的孩子必須沒有差別待遇。

  見張櫻態度堅決,胤禛不免有些頭痛。

  他想了想,道:「我先考慮一下,兩天後給你答覆。」

  胤禛重規矩,卻也同樣擅長打破規矩,但前提是他願意為了你打破規矩。

  張櫻想了想,覺得自己應該加點砝碼。

  正好,錢億正好將過去一年的盈利帶來了京城。哪怕看在錢的面子上,胤禛也不好拒絕她這個小小的要求吧?

  再者……

  張櫻想到過年的時候曾想與胤禛提起,之後卻忘掉了的糧種一事。

  正好這個時候,全國各地的糧食都已經收割完畢,她在各地糧莊的糧種庫存又增加了不少。

  這事兒也可以告訴胤禛的嘛。

  張櫻扒拉了一下自己手裡的籌碼,覺得區區一個名字,胤禛不可能拒絕才是。

  事實也正如張櫻所料,當她提前將一木匣比去年更多的銀票送到胤禛手上,再匯報了一下今年糧食豐收,她準備在全國各地開始售賣高產糧種的消息後,胤禛對張櫻的要求是一點兒意見也沒了。

  他回去認真思考幾日,很快就給喃喃取好了名字——

  弘星。

  當然,胤禛也明白這個名字是有點兒出格的,所以他寫信將此事告訴了康熙。

  康熙看完信倒沒有生氣,只是回京後將胤禛叫進宮裡詢問時帶

  了幾分詫異:「朕記得之前就有一個女兒?之前給女兒取名的時候沒想順著兒子取,怎麼現在突然有了這個想法?」

  胤禛直接將糧種一事告訴了康熙:「喃喃的額娘有一個舅舅,其人是位經商奇才,許多年前招攬了不少能人異士培育高產糧種,前兩年有了成果,經過種植已經有了一定的糧種儲備。」

  「他告訴兒臣,今年便準備在全國各地開店售賣。兒臣本擔心他會將糧種定高價,卻不料最後的定價竟只比尋常糧種價格高一倍,似乎並不打算以此謀利。兒臣感念於他對大清的忠心,又因其家財頗豐,不知該以何種方式嘉賞,便只能從兒臣側福晉入手。」

  「但側福晉在府中向來安分守己,對兒臣與福晉恭敬有加,對其他妾室、孩子也態度和善,本人又有其舅舅資助。兒臣仔細問過,她別無所求,只對孩子格外看重,於是兒臣才有了給喃喃按照其兄長輩分命名的想法。」

  康熙一下就忘了胤禛給女兒以「弘」命名的事兒,所有心神都落在了信中的「高產糧種」四個大字上。

  但此事事關重大,一時說不清楚。

  康熙便與胤禛說好,讓他回去查清所謂高產糧種到底是怎麼回事,以及所謂的高產比之以前的產量又有多大差別,如今儲備的糧種有多少,又能賣出多少等等問題也都需要胤禛調查清楚。

  胤禛自不會推拒,很快就派了蘇培盛跟著錢億到京郊與京城周遭的幾個糧莊上調查詳情。

  等蘇麻喇姑下葬,蘇培盛也收集好了所有信息,胤禛立刻帶著資料入了宮。

  看完資料,康熙決定召見錢億。

  錢億心裡有些不得勁兒,因為他很清楚,糧莊雖然都掛在他名下,但此事從提出想法到完善獎勵措施,再到設置糧種將想法付出實踐……整個過程全是張櫻在忙,他根本就沒有沾手。

  若自己因此入宮覲見皇上,他不擔心虛,也覺得自己占了張櫻功勞。

  張櫻卻不介意:「此事你出面比我出面更妥當。」

  因孝莊曾垂簾聽政,壓得順治帝出不了頭,自己年幼時也受到孝莊不

  少轄制,所以康熙對後宮女子干政前所未有的警惕。

  張櫻還是漢人,還很得胤禛「寵愛」……

  張櫻搞出了高產糧食,真不比錢億搞出了高產糧食讓人放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