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百姓還好,這些讀書人並朝廷官員們則自覺地將這期限默默延長到一年。

  一年期滿,錦哥兒在翰林院也待滿了三年,到了該外放的時候了。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明天見

  第129章

  原本錦哥兒是沒必要在這種時候外放的,畢竟與其他寒門學子不同,他在京中有著衛烆與林海這兩座靠山鎮著,本人又是狀元出身,初入官場便是六品官兒,哪怕就留在京城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他的升官兒之路也比其他人要容易得多。

  但錦哥兒還在猶豫自己究竟該外放還是留京的時候,衛烆與林如海不約而同地找到他,並對他說,儘快離開京城。

  而且,至少六年內不得回京。

  六年,也就是兩任為官。

  錦哥兒自然不解,但無論是衛烆還是林如海都含糊其辭,似乎這背後的原因並不能告訴他這個初入官場的小官。

  但他想,無論是衛烆還是林如海,都不會害他,於是只能答應了兩人。

  不久,他就收拾好行囊,並帶著自己的心腹直接去了江南一帶走馬上任。因為之前做侍讀侍講的時候得了皇上青眼,錦哥兒這次到江南擔任的官職也算是一方大員

  金陵知府。

  剛到金陵,錦哥兒便接到了京城來信。也是在看過京城來信之後,他才從那語焉不詳的字句當中推理出了一個讓人心驚的結果

  皇上皇后二人的身體,都出現了輕重程度不同的病症,還都只是可以通過藥物緩解,卻不能根治,很可能沒幾年好活的病症。

  帝後二人作為大夏的最高領導人,身體出了問題的消息一旦傳出去,原本在雍和帝治理下平靜無波的京城恐怕就要大亂,就如皇上登基之前,所經歷的那幾十餘年的奪嫡風波一般。甚至可能因為雍和帝身體已經出了問題的緣故,他之前所經歷的幾十餘年的奪嫡風波很可能會被壓縮到短短几年而已,而在這幾年內,京城一定會風雲迭起,稍不注意就很可能……

  錦哥兒下意識捏緊了信件,面色沉凝難看。

  他今年不過才十五歲而已,就算才智過人,也經驗不足,在接下來的京城風雲當中不但自己很可能掉進那些老狐狸精心設計的陷阱當中,更可能被人算計著被人用來當著攻訐定威侯府與林家的筏子。

  在這般情況下,他離開,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而更火上澆油的是,太上皇去世幾年後的今天,朝中大臣紛紛遞上奏摺請立太子。雍和帝的身體在這般情況下出現問題,想法便不受控制地走偏了許多。

  雍和帝在上朝時直接放出話去,說自己深感父皇在位時奪嫡之兇險,又鬧得父不父子不子,兄弟鬩牆之爭令人傷懷又難堪,於是決定秘密立儲。且就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他直接讓人將寫有太子的名字的聖旨放入了上朝大殿正中央的牌匾之後。

  而在此之後,雍和帝便毫不掩飾地開始接觸一些僧道之人。

  但衛烆和林如海這些知情人卻知道,皇宮深處,還關押著兩個有著真本事的僧道。雖然雍和帝現在還沒有試過去找那一僧一道,可等到他病情越發嚴重之後,誰能保證他還能保持清醒理智,記得那一僧一道究竟是個什麼東西?誰又能保證在涉及到長生不老的希望時,雍和帝原本的想法還能穩若磐石?

  衛烆不但想要將錦哥兒送離京城,甚至還想將傅里也送出京城。

  只是傅里與那一僧一道有一定關聯,若是貿然離開京城,反倒容易引來皇上的矚目。一旦被皇上盯上了,以後不管想要做什麼事兒,可就束手束腳了。

  何況雍和帝如今不過是對佛道痴迷了一些,到底還沒有失去理智,若是傅里真的離開京城……

  這般行徑落在皇上眼裡,已經完全稱得上是大不敬了。就算皇上想要治定威侯府上上下下的罪,也不會有人阻攔。

  錦哥兒險些跌坐在椅子上:「怎麼會這樣呢?」

  雍和帝不過才登基幾年而已,怎麼就生病了,還被太醫說很可能活不了幾年時間了呢?而且還是帝後二人一起生了病,完全沒有一個緩衝的餘地。

  想到京城接下來將要面臨的種種風波,錦哥兒心臟不禁揪成了一團兒。

  但在這之前,錦哥兒迎來了客人的拜訪

  薛家人在聽說了錦哥兒升任金陵知府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向錦哥兒在金陵居住的宅邸遞來的拜帖。

  一別經年,薛家人在錦哥兒的記憶中已經變得非常模糊,若非他記憶好,恐怕連給他蝶來拜帖的這位薛仁明究竟是誰都想不起來了。

  好在,錦哥兒的記憶還算不錯。

  他立刻讓人將薛仁明請了進來。只是錦哥兒雖然如今在金陵也算是位高權重,本身卻與薛仁明算是兩代人,何況自己與薛仁明的女兒還有一個口頭婚約。兩人坐下之後面面相覷,一時間竟找不到合適的話題。

  薛仁明到底是生意人,對與人打交道這樣的事情非常熟稔,很快就想到了合適的話題:「林大人年紀輕輕,怎麼不留在京城,反倒選擇外任來了金陵?雖然金陵是個好地方,但正因為太好,你在金陵恐怕不太容易做出功績。等到三年後吏部評級,至多也就中上,豈不是耽誤時間?」

  薛仁明雖然只是商人,卻經常和當官兒的打交道,從小更是聽著四大家族的榮耀史長大的,對官場上的貓膩自然清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