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她額上神印浮出,她抬手用指腹輕觸,溫溫神光暖上指尖。
她怎麼就成神了?
紅線從記憶復甦至此時,仍未能想明白。
於是,紅線又轉身從院子裡走出來,越過天樞,再掉頭回到言燁的院內。此時寢殿內空無一人,她不好擅入,便乾脆撩裙坐在寢殿門口,等他回來。
天樞見狀,著實有些看不下去,便提議她:「神君不若進屋等候殿下?」
紅線看了一眼天樞,心道既然天樞都如此說了,她也不好推辭,便掃裙站起身,利落步入寢殿。
天樞守在殿外不動,等候差遣。
屋內乾淨整潔,所有東西的陳列方式幾乎都和太子言燁的寢殿一致,天宮無塵,殿內器物嶄新,未落下半點灰塵。
紅線進去掃視片刻,小太子那一世的熟悉感撲面而來,隨後殿內一側的桌案上一抹紅色吸引了她視線。
她走過去。
桌上稿紙書籍規整,一疊白紙被壓在一方鎮紙之下,一根編織了只有一半的紅繩正平躺在白紙之上,色澤鮮紅,卻隱隱泛舊,而它編織到一半的位置被人仔細系了一個繩結,剛好攔住了紅繩繼續散開。而剩下未編織完的幾根紅色細線隨意散落鋪在雪白的宣紙上,紅與白交相輝映,一瞬又將她的記憶拉回到那一年的凡間皇宮。
零零落落一院白花,白花中所躺的男人一身白衣,手中半截紅繩,被迷藥迷得昏迷不醒。
紅線笑一聲,坐到了桌前,執起面前紅繩。指腹摩挲紅繩表面,甚至能感覺到邊邊角角細微的毛躁,她幾乎能想像到,自她走後太子言燁的後半生,該是如何渡過的。
她至今才醒悟,她這枚姻緣繩所化就的紅線仙,竟是最不懂情的。
紅線自嘲一笑,將紅繩攤回桌上,望向窗外。
天宮建在雲上,入眼一色白,窗外雲捲雲舒,天光時明時暗。
此刻她想了好多東西,可均一知半解,有些東西書本有教,月老也曾講解,她花些心思學學,總能悟懂,但有些東西,卻如這天上的雲一般,任你如何想,如何思索,都找不見答案。
便就如她和言燁這三生,似一幕幕戲,只有等他們二人唱罷,才知最後定局。
現如今他們二人皆已成神,戲應罷,曲也散,此方幕布落下,看似已成定局,言燁心思昭然若揭,且三世未改,而她的心思如何,她真能看清了嗎?
紅線不知道。她覺得自己尚需要些時日緩緩,待腦中這陣渾噩過去,再來思考如此深沉的東西。於是她乾脆將腦中的亂麻放下,走一步再看一步。
而正當她起身時,天際雲霧推散,天光忽明,一道光自桌角處折射過來,晃入她眼中。
那裡擺著一本敞開書頁的典籍,邊角下方波光粼粼,似一面水鏡。
紅線抬手拿開書籍,下方水鏡露出,邊框銅質古樸,雕紋簡約精緻,乃三清三淨之祥雲的圖案。鏡面平整似江海水面,卻突兀地從中碎裂出三條痕跡,將一面極透極亮的水鏡裂成三塊。
見到這面鏡子,紅線倏忽想起她曾從有蘇蕪口中聽到的一個詞。
——明清鏡。
甚至於,一個在天界流傳至久的傳言從神識記憶深處湧上她腦海。
——塵世如夢,夢醒明清,鏡外一瞬,鏡中一生。
第105章 放下 「放下什麼?」
傳聞, 明清鏡是自三清時期便有的東西,乃天地自生,能讓人看清一些東西, 看明白一些東西, 甚至渡神。
但誰都沒有見過這面鏡子,因為它早就已經被帝君和帝後封印在崑崙墟頂的無妄池下, 無人可近半分。
紅線幼年時, 曾好奇問過酒醉的月老,問既然明清鏡可令仙渡過神劫,那為何他同眾位仙家都不願去找帝君帝後借這面鏡子。
月老那時,雙眼破例有一瞬清明。他告訴她說,苦難一生,苦果一世,嘗過一次便已足矣,誰人願再多嘗半分?失她一次已痛入骨髓, 誰還能繼續承受如此千次萬次的刀刮之痛?明清鏡, 那是比升神劫更不能接近的東西,明清明清,明什麼?清什麼?不過白白多痛幾次罷了。
紅線聽不懂,欲繼續追問, 然而月老一口酒悶下,那雙眼睛再度渾濁, 她什麼都問不出來,只好作罷。
紅線思緒回籠, 目光重新回到這面明清鏡上,鏡面碎痕醒目,但她不懂, 如此神器,怎會輕易破碎。
於是她伸手探過去,欲將這面鏡子拿起來好生觀望。
可不想,一道靈光由外而來,將她面前的明清鏡罩住,收回門外來人的袖中。
窗外天光明暗,一日已過,言燁從外回來,自門口走進來。
紅線起身,從書案後繞出來,問他:「方才那面鏡子,便就是明清鏡?」
言燁見她現下神色坦然,幾分意外:「不繼續裝了?」
紅線老臉一紅,乾咳一聲,轉開話題道:「你是否便就是在這鏡中升神?這鏡中升神,是否比鏡外容易?」
這也無怪乎紅線如此好奇,明清鏡在她化形前就已被塵封,天界關於它的傳聞不多,眾仙均對它避而不談,但所流傳的丁點說法裡,又將它說得神乎其神,好似只要有它,便能成神一般。
而正當紅線視線逡巡,在他身上欲找出那面鏡子時,言燁卻道:「那不是好東西,你莫要對它太過感興趣。」
她怎麼就成神了?
紅線從記憶復甦至此時,仍未能想明白。
於是,紅線又轉身從院子裡走出來,越過天樞,再掉頭回到言燁的院內。此時寢殿內空無一人,她不好擅入,便乾脆撩裙坐在寢殿門口,等他回來。
天樞見狀,著實有些看不下去,便提議她:「神君不若進屋等候殿下?」
紅線看了一眼天樞,心道既然天樞都如此說了,她也不好推辭,便掃裙站起身,利落步入寢殿。
天樞守在殿外不動,等候差遣。
屋內乾淨整潔,所有東西的陳列方式幾乎都和太子言燁的寢殿一致,天宮無塵,殿內器物嶄新,未落下半點灰塵。
紅線進去掃視片刻,小太子那一世的熟悉感撲面而來,隨後殿內一側的桌案上一抹紅色吸引了她視線。
她走過去。
桌上稿紙書籍規整,一疊白紙被壓在一方鎮紙之下,一根編織了只有一半的紅繩正平躺在白紙之上,色澤鮮紅,卻隱隱泛舊,而它編織到一半的位置被人仔細系了一個繩結,剛好攔住了紅繩繼續散開。而剩下未編織完的幾根紅色細線隨意散落鋪在雪白的宣紙上,紅與白交相輝映,一瞬又將她的記憶拉回到那一年的凡間皇宮。
零零落落一院白花,白花中所躺的男人一身白衣,手中半截紅繩,被迷藥迷得昏迷不醒。
紅線笑一聲,坐到了桌前,執起面前紅繩。指腹摩挲紅繩表面,甚至能感覺到邊邊角角細微的毛躁,她幾乎能想像到,自她走後太子言燁的後半生,該是如何渡過的。
她至今才醒悟,她這枚姻緣繩所化就的紅線仙,竟是最不懂情的。
紅線自嘲一笑,將紅繩攤回桌上,望向窗外。
天宮建在雲上,入眼一色白,窗外雲捲雲舒,天光時明時暗。
此刻她想了好多東西,可均一知半解,有些東西書本有教,月老也曾講解,她花些心思學學,總能悟懂,但有些東西,卻如這天上的雲一般,任你如何想,如何思索,都找不見答案。
便就如她和言燁這三生,似一幕幕戲,只有等他們二人唱罷,才知最後定局。
現如今他們二人皆已成神,戲應罷,曲也散,此方幕布落下,看似已成定局,言燁心思昭然若揭,且三世未改,而她的心思如何,她真能看清了嗎?
紅線不知道。她覺得自己尚需要些時日緩緩,待腦中這陣渾噩過去,再來思考如此深沉的東西。於是她乾脆將腦中的亂麻放下,走一步再看一步。
而正當她起身時,天際雲霧推散,天光忽明,一道光自桌角處折射過來,晃入她眼中。
那裡擺著一本敞開書頁的典籍,邊角下方波光粼粼,似一面水鏡。
紅線抬手拿開書籍,下方水鏡露出,邊框銅質古樸,雕紋簡約精緻,乃三清三淨之祥雲的圖案。鏡面平整似江海水面,卻突兀地從中碎裂出三條痕跡,將一面極透極亮的水鏡裂成三塊。
見到這面鏡子,紅線倏忽想起她曾從有蘇蕪口中聽到的一個詞。
——明清鏡。
甚至於,一個在天界流傳至久的傳言從神識記憶深處湧上她腦海。
——塵世如夢,夢醒明清,鏡外一瞬,鏡中一生。
第105章 放下 「放下什麼?」
傳聞, 明清鏡是自三清時期便有的東西,乃天地自生,能讓人看清一些東西, 看明白一些東西, 甚至渡神。
但誰都沒有見過這面鏡子,因為它早就已經被帝君和帝後封印在崑崙墟頂的無妄池下, 無人可近半分。
紅線幼年時, 曾好奇問過酒醉的月老,問既然明清鏡可令仙渡過神劫,那為何他同眾位仙家都不願去找帝君帝後借這面鏡子。
月老那時,雙眼破例有一瞬清明。他告訴她說,苦難一生,苦果一世,嘗過一次便已足矣,誰人願再多嘗半分?失她一次已痛入骨髓, 誰還能繼續承受如此千次萬次的刀刮之痛?明清鏡, 那是比升神劫更不能接近的東西,明清明清,明什麼?清什麼?不過白白多痛幾次罷了。
紅線聽不懂,欲繼續追問, 然而月老一口酒悶下,那雙眼睛再度渾濁, 她什麼都問不出來,只好作罷。
紅線思緒回籠, 目光重新回到這面明清鏡上,鏡面碎痕醒目,但她不懂, 如此神器,怎會輕易破碎。
於是她伸手探過去,欲將這面鏡子拿起來好生觀望。
可不想,一道靈光由外而來,將她面前的明清鏡罩住,收回門外來人的袖中。
窗外天光明暗,一日已過,言燁從外回來,自門口走進來。
紅線起身,從書案後繞出來,問他:「方才那面鏡子,便就是明清鏡?」
言燁見她現下神色坦然,幾分意外:「不繼續裝了?」
紅線老臉一紅,乾咳一聲,轉開話題道:「你是否便就是在這鏡中升神?這鏡中升神,是否比鏡外容易?」
這也無怪乎紅線如此好奇,明清鏡在她化形前就已被塵封,天界關於它的傳聞不多,眾仙均對它避而不談,但所流傳的丁點說法裡,又將它說得神乎其神,好似只要有它,便能成神一般。
而正當紅線視線逡巡,在他身上欲找出那面鏡子時,言燁卻道:「那不是好東西,你莫要對它太過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