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這些事情,母親隻言片語都未曾告訴他,他又何苦非要去撕母親的傷疤。她若真像公孫訓口中那樣,是個固執單純又心善勇敢的女子,這些年,她為著他又經歷了多少,才被時光打磨出如此深的城府。
還有虞山城的事情父皇知道麼?他那麼富有掌控欲的人,顧曜猜想他多半是知道的,畢竟他倒下之前,聖旨早已擬好。
眼前的男人神色晦暗不堪,顧曜的心猛然下墜,袖中的手指驟然收緊,等等,如果父皇知道公孫訓的事,那麼母親……
雞皮疙瘩爬滿整個背部,他不可思議的回頭看公孫訓,「你現在與我講這些是何居心?」
「殿下,你就不想奪回本該屬於你的東西麼?你就不想看著南晉的都城在恢復往日的燈火輝煌麼?」暢想出這一切,足以讓每個南晉人熱血沸騰。
顧曜只要想,元容自然會逼著姜家幫他,涉及血脈秘事,姜家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那我母妃怎麼辦?」他是出來了自由了,亦堅信無論自己做什麼選擇,母親都會毫不猶豫的出手助他。可母親呢?她還在皇都,在宮牆內,她是走不掉逃不了的,只要他有異動,首先波及的就是母親!顧曜瞳孔逐漸放大,看著公孫訓,忽然覺得他們十分可笑,「你們為什麼從來沒人考慮過她?」
父皇要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公孫訓想改朝復辟重振南晉;甚至連母親本身也把自己的位置往後挪了又挪。
「殿下,這是大業!是我們與你母親謀劃了許久的大業!」言語擲地有聲。
「你們瘋了,我沒瘋。」最重要的選擇權在他手裡,顧曜雙眼微眯,世上眾生千千萬萬,想守護他的,他想守護的,不過是那個軟語齋的女子,那個給了他生命,護著他平安的女子。她的前半生吃了那麼多苦忍了那麼些委屈,好不容易他長大了,哪裡還捨得別人再傷她分毫。語調越來越冷,顧曜扭頭與公孫訓平視,「我是顧子期的兒子,但凡我想要,無需你們,這天下終究會是我的。」
「可你身體裡流的是南晉的血,是趙家的血!」
「那又如何?」若能用一條命換來十條命,若能用一次讓步換來更多的利益,那便換,這世上本就沒有黑白對錯,只有成敗輸贏,「我選最好走的一條路。」
「你太讓我失望了。」這是來自生命深處的悲嘆,顧曜果然不是趙衷,沒有那麼的耀眼明亮,沒有滿腔沸騰的熱血。
「母親年紀已大,我想讓她後半輩子再無風雨。」人要懂得面對現實,懂得選擇最想要的東西,公孫訓口中太陽般的男子於他而言很陌生,陌生到像是個不存在的故事,或許那人是母親心中的至寶,可惜很抱歉,顧曜覺得自己無法感同身受,他只想擁有當下。轉身離開,錦靴踩過落葉發出咯咯聲,顧曜的聲音遙遠的飄蕩在空中,「下次兵戎相見,你我各憑本事。」
他不會手下留情,這就是他的選擇,只要現在,不念當初。
作者有話要說: 曜兒真的……會是個好的帝王……他比小趙和顧子期更適合當皇帝,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怎麼選擇了……所以,心好痛……他怎麼會變得這麼現實,還我當年那個軟綿綿又可愛的小糰子T-T
☆、恩義如紙
「恩義薄如紙,何苦念曾經。」元容指尖有些顫抖,十指的蔻丹在陽光的照射下紅得有點扎眼,這的確是曜兒的筆跡。
曜兒見到了公孫訓。
殿內伺候的宮人眼角垂視著地面,心思卻都留在元容這兒,她一抬手,周圍的宮女太監就得了令,畢恭畢敬的弓腰而退,只留下勺兒和樂衣。
「夫人。」待殿門閉上,勺兒才跨前幾步小心開口。
元容的臉色難看的駭人,東西是今早送進宮裡來的,經的是錦安的手,顧子期自然是會只曉得。曜兒既然給她寄這封信,就必然有了自個的打算,這句話不是個好兆頭,元容心裡多少有些掙扎,可恩義豈是這般輕易就能遺忘的,
「樂衣,你給公孫那邊遞個消息。」於情於理,元容都要伸手助他一把,斷不能把他這些年的隱忍視而不見,她把信件遞給樂衣,「讓他走吧,天下之大。」
曜兒是她的兒子,元容感念公孫訓的恩情,但她不能置自己的骨肉於絕境。
顧子期坐在昌樂殿內,檀香的味道淡淡地從遠處飄來,手中是曜兒千里迢迢送上來的書信,那個孩子把剿匪的計策向他全盤托出,顧子期細細看過,有的計策甚妙,有的地方則略顯稚嫩。
他覺得這封書信,與其說是請教,不如說是曜兒不惜自曝其短,只為換取他的信任,想拼命地從他身上汲取一切有用的東西,彌補自身的不足。曜兒才十五歲,顧子期想到了當年的自己,年輕氣盛,多少帶著些不可一世的驕傲,哪怕他隱藏的再深,也做不到像曜兒一樣,毫無保留的直面自己的所有缺點。
顧子期闔上眼,他的聲音很輕,似對自己說,又像是對別人道,「帝王寡恩義,至高無上本是世間最難走的一條路。」
顧曜這個孩子自小就矛盾,元容把一切心血都灌注在了他的身上,教他懂事理、辯黑白、知恩義。他的文章也像元容平日的教導一般,寫的是海晏河清時需行大道,只是字裡行間卻偶然透著若隱若現的迷茫。
海水群飛的當下,當滿腔的熱血與陰暗的現實碰撞,他才逐漸看明白,這個世道並不是只有公平正義可言。後宮之內,爾虞我詐,元容拼命地護著他,為他遮風擋雨為他承受著各種苦難,卻忘了,她受的苦難與煎熬都被那個未成長大的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還有虞山城的事情父皇知道麼?他那麼富有掌控欲的人,顧曜猜想他多半是知道的,畢竟他倒下之前,聖旨早已擬好。
眼前的男人神色晦暗不堪,顧曜的心猛然下墜,袖中的手指驟然收緊,等等,如果父皇知道公孫訓的事,那麼母親……
雞皮疙瘩爬滿整個背部,他不可思議的回頭看公孫訓,「你現在與我講這些是何居心?」
「殿下,你就不想奪回本該屬於你的東西麼?你就不想看著南晉的都城在恢復往日的燈火輝煌麼?」暢想出這一切,足以讓每個南晉人熱血沸騰。
顧曜只要想,元容自然會逼著姜家幫他,涉及血脈秘事,姜家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那我母妃怎麼辦?」他是出來了自由了,亦堅信無論自己做什麼選擇,母親都會毫不猶豫的出手助他。可母親呢?她還在皇都,在宮牆內,她是走不掉逃不了的,只要他有異動,首先波及的就是母親!顧曜瞳孔逐漸放大,看著公孫訓,忽然覺得他們十分可笑,「你們為什麼從來沒人考慮過她?」
父皇要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公孫訓想改朝復辟重振南晉;甚至連母親本身也把自己的位置往後挪了又挪。
「殿下,這是大業!是我們與你母親謀劃了許久的大業!」言語擲地有聲。
「你們瘋了,我沒瘋。」最重要的選擇權在他手裡,顧曜雙眼微眯,世上眾生千千萬萬,想守護他的,他想守護的,不過是那個軟語齋的女子,那個給了他生命,護著他平安的女子。她的前半生吃了那麼多苦忍了那麼些委屈,好不容易他長大了,哪裡還捨得別人再傷她分毫。語調越來越冷,顧曜扭頭與公孫訓平視,「我是顧子期的兒子,但凡我想要,無需你們,這天下終究會是我的。」
「可你身體裡流的是南晉的血,是趙家的血!」
「那又如何?」若能用一條命換來十條命,若能用一次讓步換來更多的利益,那便換,這世上本就沒有黑白對錯,只有成敗輸贏,「我選最好走的一條路。」
「你太讓我失望了。」這是來自生命深處的悲嘆,顧曜果然不是趙衷,沒有那麼的耀眼明亮,沒有滿腔沸騰的熱血。
「母親年紀已大,我想讓她後半輩子再無風雨。」人要懂得面對現實,懂得選擇最想要的東西,公孫訓口中太陽般的男子於他而言很陌生,陌生到像是個不存在的故事,或許那人是母親心中的至寶,可惜很抱歉,顧曜覺得自己無法感同身受,他只想擁有當下。轉身離開,錦靴踩過落葉發出咯咯聲,顧曜的聲音遙遠的飄蕩在空中,「下次兵戎相見,你我各憑本事。」
他不會手下留情,這就是他的選擇,只要現在,不念當初。
作者有話要說: 曜兒真的……會是個好的帝王……他比小趙和顧子期更適合當皇帝,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怎麼選擇了……所以,心好痛……他怎麼會變得這麼現實,還我當年那個軟綿綿又可愛的小糰子T-T
☆、恩義如紙
「恩義薄如紙,何苦念曾經。」元容指尖有些顫抖,十指的蔻丹在陽光的照射下紅得有點扎眼,這的確是曜兒的筆跡。
曜兒見到了公孫訓。
殿內伺候的宮人眼角垂視著地面,心思卻都留在元容這兒,她一抬手,周圍的宮女太監就得了令,畢恭畢敬的弓腰而退,只留下勺兒和樂衣。
「夫人。」待殿門閉上,勺兒才跨前幾步小心開口。
元容的臉色難看的駭人,東西是今早送進宮裡來的,經的是錦安的手,顧子期自然是會只曉得。曜兒既然給她寄這封信,就必然有了自個的打算,這句話不是個好兆頭,元容心裡多少有些掙扎,可恩義豈是這般輕易就能遺忘的,
「樂衣,你給公孫那邊遞個消息。」於情於理,元容都要伸手助他一把,斷不能把他這些年的隱忍視而不見,她把信件遞給樂衣,「讓他走吧,天下之大。」
曜兒是她的兒子,元容感念公孫訓的恩情,但她不能置自己的骨肉於絕境。
顧子期坐在昌樂殿內,檀香的味道淡淡地從遠處飄來,手中是曜兒千里迢迢送上來的書信,那個孩子把剿匪的計策向他全盤托出,顧子期細細看過,有的計策甚妙,有的地方則略顯稚嫩。
他覺得這封書信,與其說是請教,不如說是曜兒不惜自曝其短,只為換取他的信任,想拼命地從他身上汲取一切有用的東西,彌補自身的不足。曜兒才十五歲,顧子期想到了當年的自己,年輕氣盛,多少帶著些不可一世的驕傲,哪怕他隱藏的再深,也做不到像曜兒一樣,毫無保留的直面自己的所有缺點。
顧子期闔上眼,他的聲音很輕,似對自己說,又像是對別人道,「帝王寡恩義,至高無上本是世間最難走的一條路。」
顧曜這個孩子自小就矛盾,元容把一切心血都灌注在了他的身上,教他懂事理、辯黑白、知恩義。他的文章也像元容平日的教導一般,寫的是海晏河清時需行大道,只是字裡行間卻偶然透著若隱若現的迷茫。
海水群飛的當下,當滿腔的熱血與陰暗的現實碰撞,他才逐漸看明白,這個世道並不是只有公平正義可言。後宮之內,爾虞我詐,元容拼命地護著他,為他遮風擋雨為他承受著各種苦難,卻忘了,她受的苦難與煎熬都被那個未成長大的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