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唐侍郎說的沒錯,父皇,兒子也認為這個巴氏赤那是個危險人物,現在他帶著殘部逃離,日後,怕是會捲土重來。」太子說完,輕咳了一聲。
泰安帝看著太子,既高興他的敏銳,又擔心他的身體,入冬以來,太子又病了幾次,他能感覺到下面的兒子們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太子說的沒錯,這個巴氏赤那心機頗深,而且據百姓所說,哈拉部雖然有大可汗,但是有一些人更聽巴氏赤那的話。現在他帶著九夷殘部去了草原深處,若是回來,定有一場仗要打。」
「聽說有人曾經深入過草原,草原的另一邊是模樣奇怪的異人,這些殘部,會不會去那裡?」唐林看著寧朝的堪輿圖,指著草原深處說道。
「唐侍郎所涉之書頗豐啊,若是來禮部更是如魚得水。」范尚書看著唐林,點了一句。
「范尚書謬讚,下官只是得閒時喜歡看些旁的書籍罷了。」
泰安帝等人看著草原深處,一直以來,他們都在跟九夷人打交道,還真沒去和草原對面的那些異人打過交道。
便說道:「先令兩部人帶著翰林院畫工,畫出草原的輿地圖,畫完後,再帶兵駐守草原,查看異人情況。」
「若是發現巴氏赤那的蹤跡,就地斬殺。」
「至於那些孩子,眾卿你們可有對策?」說道那些孩子,泰安帝有些頭疼,重不得輕不得,極為扎手。
齊尚書看著奏章,說道:「上面也說,別部的孩子還好,只是哈拉部的孩子被巴氏赤那控制,仇視寧朝。孩子不打不成器,不若讓他們去吃些苦頭,也就知道寧朝的好了!」
「齊尚書是覺得在哈拉部當奴隸還不夠苦嗎?」唐林反問道。
「那唐侍郎可有好的對策。」
唐林:……
唐林束手無策,若是輕輕放過,這些孩子日後背叛大寧,這個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但是不放過,百姓地方也不好交代,而且,這也有違唐林之前所受的教育。
「這些孩子,不若先送到慈幼院住上幾年,由專人教導,之後再放出吧!」范尚書說道。
「先找其家人,若是在寧朝有父母在的,根據父母意願,選擇孩子的去處,至於幾個特別痛恨寧朝的,由專人教導,教不好的,就只能派人看管起來了。」唐林也有了想法。
「父母愛子是天性,只要尋到了父母直接送去不就行了?為何還要憑他們自身的意願?」范尚書皺眉說道。
「前提是,那個孩子是父母願意生的,強迫所得,終究不同。」唐林說道。
「父母愛子?不愛子的父母比比皆是,更何況是這些孩子,范尚書,你可願接受一個這樣的孩子?」刑部姚尚書反駁道。
他在刑部那麼多年,看過的殺子案、虐子案、賣子案無數,若是女兒就更多了。這些孩子還是那些父母願意生的,像這種不願意的,恐怕見都不想再見。
「先如唐卿所言,至於其它,日後再說。」
將這件事情的後續定下,唐林就回到吏部,現在已近元旦,正是考功司最繁忙的時候。
將事情處理完後,唐林又遇上想要拉自己去酒樓的吏部左侍郎,他跟這些同僚並不熟識。
以前一下衙就回家,最多跟著成樂他們去外面走走。
今天大理寺有事,成樂身為大理寺少卿,也跟著留下來了,而鴻臚寺更不用說,忙著元旦大朝會時接待兩部的注意事項呢。
其他人,也各有各的事,所以今天,唐林落單了。
已經推拒兩次,這次不好推拒,見到吏部同僚都去後,放下心來,同來接人的小廝說了一聲,這才過去。
宴會到了一半,卻來了位不速之客,是皇二子裕郡王,好一派禮賢下士的作風,只是眼睛不要一直盯著自己看就再好不過了。
唐林吃了幾口,便推說家裡事多,告辭離開。
這一次不用多想,怕是將這裕郡王得罪的妥妥得了,但是這樣一聲不吭就來官員聚席之處,還順勢就坐下了,說不是故意的唐林都不信。
想起太子的身體,唐林又嘆了口氣,若是太子康健,哪來的這麼多事。
這事他特意向郭醫官副使打聽過,他在翰林醫官院待了這麼多年,總有一兩個能得上話的,要是太子的身體能調養好,那就再好不過了。
結果,憂思過慮,除非放下事務,好好調養身體,身體才能少些病症,只是不能完全痊癒。
這不是笑話嘛!讓太子放下事務,這,根本無法做到,就算官家讓太子好好調養,但身為太子,又怎能不費心神。
就這樣,太子的身體越拖越久,一眾皇子上躥下跳,這幾月,唐林這已經委婉推拒過幾波了,就連伊娘那邊,也收到了各路邀請,全被繞了過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泰安帝也下定了決心,在朝會上,提出要立太子嫡子為皇太孫。
唐林掰算了下,太子今年四十歲,嫡長子十五歲,官家如今六十五歲,看其身體應該還能撐許久,完全可以等到皇太孫及冠。雖然年紀輕了些,但是,好好教導,也不差多少。
泰安帝看著太子,既高興他的敏銳,又擔心他的身體,入冬以來,太子又病了幾次,他能感覺到下面的兒子們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太子說的沒錯,這個巴氏赤那心機頗深,而且據百姓所說,哈拉部雖然有大可汗,但是有一些人更聽巴氏赤那的話。現在他帶著九夷殘部去了草原深處,若是回來,定有一場仗要打。」
「聽說有人曾經深入過草原,草原的另一邊是模樣奇怪的異人,這些殘部,會不會去那裡?」唐林看著寧朝的堪輿圖,指著草原深處說道。
「唐侍郎所涉之書頗豐啊,若是來禮部更是如魚得水。」范尚書看著唐林,點了一句。
「范尚書謬讚,下官只是得閒時喜歡看些旁的書籍罷了。」
泰安帝等人看著草原深處,一直以來,他們都在跟九夷人打交道,還真沒去和草原對面的那些異人打過交道。
便說道:「先令兩部人帶著翰林院畫工,畫出草原的輿地圖,畫完後,再帶兵駐守草原,查看異人情況。」
「若是發現巴氏赤那的蹤跡,就地斬殺。」
「至於那些孩子,眾卿你們可有對策?」說道那些孩子,泰安帝有些頭疼,重不得輕不得,極為扎手。
齊尚書看著奏章,說道:「上面也說,別部的孩子還好,只是哈拉部的孩子被巴氏赤那控制,仇視寧朝。孩子不打不成器,不若讓他們去吃些苦頭,也就知道寧朝的好了!」
「齊尚書是覺得在哈拉部當奴隸還不夠苦嗎?」唐林反問道。
「那唐侍郎可有好的對策。」
唐林:……
唐林束手無策,若是輕輕放過,這些孩子日後背叛大寧,這個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但是不放過,百姓地方也不好交代,而且,這也有違唐林之前所受的教育。
「這些孩子,不若先送到慈幼院住上幾年,由專人教導,之後再放出吧!」范尚書說道。
「先找其家人,若是在寧朝有父母在的,根據父母意願,選擇孩子的去處,至於幾個特別痛恨寧朝的,由專人教導,教不好的,就只能派人看管起來了。」唐林也有了想法。
「父母愛子是天性,只要尋到了父母直接送去不就行了?為何還要憑他們自身的意願?」范尚書皺眉說道。
「前提是,那個孩子是父母願意生的,強迫所得,終究不同。」唐林說道。
「父母愛子?不愛子的父母比比皆是,更何況是這些孩子,范尚書,你可願接受一個這樣的孩子?」刑部姚尚書反駁道。
他在刑部那麼多年,看過的殺子案、虐子案、賣子案無數,若是女兒就更多了。這些孩子還是那些父母願意生的,像這種不願意的,恐怕見都不想再見。
「先如唐卿所言,至於其它,日後再說。」
將這件事情的後續定下,唐林就回到吏部,現在已近元旦,正是考功司最繁忙的時候。
將事情處理完後,唐林又遇上想要拉自己去酒樓的吏部左侍郎,他跟這些同僚並不熟識。
以前一下衙就回家,最多跟著成樂他們去外面走走。
今天大理寺有事,成樂身為大理寺少卿,也跟著留下來了,而鴻臚寺更不用說,忙著元旦大朝會時接待兩部的注意事項呢。
其他人,也各有各的事,所以今天,唐林落單了。
已經推拒兩次,這次不好推拒,見到吏部同僚都去後,放下心來,同來接人的小廝說了一聲,這才過去。
宴會到了一半,卻來了位不速之客,是皇二子裕郡王,好一派禮賢下士的作風,只是眼睛不要一直盯著自己看就再好不過了。
唐林吃了幾口,便推說家裡事多,告辭離開。
這一次不用多想,怕是將這裕郡王得罪的妥妥得了,但是這樣一聲不吭就來官員聚席之處,還順勢就坐下了,說不是故意的唐林都不信。
想起太子的身體,唐林又嘆了口氣,若是太子康健,哪來的這麼多事。
這事他特意向郭醫官副使打聽過,他在翰林醫官院待了這麼多年,總有一兩個能得上話的,要是太子的身體能調養好,那就再好不過了。
結果,憂思過慮,除非放下事務,好好調養身體,身體才能少些病症,只是不能完全痊癒。
這不是笑話嘛!讓太子放下事務,這,根本無法做到,就算官家讓太子好好調養,但身為太子,又怎能不費心神。
就這樣,太子的身體越拖越久,一眾皇子上躥下跳,這幾月,唐林這已經委婉推拒過幾波了,就連伊娘那邊,也收到了各路邀請,全被繞了過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泰安帝也下定了決心,在朝會上,提出要立太子嫡子為皇太孫。
唐林掰算了下,太子今年四十歲,嫡長子十五歲,官家如今六十五歲,看其身體應該還能撐許久,完全可以等到皇太孫及冠。雖然年紀輕了些,但是,好好教導,也不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