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在說話的是專門在澡雪堂伺候的太監高成,他極力奉承,為的就是給皇后娘娘留下印象,若是回宮的時候能把他一同帶上就再好不過了。

  安絮點點頭,出來旅遊自然要吃特色美食。

  當天中午桌子上便放著許多她沒見過的菜色。

  高成指著一盤放在荷葉上的雞介紹道:「這雞俗名是叫花雞,是用黃土、熱河泉水、還有荷葉一同做出來的,肉質細嫩,入口即化。」

  安絮嘗了嘗,配著蘸料的味道確實不錯,但難免還有些膩。

  接下來還有烙糕和御撥面,那御撥面十分勁道,滷子是用雞湯、肉絲、榛蘑丁和木耳做的,吃起來又鮮又美,直接讓她破例,吃了個十分飽。

  「好久都沒吃這麼多了,這麵條真的不錯,剩下的你們拿下去分了吧。」

  玉圓幾個連忙將桌子上的東西撤下去溫在爐子上,又回來服侍安絮洗漱。

  洗漱完,她摸摸肚子,道:「你們幾個先吃著,叫已經吃完的跟我出去走走,現在撐的難受,不該添最後那一小碗面的。」

  最後是玉仙和玉寧陪著她出門。

  湯泉行宮曲徑通幽,四周都種植著小葉朴,從鵝卵石的小徑上走過,隱隱約約的有硫磺味傳進鼻腔。

  安絮等肚子沒那麼撐的時候才轉身回去。

  然而剛到門口就看見玉圓等在那裡,她看到安絮後連忙跑過來,稟告道:「瑞貴人方才過來了,現在正在明間候著。」

  安絮聞言頗有些納悶,後來進宮的這些妃嬪,她最多是能把人和長相對上號,再多就不了解了。

  瑞貴人進宮後不算受寵也不算失寵,僥倖在前年正月從常在晉位貴人。

  她的堂姐妹就是五阿哥永琪的格格,這些年連生兩子,因此在乾隆面前掛上了號,如今雖還未上玉牒,但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側福晉。

  說起來永琪的子嗣也算是幾個兄弟里最多的,現在已經有三個兒子,然而除了三子以外,其他的都早早夭折,想來還是因為父母年紀太小。

  安絮進了明間,喝過兩盞茶,才從瑞貴人前言不搭後語的敘述中了解到她的目的。

  說白了她就是覺得自己住的開襟樓形制破敗,並且離乾隆所在的前宮距離甚遠,想換到其他地方住。

  「你想住到哪兒?」安絮不耐煩聽她找藉口,直接了當的詢問道。

  瑞貴人抿抿唇,小心翼翼的回答:「嬪妾想著漱瓊室地方寬闊,再加一個人也不礙事。」

  漱瓊室住的是容貴人,她是近些年的寵妃。

  安絮這才明白瑞貴人的意思,這是想借容貴人的勢。

  瑞貴人打量著皇后的神色,見沒什麼變化,心裡不由得打起了鼓,按照萬歲爺一項冊封的慣例來說,都是在每年年底或者是正月里,而她家世不算出眾,又不受寵,還沒孩子,今年的冊封肉眼可見的沒她的份。

  但是若是能在湯泉行宮的這段日子裡有孕,那可就不一樣了。

  安絮三兩句把她先打發走,然後派人請來容貴人。

  容貴人穿旗裝總是少幾分味道,因此被乾隆特許在宮裡可以穿本族的衣服,成為宮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恭敬的行禮後,她坐在下首認真聆聽。

  安絮一五一十的把瑞貴人的想法說了,然後詢問道:「你的意見如何?」

  容貴人的反應倒是出乎安絮的意料,只見她面容冷靜,「嬪妾沒什麼意見,就讓瑞貴人住過來吧。」

  得了這話,當天下午瑞貴人就迫不及待的搬進漱瓊室,正好晚上乾隆便翻了容貴人的牌子。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瑞貴人就被乾隆一聲令下送回宮裡,禁足的同時還被罰了三個月的月例,並且要抄三十遍宮規,什麼時候抄完什麼時候才能出來。

  後來安絮打聽才知道瑞貴人實在做的太明顯,乾隆過去用晚膳的時候,一直賴在容貴人那裡,口口聲聲說幫乾隆布膳,夜深了也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乾隆對後宮爭寵一事不怎麼關心,但也是從來都沒見過像瑞貴人這樣行事的,他當晚直接沒留宿回了前宮,第二天便下了令。

  聽完玉圓打聽來的消息,安絮嘖嘖稱奇,「前幾年怎麼沒看出來瑞貴人是這麼個脾性呢。」

  「許是因為她急了。」容嬤嬤也是聽的目瞪口呆。

  「咱們這位萬歲爺是個記仇的,瑞貴人算是廢了,日後定是沒晉位的希望了。」

  安絮評價了一句,然後帶著容嬤嬤去泡溫泉,容嬤嬤今年也有五十歲了,前些年開始就不再做事,本來安絮是想將她送出宮榮養,但是容嬤嬤不願意,她覺得自己身板還硬朗,能在宮裡繼續照顧主子。

  安絮也沒辦法,就將她留在宮裡,但是專門撥了小宮女去照顧她,這次將她帶來行宮,也是想著溫泉養人。

  第101章

  從湯泉行宮回來, 已經是十月,接下來便是太后的七旬大慶。

  比起十年前的六旬大壽,這次的排場更加闊綽, 乾隆去年就在香山靜宜園舉辦了「三班九老」宴遊活動。

  參加的老人年齡必須在70歲以上,分為三班:諸王及在朝文職九人為一班, 在朝武職九人為一班, 已休致仕者九人另為一班, 計二十七人, 統名一會,合稱「三班九老會」。1

  除此之外,乾隆還到處搜羅了許多珍貴物什, 接連八日給太后送上最高規格的「九九壽禮」八十一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