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江詠思借著她,得以與莫岑見面,又拿出曾經他與祖父的師兄弟之情言說,想讓其下山幫輔皇帝。
不過兩日,莫岑就應下了此事。
江詠思也知其中有莫千映的牽引,只能道一聲:「多謝。」
此番舉動的意義何在,不僅在於盡力保住大雍,其是江氏興起的原本,而另一層意思,則是那叛軍領者是閔危。
只是他的打算徹底落空。
三日後,各城門守將得了聖令,率眾軍誓死護好城門,萬不能放一個叛軍進城。
外邊轟鳴的擂鼓聲和喝聲,夾雜在一起,又有箭矢飛石不斷,砸落射穿了那些木窗屋頂,引得近城處的百姓四散往更遠處逃竄。
箭矢上引著火,成片的屋檐蔓延起橘紅的火光來。一時之間,燒殺搶掠,在四通八達的街道上上演。各個自顧不暇,只求保住性命。
大多數官員都窩在自個府上瑟瑟發抖,或是與家人商議對策,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似乎已成定局。
林原自也是在府上待著,但他無緊張之感。張管家、陳娘等人聽著那些動靜,是嚇得魂都要沒了。
府上有些人要離開避難,但他道:「誰也不能出府。」便叫人把大門封死了。
林原未料到閔危率軍攻城的速度如此之快,卻想著大概很快能見著林良善,是安心不少,又好一番安慰府中之人。自然不會把詳情告知他們。
辰時三刻,已過一夜,城門終被重木撞開。十六道城門,失守十三,城門下的屍體堆聚成海,冷風吹地血腥氣四溢。
叛軍進城,鐵蹄下塵土瀰漫,聲響如雷,旌旗蔽日。
梁京大亂。
延平四年十二月初八,戌時方過,叛軍攻入宮城門,禁衛軍統領蔣輝放棄抵抗,率先招降。
皇帝被斬階下,至此存在四百多年的大雍王朝徹底覆滅。
林良善已近四個月未見到閔危,自上次到了遂州,也只能聽得每日傳回的訊聞,直到梁京城破。
「善善,想必你早想回林府,我今事忙,只好讓人先送你回去。待過幾日,我會去找你,勿念。」
她看著最後兩字,不免心道閔危自作多情。第二日一早便被重兵親衛護送,終是重返梁京。
一路顛簸後,到了城門。那處早已換人,在看見馬車外護衛的重兵,是立即放行。
四年未見,林良善甫一見著林原,便抱著他大哭起來。林原也是眼角濕潤,只不斷地安慰她,又拉著她看了好幾轉。裹著厚襖,腦袋鑽在毛茸茸的領子中,面色紅潤,似乎豐腴了些,不似先前那樣的瘦弱,該是過得不錯。
「閔危可曾苛待你?」他仍問道。
林良善擦淚的動作一頓,微抿著唇,搖搖頭道:「沒有。」
「沒有就好。」林原放下心來。這四年,他總擔心著她。若是閔危等人被朝廷剿滅了,那她可怎麼辦?
幸而如今這個擔憂是沒了,只是接下來這朝局怕會艱難很多。
林良善見哥哥皺著眉思慮,也不能說出埋在心中的那些事。
「這天冷,你該也累了,就先去歇息,等醒了再與我好好說這些年的事。」林原摸摸她的腦袋,又見著她身後不遠處的兩個婢女,雖看著不起眼,卻有一種有別於其他婢女的感覺。
林良善扯了扯他的袖子,道:「這是閔危的安排。」
林原愣了下,只點點頭,便催著她去廂房了。原本她的閨房是被燒毀了,並未重建,怕引起他人注意。現今,怕是要找人趕緊辦此事。
想及此處,林原又是怔住。若說曾經他還可以與閔危說上一二,甚至是違了兩人之約,讓林良善嫁與江詠思;可現今,閔危已入宮中,怕接下來便是登基稱帝等事宜。他可還能說上什麼?
而方才林良善之狀,閔危該很珍惜她,不若會讓那些重兵在林府外守衛。雖林原覺這番有些小事大做,但足見閔危的重視。
可接下來又該如何?畢竟林良善在四年前亡於火中。
林原這般想著,嘆息一聲,又不能真地跑去宮中問。只能等,等閔危處理完一切事務,得了傳召,再藉機詢問。
他又吩咐張管家陳娘兩人,讓他們去對府中下人道:「府中禁談關於小姐的事。若是發現,施以六十杖刑。」
五十杖刑,足以要了人命。這番嚴戒,也是讓他們不要多舌,總比惹出禍事來的好。
張管家陳娘還浸在小姐回府的事中,又是歡喜又是吃驚,再見著林原嚴肅著臉說這話,也不敢再問其中緣由,便去說與府中下人。
接連七日,閔危對舊朝官員進行了大範圍的清算。這般事,前世已過一遍;第二次,只會更加遊刃有餘。
他早擬好了官員名冊,並分列交予親信將領。
「你們按著這份名冊,該活著的,讓他們明早進宮;該是死的,便不用再留。」
很快,那些被兵卒圍住府宅的官員是等來了結果。不過是一些人得了傳令,於翌日卯時三刻到宮中商議要事;而另一些人則是闔府被抄家,其中臣子還烈性地咒罵,是被一刀砍掉了腦袋。家眷親屬一一都未放過,殺戮慘叫聲不斷。
此前,還有逃跑在外,或以致仕,又或是下派等其他緣由離開梁京的官員,也未派人抓了回來,或是殺了,又或是關進大牢待審。
不過兩日,莫岑就應下了此事。
江詠思也知其中有莫千映的牽引,只能道一聲:「多謝。」
此番舉動的意義何在,不僅在於盡力保住大雍,其是江氏興起的原本,而另一層意思,則是那叛軍領者是閔危。
只是他的打算徹底落空。
三日後,各城門守將得了聖令,率眾軍誓死護好城門,萬不能放一個叛軍進城。
外邊轟鳴的擂鼓聲和喝聲,夾雜在一起,又有箭矢飛石不斷,砸落射穿了那些木窗屋頂,引得近城處的百姓四散往更遠處逃竄。
箭矢上引著火,成片的屋檐蔓延起橘紅的火光來。一時之間,燒殺搶掠,在四通八達的街道上上演。各個自顧不暇,只求保住性命。
大多數官員都窩在自個府上瑟瑟發抖,或是與家人商議對策,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似乎已成定局。
林原自也是在府上待著,但他無緊張之感。張管家、陳娘等人聽著那些動靜,是嚇得魂都要沒了。
府上有些人要離開避難,但他道:「誰也不能出府。」便叫人把大門封死了。
林原未料到閔危率軍攻城的速度如此之快,卻想著大概很快能見著林良善,是安心不少,又好一番安慰府中之人。自然不會把詳情告知他們。
辰時三刻,已過一夜,城門終被重木撞開。十六道城門,失守十三,城門下的屍體堆聚成海,冷風吹地血腥氣四溢。
叛軍進城,鐵蹄下塵土瀰漫,聲響如雷,旌旗蔽日。
梁京大亂。
延平四年十二月初八,戌時方過,叛軍攻入宮城門,禁衛軍統領蔣輝放棄抵抗,率先招降。
皇帝被斬階下,至此存在四百多年的大雍王朝徹底覆滅。
林良善已近四個月未見到閔危,自上次到了遂州,也只能聽得每日傳回的訊聞,直到梁京城破。
「善善,想必你早想回林府,我今事忙,只好讓人先送你回去。待過幾日,我會去找你,勿念。」
她看著最後兩字,不免心道閔危自作多情。第二日一早便被重兵親衛護送,終是重返梁京。
一路顛簸後,到了城門。那處早已換人,在看見馬車外護衛的重兵,是立即放行。
四年未見,林良善甫一見著林原,便抱著他大哭起來。林原也是眼角濕潤,只不斷地安慰她,又拉著她看了好幾轉。裹著厚襖,腦袋鑽在毛茸茸的領子中,面色紅潤,似乎豐腴了些,不似先前那樣的瘦弱,該是過得不錯。
「閔危可曾苛待你?」他仍問道。
林良善擦淚的動作一頓,微抿著唇,搖搖頭道:「沒有。」
「沒有就好。」林原放下心來。這四年,他總擔心著她。若是閔危等人被朝廷剿滅了,那她可怎麼辦?
幸而如今這個擔憂是沒了,只是接下來這朝局怕會艱難很多。
林良善見哥哥皺著眉思慮,也不能說出埋在心中的那些事。
「這天冷,你該也累了,就先去歇息,等醒了再與我好好說這些年的事。」林原摸摸她的腦袋,又見著她身後不遠處的兩個婢女,雖看著不起眼,卻有一種有別於其他婢女的感覺。
林良善扯了扯他的袖子,道:「這是閔危的安排。」
林原愣了下,只點點頭,便催著她去廂房了。原本她的閨房是被燒毀了,並未重建,怕引起他人注意。現今,怕是要找人趕緊辦此事。
想及此處,林原又是怔住。若說曾經他還可以與閔危說上一二,甚至是違了兩人之約,讓林良善嫁與江詠思;可現今,閔危已入宮中,怕接下來便是登基稱帝等事宜。他可還能說上什麼?
而方才林良善之狀,閔危該很珍惜她,不若會讓那些重兵在林府外守衛。雖林原覺這番有些小事大做,但足見閔危的重視。
可接下來又該如何?畢竟林良善在四年前亡於火中。
林原這般想著,嘆息一聲,又不能真地跑去宮中問。只能等,等閔危處理完一切事務,得了傳召,再藉機詢問。
他又吩咐張管家陳娘兩人,讓他們去對府中下人道:「府中禁談關於小姐的事。若是發現,施以六十杖刑。」
五十杖刑,足以要了人命。這番嚴戒,也是讓他們不要多舌,總比惹出禍事來的好。
張管家陳娘還浸在小姐回府的事中,又是歡喜又是吃驚,再見著林原嚴肅著臉說這話,也不敢再問其中緣由,便去說與府中下人。
接連七日,閔危對舊朝官員進行了大範圍的清算。這般事,前世已過一遍;第二次,只會更加遊刃有餘。
他早擬好了官員名冊,並分列交予親信將領。
「你們按著這份名冊,該活著的,讓他們明早進宮;該是死的,便不用再留。」
很快,那些被兵卒圍住府宅的官員是等來了結果。不過是一些人得了傳令,於翌日卯時三刻到宮中商議要事;而另一些人則是闔府被抄家,其中臣子還烈性地咒罵,是被一刀砍掉了腦袋。家眷親屬一一都未放過,殺戮慘叫聲不斷。
此前,還有逃跑在外,或以致仕,又或是下派等其他緣由離開梁京的官員,也未派人抓了回來,或是殺了,又或是關進大牢待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