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一切又恢復如常,一切又不同往常。
第148章 (一百四十八)孑然
“咣當!”元恪掃落案上奏摺。
無意碰倒的燭台滾落,頃刻間蠟油遍地,地毯生煙。眨眼功夫,四周驟然火起,永安殿太監宮人亂作一片。
元恪森冷的目光自火光之後射將而來,將那面前之人定在原地。
“許遠山,許右衛,你倒是給朕說說,曾靈之死,怎就是‘不知何人所為了?”元恪言語有些不耐,瞪著許遠山,“還是說,你們的人,都是一群廢物?!”他一面說,一面撰起方硯,原本想將那方硯狠狠擲出,但他從前到底平和慣了,只拿了那方硯,捏在手中,做出一個狠狠的架勢,卻最終沒有扔出去。
那許遠山一張公事公辦的臉,見到元恪發火,繼而又磕下頭去:“的確是不知何人所為,駐軍方面正在往恆州著手調查,不出所料,這些天就會有結果……”
元恪蹙著眉頭,神情不耐道:“朕就問你,殺害曾靈的兇手,能不能查出?!”
許遠山一滯,斟酌片刻,他俯著頭道:“不知。”
“不知?”元恪拔高了聲音,“朕派你去徹查曾靈一案,查了十幾日,到頭來你與朕說你不知?你不覺得可笑嗎?”元恪這一次,倒沒有吝惜那方硯,狠狠將那方硯砸下,那方硯擦著許遠山的太陽穴而過,雖沒將他砸成頭破血流,但到底也是蹭破了油皮。
“曾靈一案,京郊駐軍一直在著手隱秘調查,但因為太過隱秘,許多疑點得不到求證,所以……”
“所以曾靈就白死了?!”說這話的時候,元恪的周身沾染著戾氣,他雙腳踩在地板,平穩朝著許遠山走去,“還是說,朕交代給你的這個任務,你根本就沒有用心?”他俯下頭去,盯著許遠山,“曾靈一案,牽扯甚廣,幕後黑手成謎,是否威脅朝廷安全尚未可知,朕派你去查,只是因為你口風嚴,辦事可靠。朕,這是信任你。還是你以為,朕只會做些刺殺元朔這一背後殺人的勾當?”元恪眯著眼睛,瞧著許遠山。
許遠山眉頭一皺,繼而道:“臣不敢。”
“不敢?”元恪玩味,“我看你倒是敢的很!”他斥道。又抬了抬手,做出一個遣散的動作,“滾出去!”
那許遠山還想說什麼,但見元恪一臉不耐的表情,那一席話卻像是重要場合梗在喉中的濃痰,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了。
許遠山走了,那偌大的永安殿內,一時空空落落只剩下元恪一人。
窗外夜色正濃,墨染一般。夜風穿堂而過,吹拂起那殿中曳地的簾籠。
元恪心情煩躁,見那夜風淒淒,恍若有些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正傷懷,突聞殿門外一陣喧囂。片刻之後,那殿門自門外打開了,有宮人訥訥地跪在殿外,通報一聲淑妃娘娘來了。
元恪向來不迷戀風花雪月,自然也就不知如何疼人。好在他對待女子的感情就像是對待自己那不出挑的母親,溫和良善,猶若靠山。這樣瞧去,倒也有七成勉強算是良人。
這淑妃閨名叫做紅玉,曾是元恪側妃。比起元恪那位冷漠孤高的新晉皇后梅秋娘,他這位能進能退的淑妃娘娘,反而更與元恪投機。
見她抱著孩子進來,元恪方才還有些傷懷的情緒,頓時去了個七七八八。
他站起身子,親自從淑妃懷中抱過孩子。
“你怎麼來了,這夜間風涼,你又才出月子。”他埋怨一句,轉頭卻吩咐宮人為這淑妃拿了披風。
淑妃依言將那薄薄的絲錦披風披在身上,才有些哭笑不得地道:“陛下,立秋才過,哪有這樣冷。”
元恪正在逗弄懷中的孩子。那孩子雖出了月子,但皮膚依舊黑黑紅紅,加上又胖,五官幾乎就要縮在一起長。但那元恪卻親近的厲害,片刻功夫,這孩子就從睡夢中被他生生給親醒過來。
“呱哇……呱哇……”嘹亮的哭聲響徹永安殿,就連那殿中連枝的燭台似乎都被這孩子的哭聲震得晃了三晃。
那與淑妃同來的奶娘,見孩子醒了,趕忙上前恭恭敬敬地接過孩子。這般又餵了奶,那孩子且又睡了去。
“翊兒這哭聲驚天動地,頗有乃父之風。”元恪又站起身子瞅了瞅被奶娘抱在懷中的元翊,這孩子一張黑紅的小臉掬在一起,這樣小的孩子,臉都沒長開,除了哭聲,也不知元恪是從哪兒看出孩子像他的。
許是人們對頭一個孩子的感情總是特別,元恪也不例外。奶娘都抱著孩子走了許久了,他還拉著淑妃一個勁兒地在說“翊兒如何如何的好”,說到激動處,他竟是許諾要將元翊立為太子。
“陛下,萬萬不可!”淑妃驚得半立起身子,“陛下,儲君關乎國之根本,怎可兒戲?何況,皇后娘娘以後還會有所出,自古尊卑有別,嫡庶有別,翊兒平平之質,怎可因為陛下偏愛而有所僭越?如今陛下剛剛廢除‘子貴母死’之制,若是此時再立長不立嫡,恐會受人非議啊!”那淑妃膝行著朝後退卻兩步,合著雙手對著元恪便拜下來。
那元恪早在淑妃說到“尊卑有別”時,那一張臉上的表情就很不好看了。此時望向淑妃磕下頭去,他那一張臉更是快要黑成了鍋底。
第148章 (一百四十八)孑然
“咣當!”元恪掃落案上奏摺。
無意碰倒的燭台滾落,頃刻間蠟油遍地,地毯生煙。眨眼功夫,四周驟然火起,永安殿太監宮人亂作一片。
元恪森冷的目光自火光之後射將而來,將那面前之人定在原地。
“許遠山,許右衛,你倒是給朕說說,曾靈之死,怎就是‘不知何人所為了?”元恪言語有些不耐,瞪著許遠山,“還是說,你們的人,都是一群廢物?!”他一面說,一面撰起方硯,原本想將那方硯狠狠擲出,但他從前到底平和慣了,只拿了那方硯,捏在手中,做出一個狠狠的架勢,卻最終沒有扔出去。
那許遠山一張公事公辦的臉,見到元恪發火,繼而又磕下頭去:“的確是不知何人所為,駐軍方面正在往恆州著手調查,不出所料,這些天就會有結果……”
元恪蹙著眉頭,神情不耐道:“朕就問你,殺害曾靈的兇手,能不能查出?!”
許遠山一滯,斟酌片刻,他俯著頭道:“不知。”
“不知?”元恪拔高了聲音,“朕派你去徹查曾靈一案,查了十幾日,到頭來你與朕說你不知?你不覺得可笑嗎?”元恪這一次,倒沒有吝惜那方硯,狠狠將那方硯砸下,那方硯擦著許遠山的太陽穴而過,雖沒將他砸成頭破血流,但到底也是蹭破了油皮。
“曾靈一案,京郊駐軍一直在著手隱秘調查,但因為太過隱秘,許多疑點得不到求證,所以……”
“所以曾靈就白死了?!”說這話的時候,元恪的周身沾染著戾氣,他雙腳踩在地板,平穩朝著許遠山走去,“還是說,朕交代給你的這個任務,你根本就沒有用心?”他俯下頭去,盯著許遠山,“曾靈一案,牽扯甚廣,幕後黑手成謎,是否威脅朝廷安全尚未可知,朕派你去查,只是因為你口風嚴,辦事可靠。朕,這是信任你。還是你以為,朕只會做些刺殺元朔這一背後殺人的勾當?”元恪眯著眼睛,瞧著許遠山。
許遠山眉頭一皺,繼而道:“臣不敢。”
“不敢?”元恪玩味,“我看你倒是敢的很!”他斥道。又抬了抬手,做出一個遣散的動作,“滾出去!”
那許遠山還想說什麼,但見元恪一臉不耐的表情,那一席話卻像是重要場合梗在喉中的濃痰,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了。
許遠山走了,那偌大的永安殿內,一時空空落落只剩下元恪一人。
窗外夜色正濃,墨染一般。夜風穿堂而過,吹拂起那殿中曳地的簾籠。
元恪心情煩躁,見那夜風淒淒,恍若有些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正傷懷,突聞殿門外一陣喧囂。片刻之後,那殿門自門外打開了,有宮人訥訥地跪在殿外,通報一聲淑妃娘娘來了。
元恪向來不迷戀風花雪月,自然也就不知如何疼人。好在他對待女子的感情就像是對待自己那不出挑的母親,溫和良善,猶若靠山。這樣瞧去,倒也有七成勉強算是良人。
這淑妃閨名叫做紅玉,曾是元恪側妃。比起元恪那位冷漠孤高的新晉皇后梅秋娘,他這位能進能退的淑妃娘娘,反而更與元恪投機。
見她抱著孩子進來,元恪方才還有些傷懷的情緒,頓時去了個七七八八。
他站起身子,親自從淑妃懷中抱過孩子。
“你怎麼來了,這夜間風涼,你又才出月子。”他埋怨一句,轉頭卻吩咐宮人為這淑妃拿了披風。
淑妃依言將那薄薄的絲錦披風披在身上,才有些哭笑不得地道:“陛下,立秋才過,哪有這樣冷。”
元恪正在逗弄懷中的孩子。那孩子雖出了月子,但皮膚依舊黑黑紅紅,加上又胖,五官幾乎就要縮在一起長。但那元恪卻親近的厲害,片刻功夫,這孩子就從睡夢中被他生生給親醒過來。
“呱哇……呱哇……”嘹亮的哭聲響徹永安殿,就連那殿中連枝的燭台似乎都被這孩子的哭聲震得晃了三晃。
那與淑妃同來的奶娘,見孩子醒了,趕忙上前恭恭敬敬地接過孩子。這般又餵了奶,那孩子且又睡了去。
“翊兒這哭聲驚天動地,頗有乃父之風。”元恪又站起身子瞅了瞅被奶娘抱在懷中的元翊,這孩子一張黑紅的小臉掬在一起,這樣小的孩子,臉都沒長開,除了哭聲,也不知元恪是從哪兒看出孩子像他的。
許是人們對頭一個孩子的感情總是特別,元恪也不例外。奶娘都抱著孩子走了許久了,他還拉著淑妃一個勁兒地在說“翊兒如何如何的好”,說到激動處,他竟是許諾要將元翊立為太子。
“陛下,萬萬不可!”淑妃驚得半立起身子,“陛下,儲君關乎國之根本,怎可兒戲?何況,皇后娘娘以後還會有所出,自古尊卑有別,嫡庶有別,翊兒平平之質,怎可因為陛下偏愛而有所僭越?如今陛下剛剛廢除‘子貴母死’之制,若是此時再立長不立嫡,恐會受人非議啊!”那淑妃膝行著朝後退卻兩步,合著雙手對著元恪便拜下來。
那元恪早在淑妃說到“尊卑有別”時,那一張臉上的表情就很不好看了。此時望向淑妃磕下頭去,他那一張臉更是快要黑成了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