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她們曾經千方百計地想要逃跑,給看管她們的兵士帶來很多的麻煩。
他口口聲聲說她們在京都有親戚。
可誰不知道誰的底細呢?
「你再敢胡言亂語,我就去稟告我們將軍了!」如今鎮守邊關的大將是陛下曾經的心腹王將軍。
打從王將軍來了山海關,一路從尋常的將官做起,屢次立功,就慢慢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山海關站穩了腳跟,成了山海關大將。
也因王將軍對戚家的女人一向都很討厭,因此,每每有人來告狀,王將軍總是會命人送來多舊衣裳給她們去清洗。
如王將軍說的,整日裡只想著怎麼榮華富貴,想要回京都使奴喚婢,這都是閒的。
聽到王將軍三個字,那女人頓時瑟縮了一下,顯然在那人手上吃過虧。
可難以忍受的環境卻又讓她鼓起勇氣,紅著眼眶說道,「不是的,不是的!我,我女兒真的是皇后娘娘!我,我兒子是成王愛婿,我娘家……」
她這些年,有的時候能聽到的一些將士用羨慕的語氣說起京都,也提及如今的陛下專寵自己皇后,對膝下一雙龍鳳胎愛若珍寶。
除此之外,宮裡也沒有其他的嬪妃,也沒有其他女人生下的孩子。
因陛下愛重皇后,進而愛重皇后的母族……這說的是皇后外祖一家。
如今,皇后的表兄們都得了提拔,兢兢業業,她外祖一家在京都也很風光。
那些描繪,讓這個蒼老的女人露了急迫與羨慕。
她的眼淚都要流來了。
兵士們嘴裡的人,她都很熟悉的呀!
她的女兒,她的兒子,她的娘家……
可是,可是她應該在京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入宮闈被人尊重,被人侍奉,還有未來的太子還有公主孝順她。
她本該是天下的寶塔尖兒,而不是如今被流放邊關,不允許踏破院子半步,生活只在清洗那些陳舊骯髒的軍營里的破衣裳上。
「真是會往臉上貼金!」那兵士哼了一聲走了。
「小哥,小哥!」這個新來的也不理會自己,承恩公夫人忍不住哭了來。
她不想在邊關過這樣生不如死的日子了。
她想要回去,回去那兒女孝順,兒孫滿堂,幸福顯赫的生活。
可是打從陛下登基這麼多年,她的親人,她的孩子,竟然沒有一個想她,想要把她接回去。
「你竟敢偷懶!」就在承恩公夫人靠著大門口哭著的時候,從院子裡突然沖了一個臉色扭曲,面相加刻薄的老婦。
她滿頭的頭髮都花白,眼睛裡面藏著刻薄,上前就抓住了承恩公夫人的頭髮,扯著她破口大罵說道,「娼婦!裡頭那麼多的衣裳沒洗,你還敢在這兒偷人!怎麼,大哥死了,你就生冷不忌,連個低賤的東西也想勾引了不成!」
她的聲音尖銳,肆無忌憚地傳過了頭,正好讓兵士聽見。
聽到這等羞辱人的話,兵士的臉色微微發青,忍了又忍,唾了一口晦氣走了。
到底罵人的人曾經是「太后娘娘」。
哪怕已經被流放了,是罪人,可他也不好進去給那胡言亂語的老婦一巴掌。
不過想到所謂的太后娘娘如今為了一口飯,為了少洗衣裳跟人扭打,仿佛市井婦人,這兵士又覺得怪解氣的。
他直接走了,懶得計較。
承恩公夫人卻因頭髮被小姑子抓著,嗚嗚地啼哭著。
早些年,她們都是「體面人」。
就算齟齬爭執,可在京都最多不過言語相爭,總是保持著貴婦人的形象。
怎麼到了這裡,在生活的磋磨之下,全都面目全非。
曾經叱吒朝堂的太后娘娘,如今變成了尖酸計較的老婦人,天天計較著哪怕別人碗裡多了一塊肉都要破口大罵,要搶走吃掉,也計較著自己是不是多洗了一件衣裳。
她們過著這樣貧苦的生活,這樣艱難地活著,可是早些年,她們本來是多麼幸福啊。
「我家阿顏是皇后娘娘,你敢這麼對我!」從前,她是要敬著戚太后一分。
可如今,她才是皇后生母,又怕戚太后什麼!
更何況,說起承恩公,承恩公夫人不由淚流滿面。
夫君死了,她成了寡婦,本來年輕著就獨守空閨,多可憐呀。
本以為守著承恩公府的榮華富貴,她能過舒坦日子,可一轉眼,偌大的承恩公府風流散盡,她狼狽地被人從承恩公府的錦繡生活里拖了來,直接送上了一無所有的流放之路。
而這一切,都是因宮裡這一個女人壞事做盡帶來的!
她冤枉!
給皇帝下藥的又不是她,對皇帝死不救的也不是她。
為麼她要跟戚太后又有戚鸞同罪?!
可是,可是她是如今陛下的岳母啊!
因受這些宮裡的女人連累,連曾經的富貴生活都保不住,甚至如今膝下荒涼,兒女都對自己冷眼旁觀,承恩公夫人心裡氣急了,顧不得別的,一頭撞了戚太后的身上!
她如今也不是柔弱的貴婦,而是天天洗衣裳很有力氣的婦人,一頭撞上了戚太后,兩個人扭打成了一團。
她們毫無形象地扭打。
半晌,到底承恩公夫人有力氣些,把戚太后打得滿地打滾兒,掙扎著爬起來就捂著腰往院子裡去,罵罵咧咧地說道,「什麼太后娘娘!如今還有什麼太后娘娘!你兒子都死了,你是要別人捧著你當天仙不成!衣裳就該你多洗,你還抱怨,真是給你臉了!」
他口口聲聲說她們在京都有親戚。
可誰不知道誰的底細呢?
「你再敢胡言亂語,我就去稟告我們將軍了!」如今鎮守邊關的大將是陛下曾經的心腹王將軍。
打從王將軍來了山海關,一路從尋常的將官做起,屢次立功,就慢慢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山海關站穩了腳跟,成了山海關大將。
也因王將軍對戚家的女人一向都很討厭,因此,每每有人來告狀,王將軍總是會命人送來多舊衣裳給她們去清洗。
如王將軍說的,整日裡只想著怎麼榮華富貴,想要回京都使奴喚婢,這都是閒的。
聽到王將軍三個字,那女人頓時瑟縮了一下,顯然在那人手上吃過虧。
可難以忍受的環境卻又讓她鼓起勇氣,紅著眼眶說道,「不是的,不是的!我,我女兒真的是皇后娘娘!我,我兒子是成王愛婿,我娘家……」
她這些年,有的時候能聽到的一些將士用羨慕的語氣說起京都,也提及如今的陛下專寵自己皇后,對膝下一雙龍鳳胎愛若珍寶。
除此之外,宮裡也沒有其他的嬪妃,也沒有其他女人生下的孩子。
因陛下愛重皇后,進而愛重皇后的母族……這說的是皇后外祖一家。
如今,皇后的表兄們都得了提拔,兢兢業業,她外祖一家在京都也很風光。
那些描繪,讓這個蒼老的女人露了急迫與羨慕。
她的眼淚都要流來了。
兵士們嘴裡的人,她都很熟悉的呀!
她的女兒,她的兒子,她的娘家……
可是,可是她應該在京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入宮闈被人尊重,被人侍奉,還有未來的太子還有公主孝順她。
她本該是天下的寶塔尖兒,而不是如今被流放邊關,不允許踏破院子半步,生活只在清洗那些陳舊骯髒的軍營里的破衣裳上。
「真是會往臉上貼金!」那兵士哼了一聲走了。
「小哥,小哥!」這個新來的也不理會自己,承恩公夫人忍不住哭了來。
她不想在邊關過這樣生不如死的日子了。
她想要回去,回去那兒女孝順,兒孫滿堂,幸福顯赫的生活。
可是打從陛下登基這麼多年,她的親人,她的孩子,竟然沒有一個想她,想要把她接回去。
「你竟敢偷懶!」就在承恩公夫人靠著大門口哭著的時候,從院子裡突然沖了一個臉色扭曲,面相加刻薄的老婦。
她滿頭的頭髮都花白,眼睛裡面藏著刻薄,上前就抓住了承恩公夫人的頭髮,扯著她破口大罵說道,「娼婦!裡頭那麼多的衣裳沒洗,你還敢在這兒偷人!怎麼,大哥死了,你就生冷不忌,連個低賤的東西也想勾引了不成!」
她的聲音尖銳,肆無忌憚地傳過了頭,正好讓兵士聽見。
聽到這等羞辱人的話,兵士的臉色微微發青,忍了又忍,唾了一口晦氣走了。
到底罵人的人曾經是「太后娘娘」。
哪怕已經被流放了,是罪人,可他也不好進去給那胡言亂語的老婦一巴掌。
不過想到所謂的太后娘娘如今為了一口飯,為了少洗衣裳跟人扭打,仿佛市井婦人,這兵士又覺得怪解氣的。
他直接走了,懶得計較。
承恩公夫人卻因頭髮被小姑子抓著,嗚嗚地啼哭著。
早些年,她們都是「體面人」。
就算齟齬爭執,可在京都最多不過言語相爭,總是保持著貴婦人的形象。
怎麼到了這裡,在生活的磋磨之下,全都面目全非。
曾經叱吒朝堂的太后娘娘,如今變成了尖酸計較的老婦人,天天計較著哪怕別人碗裡多了一塊肉都要破口大罵,要搶走吃掉,也計較著自己是不是多洗了一件衣裳。
她們過著這樣貧苦的生活,這樣艱難地活著,可是早些年,她們本來是多麼幸福啊。
「我家阿顏是皇后娘娘,你敢這麼對我!」從前,她是要敬著戚太后一分。
可如今,她才是皇后生母,又怕戚太后什麼!
更何況,說起承恩公,承恩公夫人不由淚流滿面。
夫君死了,她成了寡婦,本來年輕著就獨守空閨,多可憐呀。
本以為守著承恩公府的榮華富貴,她能過舒坦日子,可一轉眼,偌大的承恩公府風流散盡,她狼狽地被人從承恩公府的錦繡生活里拖了來,直接送上了一無所有的流放之路。
而這一切,都是因宮裡這一個女人壞事做盡帶來的!
她冤枉!
給皇帝下藥的又不是她,對皇帝死不救的也不是她。
為麼她要跟戚太后又有戚鸞同罪?!
可是,可是她是如今陛下的岳母啊!
因受這些宮裡的女人連累,連曾經的富貴生活都保不住,甚至如今膝下荒涼,兒女都對自己冷眼旁觀,承恩公夫人心裡氣急了,顧不得別的,一頭撞了戚太后的身上!
她如今也不是柔弱的貴婦,而是天天洗衣裳很有力氣的婦人,一頭撞上了戚太后,兩個人扭打成了一團。
她們毫無形象地扭打。
半晌,到底承恩公夫人有力氣些,把戚太后打得滿地打滾兒,掙扎著爬起來就捂著腰往院子裡去,罵罵咧咧地說道,「什麼太后娘娘!如今還有什麼太后娘娘!你兒子都死了,你是要別人捧著你當天仙不成!衣裳就該你多洗,你還抱怨,真是給你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