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令德不解其中意思,可不等她相問,玄時舒便朝馬車努了努嘴:「寧兒等著你呢。」

  蘇令德回頭望去,只見車簾被小小地掀開一角,玄靖寧的頭冒出來,不安而又期盼地看著她。

  蘇令德扭頭,對玄時舒道別:「那一會兒見。」

  玄時舒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又看著她將車簾掀得更開些,帶著玄靖寧一齊向他招手。他本是巋然不動,可見她笑著,竟也不由得微微地抬了抬手。不過,還不等他也向她們招手,馬車輪便咕嚕嚕地開動,揚塵而去。

  玄時舒一直停在院門,直到再也看不見馬車的影子,他才令朱門緩閉。

  朱門緩緩相合,門外的景色便一點一點地變窄。潿洲王府門前並不熱鬧,只有斜斜的幾束虬枝投下細細的影子,間或有幾隻雀兒,在虬枝上停留。有兩隻雀兒在虬枝上相遇,嘰嘰喳喳地相互靠了靠,沒一會兒便靠在一起,互相疏離雀羽。

  玄時舒靜靜地看著這兩隻雀兒,忽而道:「送王妃和世子回樂浪縣的船和護衛都備好了嗎?」

  川柏肅而應聲:「都備好了。屬下已精挑細選兩百護衛,其家眷隨同南上。碼頭上一直有人候著良侯的船,一等船至,可即刻安排王妃和世子回鄉。」

  只是,川柏頓了頓,又低聲問道:「王爺,您真的要讓他們也跟這兩百護衛一起跟著王妃嗎?他們一走,我們……」

  此時,朱門終於閉合,兩隻相依相偎的雀兒被驚醒,消失在最後的一條窄縫裡。

  「不僅是他們。」玄時舒垂眸揚手,讓川柏推著他往回走:「你亦要,扶靈歸樂浪。」

  川柏扶著輪椅的手一顫,他不敢問為何玄時舒篤定了要去赴死,也不敢問為何玄時舒要葬在封郡潿洲郡,而不是葬在皇陵,他終究只是低首而應:「喏。」

  *

  蘇令德帶著玄靖寧赴會,陶夫人和陶倩語親自帶著人於門後相迎。

  陶夫人一見玄靖寧便讚不絕口:「瞧上去真真是生來聰穎的孩子,也是你們投緣,他眉宇間竟有幾分與你相仿。」陶夫人說著,解下自己腰間一塊紫玉佩來,便要遞給玄靖寧。

  玄靖寧不肯馬上接過來,而是看向蘇令德。蘇令德微微頷首,玄靖寧才接過紫玉佩,低聲道:「多謝陶夫人。」

  「怎生這般生分,你母妃喚我一聲伯母,你也該喚我做伯祖母才是。」陶夫人立刻笑道。

  玄靖寧也笑了笑,卻不肯喚,只是與蘇令德貼得更緊了。

  第21章 過往  「王爺從前,可沒有如今的名聲。……

  蘇令德有幾分驚訝,她明顯能看出來玄靖寧不怎麼喜歡陶家。論理,玄靖寧跟陶家素未相識,陶夫人見面如此熱情大方,他們原也不該有什麼嫌隙才對。

  不過,此時蘇令德自然是以玄靖寧為上,反正她也不喜歡陶家。蘇令德當即便攬了攬玄靖寧的肩膀,對陶夫人笑道:「他主意正,親疏遠近得由他細細瞧。」

  蘇令德這話挑不出錯來,可裡頭透出來的態度卻是禮貌又疏離,讓陶夫人的笑容當即便有些僵。陶倩語更是差點兒當場垮臉,使勁地攥緊了帕子,才勉強維持著尷尬的笑容。

  不過陶夫人到底比陶倩語強上太多,當即便一笑:「王妃說得在理。這次為著小王子來,我們還特特請各家夫人帶著孩子來。替夫人們在河上撐了烏蓬,孩子們便去後院玩,不妨事。」她也不圖親近喚「德姐兒」了,索性恭敬為上。

  她們說話間,便已走進菡萏園裡。

  菡萏園在應天城外的郊縣,蘇令德放眼望去,先見通幽曲徑。濃綠的林葉間,隱約可見衣香鬢影。分明聽得鶯聲燕語,環佩之聲叮咚作響。可細細去看,卻又只見衣袂一角,錦緞若霞。

  穿過曲徑,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更有遠處的蘆葦盪,迎風搖曳,時有鷗鳥振翅而飛。

  她們在船塢與前來赴會的貴女們相遇。此時眾人不同往時,不管心底作何想法,面上都恭恭敬敬地給蘇令德和玄靖寧行禮,齊聲賀道:「王妃萬福金安。」

  其中,又以趙英縱的夫人趙錢氏最為熱絡。

  趙錢氏先笑著給玄靖寧遞了禮,又讓自家子侄趙蘆帶著玄靖寧去暖閣。

  玄靖寧踟躕地看著蘇令德,蘇令德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沒事,還有白芷姐姐跟著你呢。」

  玄靖寧臨行前,玄時舒給他安排了兩個使女。先前跟著他的陳嬤嬤則被蘇令德以榮養為名,養在王府里架空了管事的權力。玄靖寧聽完她的話,便乖順地依言牽著白芷的手,跟著趙蘆去玩兒。

  趙錢氏一笑:「這孩子與你親近,可見你們有緣。」她說著,又親昵地領著蘇令德上烏蓬:「陶伯母和陶妹妹心思巧,別看這烏蓬樣式簡單,聽說船身是上好的香樟木,便是這竹棚,亦是用的湘妃竹。」

  除去兩名船娘,一條烏蓬可供八人落座,蘇令德、趙錢氏、陶倩語和曹皇后的表妹嚴嫦各帶了一個使女坐在同一條烏蓬上。

  烏蓬尚未離開船塢,陶夫人身邊的使女便匆匆趕來,附耳對陶倩語說了幾句話,陶倩語就慢慢地紅了臉。

  嚴嫦坐在蘇令德身邊,也瞧見了這一幕,似笑非笑地道:「看來是有貴客呀。」

  蘇令德微微詫異地看了她一眼:「嚴姑娘知道是什麼貴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