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九琉環佩掛入金衣帶下,衣帶裹帶的窄腰,復又有了些君子蹁躚之態,待一步步成裝,宮人便見那人冠冕加身,眸如星河溪,眼角一點媚態,在沉厚的黑金權力之巔,綻出一枝寒春梅。
「怎麼一直不見默默?」
春福剛湊到李縝跟前,對方張口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那總在身邊的人去了哪裡。
「嬤嬤還在東宮,說是收拾些物件,許是要晚一些才來。」
李縝抿了薄唇,露出一點不悅,眼角的媚態頓生凌厲。
於是乎,朝臣便見太子李縝一路氣壓極低地走過朝門,一步步登入金鑾殿上,既無傲然,也無喜色,朝臣低著頭,斂聲靜氣,不知誰在登基大典上還惹了李縝不快。
象徵掌權的玉璽由祖祠一名老宮奴端在紅綢寒石盤中,李縝接過玉璽,宗祠老宮奴便起開玉璽之下的明黃詔書。
這是李縝登基後的第一封詔書,也將揭示他的封號。
「承皇天之眷命,列聖之洪林,奉先祖之遺命,天下合和,裕民承德,盡歸新帝業成。」
百官伏地,大呼三聲萬歲,禮成,業成帝李縝登基。
鍾音起,整整一百零八聲鐘響,大周都城內的廟宇皆順應敲鐘鳴鼎。
秋日天高,鍾音響徹整個大周都城,賀新帝臨朝。
城門口的茶肆處,一個帶著帷帽,身穿灰布衣的女子匆匆掠過,在鍾音中,策馬疾馳而去,懷中還抱著一隻白貓。
行得疾了,迎面風吹起了帷帽一角,路人才瞧見那帷帽下,恍若雲仙的容貌。
...
李縝下了朝,便直奔皇后宮殿,他來接出自己的生母,迎其入主太后所居。
沉重的朱紅宮門,在閉鎖多年後,再度緩緩開啟,一名鬢邊花白,容色垂老,周身死寂,唯有雙眸,肅靜中帶著一點暗火。
趙皇后,趙式瓊琚。
見到金帶黑袍的李縝,母子兩靜靜打量著對方,沒有慟哭,沒有訴苦,只是任那死寂漸漸消弭,變成點點溫馨。
「我兒受苦了。」
趙皇后昂著頭,倨傲地笑了。
歲月奪去了她的年輕,皇帝和林氏奪去了她的自由,卻沒有什麼能奪去她身為趙氏高門之女的傲然。
李縝含了笑,躬身請自己的生母踏出了禁閉之所。
一切都有了所歸之處。
然而直到日落西沉,李縝也沒見到戚嬤嬤。「嬤嬤怎麼還不來?差人去東宮尋來吧。」
陪同太后入了晚膳席面,李縝終於皺了眉,轉頭吩咐春福去尋人。
「怎麼了?」
新晉為太后的趙瓊琚掛了點慈愛的笑,見自己的兒子心神不寧的模樣,好奇地問了一句。
「是母后送來的戚嬤嬤,還未進宮伺候,兒臣能有今日,是戚嬤嬤一直陪伴在兒臣左右。」
見母親問起,李縝生出一點郝然,潛意識裡,他覺得嬤嬤便是自己的皇后,說這話的時候,便帶了一點向母親訴說心儀之人的討巧。
「哪個戚嬤嬤?」
趙太后露出一點疑惑,似乎記憶中,沒有這樣一個人。
啪——
李縝陡然站起身,臉色煞白,將桌子撞得一震,酒壺搖晃了幾下,掉到地上,摔得粉碎。
仔細看了趙太后的神色,確認對方並未撒謊,李縝一撩衣袍,一句話未說,朝宮門外沖了出去。
「給我備匹馬,我要去東宮!」
天色已暗,風中一點寒涼,裹著即將入冬的氣息吹來。
可李縝卻覺得,自己已經墜入寒窟。
東宮空寂,點龍池汩汩冒著熱氣,告訴他,她騙他!
她走了!她將他從絕境裡拽出來,卻不肯陪他入皇城,伴他此生!
周圍的空氣好像凝固了,怎麼也吸不進肺里,李縝茫然地望著空蕩蕩的東宮,一切思緒都墮入黑水中,尋不見頭緒。
「陛下?」
春福帶著一隊人追了上來,便見新帝茫然四顧,似乎在尋什麼,可是又尋不到,急促地吸著夜裡的寒涼氣,喉間泄出一縷微弱的嗚咽,像一頭受了傷的獸。
沉悶的鈍痛像一把刀捅進了李縝心底,遏制不住的情緒里,有什麼在腦中炸開,一些碎鏡般的畫面閃過,組成了一個名字。
「雲悠!」
這聲呼喚極為輕緩,從男子薄唇里泄出,就轉瞬即逝,旁人一字未能聽見,只見對方唇間囁喏過後,男子整個人便向後栽去。
正在郊地里撕開烤得金黃的兔肉的雲悠似有所感,將兔肉送到琥珀嘴邊,抬頭望向星夜下的皇宮。
琥珀咬了一口,露出難吃嫌棄的神色,馬上開始想念起東宮的小廚房。
...
朝臣人人都覺得,大周的新帝十分溫和英明,手段卻極為雷厲,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返還秋收稅銀,重新制定了賦稅改制的官員名單,為了防止各區上下沆瀣,土地入冊登記之事,採取了官員互查的制度,直到最後一刻,當地官員才知來查檔的是哪個省的巡撫,一旦出錯,兩省連坐,讓這場賦稅改策的重擬顯得無比嚴苛。
面對坑害了自己的林貴妃母子,也僅僅是□□了辰王,還讓林貴妃前去照顧太上皇,讓其二人團聚,供養於太皇宮中。
趙太后曾去見過一次裕成帝,林貴妃正一邊口吐怨毒的穢言,一邊打罵不能動彈的裕成帝。
「怎麼一直不見默默?」
春福剛湊到李縝跟前,對方張口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那總在身邊的人去了哪裡。
「嬤嬤還在東宮,說是收拾些物件,許是要晚一些才來。」
李縝抿了薄唇,露出一點不悅,眼角的媚態頓生凌厲。
於是乎,朝臣便見太子李縝一路氣壓極低地走過朝門,一步步登入金鑾殿上,既無傲然,也無喜色,朝臣低著頭,斂聲靜氣,不知誰在登基大典上還惹了李縝不快。
象徵掌權的玉璽由祖祠一名老宮奴端在紅綢寒石盤中,李縝接過玉璽,宗祠老宮奴便起開玉璽之下的明黃詔書。
這是李縝登基後的第一封詔書,也將揭示他的封號。
「承皇天之眷命,列聖之洪林,奉先祖之遺命,天下合和,裕民承德,盡歸新帝業成。」
百官伏地,大呼三聲萬歲,禮成,業成帝李縝登基。
鍾音起,整整一百零八聲鐘響,大周都城內的廟宇皆順應敲鐘鳴鼎。
秋日天高,鍾音響徹整個大周都城,賀新帝臨朝。
城門口的茶肆處,一個帶著帷帽,身穿灰布衣的女子匆匆掠過,在鍾音中,策馬疾馳而去,懷中還抱著一隻白貓。
行得疾了,迎面風吹起了帷帽一角,路人才瞧見那帷帽下,恍若雲仙的容貌。
...
李縝下了朝,便直奔皇后宮殿,他來接出自己的生母,迎其入主太后所居。
沉重的朱紅宮門,在閉鎖多年後,再度緩緩開啟,一名鬢邊花白,容色垂老,周身死寂,唯有雙眸,肅靜中帶著一點暗火。
趙皇后,趙式瓊琚。
見到金帶黑袍的李縝,母子兩靜靜打量著對方,沒有慟哭,沒有訴苦,只是任那死寂漸漸消弭,變成點點溫馨。
「我兒受苦了。」
趙皇后昂著頭,倨傲地笑了。
歲月奪去了她的年輕,皇帝和林氏奪去了她的自由,卻沒有什麼能奪去她身為趙氏高門之女的傲然。
李縝含了笑,躬身請自己的生母踏出了禁閉之所。
一切都有了所歸之處。
然而直到日落西沉,李縝也沒見到戚嬤嬤。「嬤嬤怎麼還不來?差人去東宮尋來吧。」
陪同太后入了晚膳席面,李縝終於皺了眉,轉頭吩咐春福去尋人。
「怎麼了?」
新晉為太后的趙瓊琚掛了點慈愛的笑,見自己的兒子心神不寧的模樣,好奇地問了一句。
「是母后送來的戚嬤嬤,還未進宮伺候,兒臣能有今日,是戚嬤嬤一直陪伴在兒臣左右。」
見母親問起,李縝生出一點郝然,潛意識裡,他覺得嬤嬤便是自己的皇后,說這話的時候,便帶了一點向母親訴說心儀之人的討巧。
「哪個戚嬤嬤?」
趙太后露出一點疑惑,似乎記憶中,沒有這樣一個人。
啪——
李縝陡然站起身,臉色煞白,將桌子撞得一震,酒壺搖晃了幾下,掉到地上,摔得粉碎。
仔細看了趙太后的神色,確認對方並未撒謊,李縝一撩衣袍,一句話未說,朝宮門外沖了出去。
「給我備匹馬,我要去東宮!」
天色已暗,風中一點寒涼,裹著即將入冬的氣息吹來。
可李縝卻覺得,自己已經墜入寒窟。
東宮空寂,點龍池汩汩冒著熱氣,告訴他,她騙他!
她走了!她將他從絕境裡拽出來,卻不肯陪他入皇城,伴他此生!
周圍的空氣好像凝固了,怎麼也吸不進肺里,李縝茫然地望著空蕩蕩的東宮,一切思緒都墮入黑水中,尋不見頭緒。
「陛下?」
春福帶著一隊人追了上來,便見新帝茫然四顧,似乎在尋什麼,可是又尋不到,急促地吸著夜裡的寒涼氣,喉間泄出一縷微弱的嗚咽,像一頭受了傷的獸。
沉悶的鈍痛像一把刀捅進了李縝心底,遏制不住的情緒里,有什麼在腦中炸開,一些碎鏡般的畫面閃過,組成了一個名字。
「雲悠!」
這聲呼喚極為輕緩,從男子薄唇里泄出,就轉瞬即逝,旁人一字未能聽見,只見對方唇間囁喏過後,男子整個人便向後栽去。
正在郊地里撕開烤得金黃的兔肉的雲悠似有所感,將兔肉送到琥珀嘴邊,抬頭望向星夜下的皇宮。
琥珀咬了一口,露出難吃嫌棄的神色,馬上開始想念起東宮的小廚房。
...
朝臣人人都覺得,大周的新帝十分溫和英明,手段卻極為雷厲,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返還秋收稅銀,重新制定了賦稅改制的官員名單,為了防止各區上下沆瀣,土地入冊登記之事,採取了官員互查的制度,直到最後一刻,當地官員才知來查檔的是哪個省的巡撫,一旦出錯,兩省連坐,讓這場賦稅改策的重擬顯得無比嚴苛。
面對坑害了自己的林貴妃母子,也僅僅是□□了辰王,還讓林貴妃前去照顧太上皇,讓其二人團聚,供養於太皇宮中。
趙太后曾去見過一次裕成帝,林貴妃正一邊口吐怨毒的穢言,一邊打罵不能動彈的裕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