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若皎見太后精神很不錯,放下心來,與太后說起太醫已經出發去西南的事。

  當初鶴慶先生沒少幫太后和開泰帝的忙,這事兒於情於理都該和太后說一聲。

  太后聞言頓了頓,嘆著氣說道:「兩邊隔得這樣遠,等太醫走到那邊也不知病情會不會惡化。他就是個死心眼的,你們陳夫子都到京城來了,他偏就是不願來。」

  太子殿下見太后面含憂色,顯見是挺擔心這位老朋友,立刻道:「早知如此,我就讓人偷偷把他綁了,直接塞車上一併帶來京城!」

  太后莞爾:「都說『士可殺不可辱』,你這樣做的話,他醒來後必然下車就走。」

  太子殿下嘟囔了一句「怎麼這麼麻煩」,又和太后講起聶家軍的事。

  太后到京城來都沒管過外朝的事,聽太子殿下說起朝廷的爭執,臉上的笑意一下子就淡了下去。

  太子殿下沒注意到,姜若皎卻發現了。

  姜若皎拉住太后的手說道:「夫君一定會勸服父皇,不叫朝中那些人再拖下去。」

  太后神色稍緩。

  她拍拍姜若皎的手,讓姜若皎不用太擔心。

  太子殿下也說道:「對,祖母你放心,明兒我就會把朝中那些人統統辨倒,讓他們早點把錢糧撥過去!最好再多派點人過去,直接把草原人打服打怕,再不敢欺負我們邊關的百姓!」

  太后一手抓著姜若皎,一手抓著太子殿下,說道:「你們都是好孩子。」想到孫兒剛才說的那些爭論,她的眼底染上幾分郁色,「你們父皇要是再猶豫,你就問問他,是不是忘了自己身體裡流著一半雲家的血!是不是忘了自己剛上戰場那會兒也曾哭著說要是有錢糧兵器許多好兒郎本來是不用死的!才當了那麼幾天皇帝,就開始學他父兄的作派了!」

  第114章

  太后如今已鮮少動氣, 大多時候都深居簡出,不怎麼在人前露臉,以至於朝廷上那些爭論她一概不知。

  可知道聶家軍的遭遇後, 太后不免想到了雲家,想到了她父兄都戰死沙場。

  這讓她怎麼能不氣憤?

  太子殿下也覺他爹這事辦得不行,拍著胸脯保證明兒一定來個舌戰群雄,保證發揮出自己全部水平來!

  太后道:「行,那你回去準備吧。」

  太子殿下拉著姜若皎跑了, 小夫妻倆回到東宮湊一起討論各項細則, 務必做到方方面面都考慮清楚。

  到晌午他們又跑了趟周老尚書家,從周老尚書口裡掏出這些年來聶家軍抵禦過多少回草原人入侵、犧牲過多少好兒郎的性命。

  他們很快列出一連串令人觸目驚心的數目。

  很多事周老尚書也只是記在心裡, 這會兒看兩個小年輕把它清清楚楚地列在紙上,不免也有些震動——

  邊關將士用血肉抵禦外敵, 朝廷卻要把他們剖開他們胸口看看他們忠不忠心才願意施捨點錢糧,可真不是人!

  聽著太子與太子妃慷慨激憤的討論, 周老尚書感慨不已。

  老咯, 老咯, 該是年輕人的天下了。

  太子殿下從周老尚書處問到了需要的東西,也不讓周老尚書送他們, 拉著姜若皎一溜煙往回跑。

  他趕著回去炮製自己明兒上朝要遞上去的摺子。

  兩人踏著雪到處跑了大半日,夜裡一起匯總整理出一份長長的奏疏。

  翌日一早, 太子殿下就雄赳赳氣昂昂地上早朝去。

  姜若皎也起得很早,瞧見太子殿下衣襟都沒整理好就想去朝會上撩起袖子干架,立刻拉住他幫他把卷進去的衣領翻了出來。

  太子殿下抱著她往她嘴巴上啾了一下,信心滿滿地說道:「等著, 我一會就給你帶回好消息!」

  姜若皎笑著目送他往外跑。

  這日朝會上, 太子殿下果然再一次震驚群臣。

  上回太子殿下在朝會上發話, 還是因為盧皇后懷孕了有人提議讓開泰帝納妃。

  眾人當時聽了只覺得太子殿下雖然孝順,性格卻不免有些衝動,什麼話都敢往外嚷嚷。

  可這一次,太子殿下卻叫許多人著著實實地吃了一驚。

  太子殿下竟旗幟鮮明地為聶家軍抱不平!

  不少人忍不住悄悄觀察開泰帝的臉色。

  雖說開泰帝從未明著說自己懷疑聶家軍,可他沒明著表態。

  這在許多人眼裡就已經是一種態度。

  現在太子跳出來表示朝廷虧待了聶家軍,豈不是打開泰帝的臉?

  太子殿下到底是年紀小,居然光明正大地和開泰帝唱反調!

  開泰帝坐在御座之上,把眾人的臉色盡收眼底。

  他沒急著開口,由著太子殿下條理分明地辯駁起提出反對意見的朝臣。

  別的不說,太子的口才確實了得,氣勢上也是絕不輸人的。

  別人說聶大將軍沒回京覲見新皇,他說戰事吃緊回來了你去守北邊諸州嗎?

  別人說聶家軍只聽聶家人指揮禍害無窮,他說你倒是挑個能指揮的人去接手啊!

  別人說國庫吃緊朝廷也沒有餘糧還得再等等,他說再窮不能窮邊關將士要是實在沒錢先把他們這圈朝臣和皇親國戚的俸祿停發算了!

  等再沒有旁人站出來了,太子殿下才開始念他和姜若皎統計出來的邊關將士傷亡數目。

  念他們這些年抵禦了多少次外敵入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