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少人為了開泰帝的皇位能穩固,要麼讓開泰帝找由頭調走聶大將軍,要麼讓開泰帝坐看聶家軍和草原人斗,反正都不同意開泰帝往聶家軍那邊放糧放錢給人給軍備。

  北邊本就地廣人稀,兵馬不足,糧食也不做,草原人還頻頻犯邊,朝廷要是不派兵增援,也不知北境能支撐多久。

  至少麟州快撐不住了。

  周老尚書不想家鄉遭罪,才一心告老還鄉,想拼上自己這把老骨頭打破朝中僵局。

  他在先帝和廢帝兩朝都身居戶部尚書這樣的要緊職位,本就算不得新皇的心腹要臣,如今在朝中人輕言微,能做的也只有這麼一點事了。

  太子殿下不知周老尚書的思慮,聞言說道:「父皇怎麼會生氣,麟州那地方本來就是戰略要地,總是要派兵的,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您要是擔心的話,一會我就去找父皇說說!」

  周老尚書沒有拒絕,親自送太子殿下出門。

  他站在大門前目送太子夫妻倆相攜離去,直至再也看不見那對小夫妻倆的背影,才獨自回到府中,踱步走過抄手遊廊前去尋他的老妻。

  周老夫人正坐著看書等藥煎好,見周老尚書心事重重地回來了,不由問:「怎麼這副表情?太子不好嗎?」

  周老尚書道:「倒不是不好,只是這樣的性情怕是容易遭人算計。」

  他歷經三朝,一直紮根戶部巋然不動,見過的人、遇到的事自然不會少,只那么小半天的相處他便看出太子殿下心性至真至純。

  倒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身處東宮那樣的位置,平日裡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他,怕不是會被人利用了去。

  周老夫人含笑看著自己憂心忡忡的丈夫,稀奇地說道:「看來這孩子確實很不錯。」

  以前周老尚書見完廢帝和廢帝那些個不成器的兒子,回來可都是罵罵咧咧的,那曾為他們擔憂過?

  周老尚書橫她一眼,糾正道:「別張口就這孩子這孩子的,那是太子殿下,小心讓人聽了去。」

  周老夫人道:「緊張什麼,我看當今陛下和太子殿下就算知道了,也不會怪罪於我。」

  周老尚書聞言,不吭聲了。

  開泰帝和這位太子殿下確實很不一樣,許是沒再宮中待太久,所以行事與先帝、廢帝以及其他皇子皇孫都大不相同。

  有人覺得他們不像樣,周老尚書卻隱隱覺得也許這對「不像樣」的父子會給朝野上下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

  第112章

  姜若皎和太子殿下離了周府, 走在對著積雪的街道上。

  天還在飄著雪,只不過小了很多,路上不少行人來來回回, 瞧著倒是熱鬧得很。

  既然出了宮,太子殿下也不急著回去,拉著姜若皎去街上逛了起來。

  兩人牽著手走街過巷,瞧見感興趣的店鋪或者貨攤便過去轉悠一圈,採買了不少過年會用到的小玩意。

  行至佛寺周圍, 就見有店裡賣臘八粥材料。

  見姜若皎明顯是個新媳婦, 店家的婆娘還把她拉到一邊小聲推銷:「咱這個臘八粥,和失禮浴佛會上的七寶五味粥配比是一樣的, 做出來保證一個味道,你就算過去不會做也不打緊, 我們一袋子一袋子裝好了,拿回去直接下鍋煮就是了, 是不是特別方便?」

  姜若皎聽得樂了, 這倒是個新鮮的賣法, 過去大夥可都是自己挑揀臘八粥材料的,這家店竟還賣起了浴佛會同款七寶五味粥材料來了!

  太子殿下見那老嫗神神秘秘把姜若皎拉到一邊說悄悄話, 豎起耳朵偷聽著呢。

  見對方把姜若皎當不會下廚的新嫁娘,太子殿下頓時樂滋滋地說道:「我還道你有什麼好東西要賣呢, 原來是覺得我媳婦不會做臘八粥。我跟你說,我媳婦什麼都會做,還做得可好吃了。也就是我捨不得她忙活,要不然我都想天天吃她做的飯菜!」

  那老嫗是生在市井、長在市井的, 哪怕自己和姜若皎的對話被偷聽了去, 她也一點都不覺窘迫, 反倒笑呵呵地說道:「是我看走眼了,還以為公子你們這樣的人家下廚房就是鬧著玩的。」

  姜若皎兩人是不打算出宮參加浴佛會的,她挑揀著不少臘八粥要用到的果子雜料,又買了一袋子浴佛會七寶五味粥材料包,才相攜離開小店。

  小夫妻倆一路買過去,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等回到東宮,就聽人說太后生病了。他們衣裳也沒換,又去了太后宮中。

  開泰帝和盧皇后都到了,見太子兩人明顯從宮外回來,開泰帝不免訓斥一句:「你們跑哪兒玩去了?」

  太子殿下老實交代,說自己出宮尋周老尚書,想著難得一起出去一趟,才到街上轉悠了一圈。

  太子殿下說完了,又著急地問道:「祖母怎麼樣了?」

  太后身體要緊,開泰帝也沒接著數落太子。他皺著眉答道:「沒什麼大礙,就是前幾日受了寒,昨夜沒睡好,今天就病倒了。你祖母身體一向康健,沒想到這次病得又急又凶,以後須得注意些才是。」

  姜若皎道:「母后身子重,還是先回去歇著吧,我們在這裡守著就好了。正好我們剛才得了不少啟發,取了筆墨在這兒一起寫策論就成了。」

  開泰帝憂慮地看了眼服了藥正在安睡的太后一眼,又看了眼年紀輕輕的兒子兒媳,最終還是點了頭:「好,你們守著吧,有什麼情況記得叫人來說一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