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若皎慢條斯理地翻起了舊帳:「我也記得你們總坐在附近一處茶樓上,遠遠瞧見我出門了,你們就跑食肆門口拍門叫囂。」

  太子殿下不吱聲了。

  那不是姜若皎不讓他們接近,他們就覺得沒面子,所以才越發喜歡趁她不在去拍門嚇嚇她妹妹。

  少年人混帳起來,那是一點道理都不講的。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恐嚇姜若皎?

  那當然是姜若皎根本不怕他們,還敢抄起掃帚追著他們打!

  太子殿下見姜若皎的目光涼涼地掃過來,只能說道:「原來你知道,我還以為你不曉得我們藏在那兒。」

  姜若皎道:「你們整天在那探頭探腦的,就算我看不見,旁人還看不見嗎?」

  要不是他們只是拍拍門叫囂幾句,她早就報官了。

  太子殿下可不想姜若皎把他以前乾的那些混帳事全翻出來數落一遍,麻溜地轉移了話題:「不提這些了,冬至是不是要吃餃子?我們來包餃子吧!」

  姜若皎見好就收,也沒再多說。

  既然太子殿下自告奮勇說要包餃子,她便讓人去把相熟的人都喊來東宮,趁著冬至日大家聚聚頭。

  沒一會,柳春生他們來了,裴徵他們也來了,盧應巡、樊延他們也來了。

  一行人聽說中午包餃子,便自發地分工合作起來,東宮算是好好地熱鬧了一番。

  盧應巡也見到了同樣坐過牢的楊峰清。

  楊峰清對盧應巡為民請命這件事頗為佩服,與盧應巡也相談甚歡,沒有介懷盧應巡的外戚身份。

  姜映雪如今嫁了人,小小年紀便作婦人打扮。只不過她的笑容依然明艷照人,顯見是成親後過得非常舒心。

  她高興地陪著姜若皎一起弄餃子餡,快快活活地與姜若皎說起宮外的事,跟當初沒嫁人時沒什麼兩樣。

  東宮的熱鬧很快傳到太后和盧皇后耳朵里,太后聽人說太子他們請了不少人去過冬至,不由得笑了笑。

  比起一直在宮中長大,太子在西南生活十幾年還是不一樣的,至少這些對百姓們來說十分重要的節日沒有徹底離他遠去。

  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很長一段時間裡朝廷甚至直接把冬至定為歲首,這可是非常重要的節日。

  到了午膳時分,東宮那邊就派人送了餃子過來,說是太子殿下親手包的。

  太后笑著讓人把餃子上桌。

  盧皇后那邊自然也收到了太子殿下派人送去的餃子。

  開泰帝正好也在,看著那奇形怪狀的餃子十分嫌棄:「這小子對自己的手藝真是一點數都沒有,包成這樣也好意思叫人送過來。」

  盧皇后本想說一句「又不是送來給你吃的」,想到開泰帝如今是皇帝了,又把話咽了回去,只讓人把餃子端到自己面前來,別礙著了開泰帝的眼。

  筷子落空了的開泰帝:「…………」

  開泰帝沒好意思讓人給他端回來,只好說道:「你懷著孩子,別只吃餃子,多吃點別的。」

  盧皇后點頭。

  開泰帝與盧皇后說起楚王請求他給賜婚的事。

  盧皇后奇道:「堂兄他們一家回來也不過才幾個月的功夫,他們當真看對眼了?」本來她還覺得侄女老往東宮跑,可能對她兒子有點好感,沒想到這麼快就和楚王成一對兒了。

  開泰帝道:「九弟他十幾年沒再娶,難得碰上喜歡的,所以有些著急吧。」

  他對此還挺理解,他以前也沒覺得人在眼前卻不能碰是多愁人的事,現在不是天天都在體會其中滋味?

  開泰帝道:「九弟他覺得自己年紀大那麼多,怕你侄女回頭反悔不願嫁他了,才特意來求我賜婚,只求不委屈了你侄女。」

  盧皇后聽盧重英說了二房乾的那些事,心裡自然是偏向親哥的。

  不過既然開泰帝已經給盧重英升過官,盧皇后也就不說什麼了,只笑著說道:「不管怎麼樣都是喜事一樁,我會多準備些添妝給她當陪嫁。」

  開泰帝見她並不反對這樁婚事,便點頭說道:「那我回頭就叫人擬賜婚聖旨,讓他們早早把親成了。」

  第107章

  開泰帝其人, 雷厲風行,說干就干,叫人擬旨也很快, 二話不說就將旨意過了明路分送到楚王府和盧家二房家中。

  東宮這邊才熱熱鬧鬧地吃過餃子,就聽人來稟報這樁大事。

  太子殿下一臉驚訝:「他們成得可真快。」

  姜若皎轉眸看向他。

  太子殿下察覺姜若皎望了過來,很敏銳地說道:「真是太稀奇了,楚王叔這麼多年沒再娶,一下子就到了賜婚這一步。」

  姜若皎道:「許是他們那麼巧就看對眼了。」

  太子殿下道:「也是, 緣分這事兒很難說。我們那會兒定親也很快, 父皇直接就說到你家提親去,我是一點準備都沒有。」

  眾人都不是愛八卦的人, 知曉楚王婚事敲定的消息也只是隨口討論幾句,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唯獨盧應巡表情有幾分悵然。

  姜若皎注意到了, 等送走其他人便單獨留下盧應巡:「表哥對楚王這樁婚事不太看好?」

  盧應巡就給姜若皎兩人講起自己在應天府幹過的事:拆人姻緣。

  他直覺過人,拆起姻緣來一拆一個準, 屬於府尹縣令見了他就要攆人的程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