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平西王知曉平西王太妃與鶴慶先生少年相識,當初平西王太妃帶他回西南沒多久,鶴慶先生也來到西南開了鶴慶書院,陸續派了不少門生來幫他們母子二人穩定西南局面。

  只是這麼多年過來了,平西王太妃沒去見過鶴慶先生,鶴慶先生也不曾來見過平西王太妃,兩個人就像素不相識的陌路人一般。

  要不是兩個小孩兒突然想去鶴慶書院讀書,他們怕是連書信往來都沒有過。

  聽著平西王太妃的嘆息,平西王趕忙說道:「母妃放心,我一定會想辦法救出那位生員和被牽連的人。」

  平西王太妃道:「你能有什麼辦法?帶著人打到京城去嗎?」

  平西王語塞。他確實是遺傳了他娘的暴脾氣沒錯,可他還有不少幕僚,不至於二話不說衝到京城去討人。

  平西王太妃道:「我這裡倒是有個主意,你與你那群幕僚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弄出個周全的計劃來。」她說完將一封信遞給平西王,讓平西王自己看信。

  平西王接過信,發現上頭和寇世子一樣把整件事涉及的人歸攏了一遍,前因後果寫得明明白白。事情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已經不是楊峰清一個人的事了,而是多方勢力在裡頭較勁,還有不少有心人在裡頭攪混水。

  這種時候要是還從楊峰清這麼個人出發,根本沒辦法把人救出來,所以想要救人,得跳出這件事去想辦法,最好是用跟這件事毫無關係的方法去救。

  信中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思路:八月就是當今陛下的生辰,當今陛下喜好祥瑞,他們可以想辦法送當今陛下一個大祥瑞,說是如此祥瑞值得普天同慶,不如來個大赦天下。

  這樣一來,去年獲罪的人全部可以被赦免。

  至於到底要弄一個什麼樣的祥瑞、怎麼說服當今陛下大赦天下,就得看平西王府的能量了。

  從當今陛下的種種傳言以及當今陛下對平西王一脈的忌憚來考慮的話,想做到這一點應該是不難的。畢竟能被威名赫赫的平西王狠狠吹捧一番,當今陛下估計會喜不自勝,覺得自己壓過了這位曾經威脅他皇位的兄弟。

  歸根到底,整件事會演變成現在這樣就是因為當今陛下的昏庸。

  要解決這件事,不妨也試著利用一下當今陛下的昏庸。

  平西王看著信上用最平靜的語氣寫出來的驚世駭俗之語,心猛地跳了跳。他看向平西王太妃:「這信是誰寫來的?難道是鶴慶先生?」

  平西王太妃說道:「他要是能寫這樣的信,當初就不會掛冠棄官了。」她見平西王神色驚疑不定,笑了笑,說出個平西王沒想到的人,「是阿皎寫來的,就是你的兒媳、我的孫媳,瑞哥兒的媳婦。」

  平西王站起身來,在屋裡轉起了圈。

  想到那個只聽了自己一句暗示就明白平西王府打算做什麼的少女,平西王覺得她能寫出這麼一封信不太讓人意外。只是她的膽子比他想像中還要大,這樣的膽識生為女子確實可惜了!

  再想想自己那個混帳兒子,平西王心裡不免生出幾分憂慮來:以後這傻小子不會被哄得團團轉吧?

  只不過這麼個傻兒子,不被姜若皎騙也會被旁人騙去,還是隨他去吧。

  平西王道:「母妃放心,我先去與人商量商量,不管行不行得通都先準備起來。」

  平西王太妃點點頭,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平西王召集幕僚討論起獻祥瑞的計劃來。

  祥瑞這種事,有腦子的人都不會信,可抵不過很多人被權勢地位沖昏了頭,自己占盡了好處還覺得不夠,還妄想要得到老天的認可、天下人的臣服。

  偏偏好這一口的人往往位高權重,比如當今陛下。

  他們只要透露出這方面的喜好,底下的人就會一個勁地迎合,這些年來各地不知折騰出多少祥瑞!地方上的百姓可以說是聞祥瑞色變,畢竟很多時候這些「祥瑞」都是從他們身上剜下血肉堆出來的。

  他們西南一地,從未獻過什麼祥瑞。

  就像姜若皎說的那樣,其實只要是平西王獻的,不管是什麼樣的祥瑞都能叫當今陛下心情歡暢。

  何況西南這邊物產豐饒,不管是靈芝玉樹還是奇禽異獸,想找都能找出來不少,想捏造祥瑞根本不必勞民傷財,隨便湊一湊就有了!

  考慮到他們本來就要獻上禮物為當今陛下賀壽,可以說這個計劃約等於不用成本。

  只不過這事兒得看平西王願不願意寫歌功頌德的獻瑞摺子。

  即便平西王願意寫,還得考慮這封摺子遞上去帶來的影響。

  「下官覺得可以一試。」有幕僚率先開了口,「此計不僅可以把那批太學生救出來,還可以讓人看看如今的朝廷是什麼德性。」

  天下的水被攪得越渾濁,就越顯出平西王下轄的水清。

  天下有志之士都看出朝廷不值得效力,眾多人才就會主動投入平西王麾下,周圍那些個小王小將也會自發地朝西南聚攏。

  至於平西王歌功頌德的摺子,恐怕只有當今陛下會傻乎乎地當真,有心澄清世道的人只會把它當做討伐昏君的檄文!

  當今陛下若是當真下了道大赦天下的旨意,很快會有數不清的人才投奔西南了!

  其他人聽了此言,也察覺獻瑞之舉的深意,當即有人捋起袖子開口:「大王英明!下官來替大王起草奏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