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朕本來也批判理學的一部分。」皇上眼望下面擠擠挨挨的人群,運動內力,聲音放大,「於是朕去了解。」

  他的聲音里,莫名帶上一抹悲天憫人,自己都沒有發覺。

  「朱子先生祖籍江西,出生在福建,那時候是南宋。南宋當時的情況,諸位熟讀史書,都知道。蝸居南方,卻是漫漫一片問佛求仙之風,朝野上下之人不顧民生,不顧國力,不思北上……

  朱子先生憂國憂民,主張恢復經濟、任賢修政。反對求和,主戰。反對佛學、崇尚儒學……

  可是,沒有人聽他的話。他為官,是一個好官,可也只能救助一方。他苦學經義,結合二程學說,提出理學,教書育人……」

  朱子先生的本意,壓制人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為當時的南宋環境太過於糜爛。

  「理學存在於大明一百五十年,走到今天,今天的大明,國泰民安、河清海晏。江南人都說,理學不合乎人性,因為今天的江南,不是南宋的江南!」

  !!!

  震耳發聵!

  皇上告訴他們,朱子先生的學說不是不好,可以批判,但不要為了批判去批判。

  「所有站在今天的立場,用今天的眼光,去看過去的人和事,都是耍流氓,是不可取。

  大明一統大江南北,大明不是南宋。可是,大明不是天生這樣,大明經過慢慢一百五十年的波折,才有今天。朕告訴儒家人,要放開心胸,去容納百家文化,朕今天也告訴你們,理學的創立之初,沒有錯。

  大明用理學一百五十年,也沒有錯。

  唯一的錯,是大明在該出現新文化的時候,沒有出現。我們要思考,為什麼沒有出現?怎麼辦?要的是行動。

  朕走遍大江南北,大明的北方和西部還有戰爭,大明的西南還困在山窩窩裡,朕要讓北方、西部、西南,都和江南一樣繁華,一樣安居樂業。諸位中有很多心學弟子,也有理學弟子,也有天文地理算法世家弟子,有三四千的工匠……一心報國,上下求索。

  朕知道,你們都是大明的好兒郎!

  朕相信,你們一定可以,一定可以研究出更好的火器,要大明不再需要拿人頭打仗;你們一定可以研究出更好的醫術,更好的作物種子,更好的馬車,更好的路面……大明四通八達,道路通天。大明人肅清海路,開出山路!大明人人吃飽穿暖,讀書進學,真正飛上月亮!」

  「亮」字長長久久地迴響在人的心口。

  皇上今天的發言,對在場的人震動太大。

  皇上告訴學子們,不要因為,儒家不認可他們而苦惱。更不要為了儒家人的打壓,而氣餒。儒家人能為了家國天下,容下其他文化,墨家也能,墨家人不小氣。

  「朕相信,你們一定可以,一定可以研究出更好的火器,要大明不再需要拿人頭打仗;你們一定可以研究出更好的醫術,更好的作物種子,更好的馬車,更好的路面……大明四通八達,道路通天。大明人肅清海路,開出山路。」

  皇上要他們,記得自己的使命,記到靈魂里,記到心坎上。

  「天下國家的根本,乃是『安身立本』,何為『安身』?『百姓日用即道、家國有需即道。』甭管一個人,一個家,一個國,都要吃飽肚子,有房有車有活計做,這是『安身』。」

  在場的人哭。

  看到小報的人,哭。

  平頭老百姓,每天為了柴米油鹽掙扎,每天為了一個銅板計較,他們也不想,他們也想享受人性繁華,體驗人心富貴。

  可他們首先要活著。

  活著,是什麼?是和平,沒有戰爭。是衣食無憂,有銅板去聽一個小曲兒,去買一本書學習……是有空閒去看看桂林的山水,吃吃瀾滄江的大魚……

  是日子有希望,有奔頭。

  是有人看得見他們,看見他們的苦,聽一聽他們的聲音,為他們說句話。

  「皇上,你好好長大……」大明的老百姓哭完了,去給皇上上香,接著哭。

  內閣六部九卿一起嘆氣。皇上說的這些,很好。可這些,不是靠讀書科舉的士族,不是靠種地的老百姓,也不是靠跑商的商人,是靠工者!

  就連民間文人都感知到,皇上一句話,直接否決儒釋道、理學心學的「形而上」,「上勾不到天,下夠不到地、忒虛……」

  皇上就差直接說:「你們這些儒家人,有本事,你們也和王艮一樣自學成才,從一個貧困人家的灶丁開始?你們有本事,也和王艮一樣,門徒以平民百姓居多,入山林求會隱逸,過市井啟發愚蒙,沿途聚講,直抵京師……發展門派,赤手以搏龍蛇?!」

  民間文人氣得大吼:「那王艮能有今天,門人中不乏著名學者如徐樾、顏鈞、王棟、王襞、羅汝芳、何心隱等人,子弟至五傳共有五百人,那還不是王守仁提攜的功勞?」

  眾人齊齊去找王守仁,管管你的學生,帶壞皇上。

  王艮閉關思考。

  王守仁唯有嘆氣。

  王守仁和親友弟子們講解:「皇上的重點,是在說,王艮也走了偏路。王艮自學成才,教導人讀書也是讀書,忘記他自己是怎麼發家致富,忘記他作為一個灶丁的根本,是應該要灶丁們更輕鬆地製造鹽巴,運送鹽巴。」

  他的目光悠遠,孤單,卻更是為皇上的成長激動、驕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