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費閣老輕輕一閉眼。有毛閣老開始,不也是一樣嗎?費閣老、楊一清閣老、六部尚書、九司司卿,都站出來陳述自己的事情。到午時,皇上宣布午休,用膳。

  餘慶和皇上報告:「指揮使和文老先生,上午與章懷秀一起在工部研究,說要提取什麼物質,做另外一種琉璃。下去去西山賞秋釣魚。按時吃藥用飯。」

  皇上眼睫毛一動,表示知道。

  餘慶瞄一眼皇上,想說,皇上不好隨意出宮,也沒有時間出宮,指揮使可以進來……說不出來。

  指揮使上次來豹房,也是一身便服。餘慶已經意識到什麼。皇上看一眼餘慶,只說:「不要徐景珩操勞。」

  餘慶一愣,隨即精神一震——指揮使不管理日常事務,也是指揮使!他不應該瞎擔心。

  未時三刻,皇上再次開始朝會。

  給事中夏言第一個站出來:「啟奏皇上,去年一年,大明官員的俸祿統一用銀子,大明官員都感念皇上的恩德。只銀子的購買力,已經不如大明建國時期。臣提議,適當給提高俸祿。」

  「准奏。有六部協商,內閣票擬。」

  內閣六部齊齊眉心一跳,楊廷和閣老就要出列,卻是定國公搶先一步。

  「啟奏皇上,給事中夏言要求,給官員漲俸祿。臣也知道,這幾年大明事情多,吏部改革後,大小官吏少了兩萬人,都很辛苦。然臣有不同意見。」

  「大明官員,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從一品至正三品,三十五石至十三石……從六品八石,正七品至從九品遞減五斗,至五石而止,永為永制……」

  定國公的意思,永樂年間出現俸祿折鈔,寶鈔不斷貶值,形同廢紙、官員幾乎沒有俸祿;宣德年間出現折絹布,將布以高出市價近十倍賣給官員,以蘇木、胡椒等等折俸……但如今這些情況都沒有了。

  大明的俸祿,是按照糧食來算。一斤頂級大米,洪武年間半兩銀子,如今一兩銀子也好,二兩銀子也好,反正是月俸乘以糧食價格,與銀子的購買力沒有關係。

  而皇上也聽明白了勛貴外戚的反擊。

  定國公高舉朝笏,疾聲高呼:「皇上!大明上上等田,每年畝產稻米三石,上等田二石五,中等田二石,下等田一石。臣略計算一番,若畝產量為兩石,一位農民一年勞作,除去賦稅,需要耕種四十餘畝地,才有九品官的年俸。皇上!」

  皇上一雙眼睛,冷酷無情。

  然而定國公有魏國公給出的勇氣,不管不顧地喊:「皇上!大明百姓,還有耕種時的農具種子等等支出。而大明的科舉官員,都有賦役優免特權,逢年過節都有額外賞賜,致仕有養老銀子……皇上,至少從帳面來看,大明官員的俸祿,不能說少。」

  「皇上!除非這個清官,他只是清廉,管家不合格,買侍妾小廝。大明的侍妾,大約二十兩到五十兩銀子一個,養侍妾歌姬,更需要花銀子。否則臣想不通,為何這般俸祿,不夠花用。」

  「皇上!臣不是說,大明清官不能養侍妾,貪官都養,清官更應該養!皇上!臣同意漲俸祿,高高地漲。只臣認為,大明科舉之人的免稅田,可取消一部分?一些官員名下超額田地幾百畝,清官名下空空蕩蕩,這更不合理!」

  定國公一席話,炮竹一般,雷點一般,響在奉天殿。夏言面色一變,倔強地不開口。六部九卿沒想到這般發展,不開口。皇上的目光掃一遍,六位閣老都要站出來,卻是武定侯郭勛,人還沒出列聲音先出來。

  「皇上!臣同意定國公的提議。俸祿要漲,好好地漲,這才對得起大明的清官。萬一哪個官員家裡子嗣不旺,還沒有銀子買侍妾,誰都不忍心。可是,大明科舉人的免稅田,需要清查。否則對清官更是大大的不公平!」

  「皇上,臣附議。」居然是太皇太后的親弟弟,壽寧侯張鶴齡。

  「皇上,臣附議。」這次是皇太后的長兄慶陽伯夏臣。

  「皇上,臣附議。」駐守雲南的黔國公沐紹勛。

  「皇上,臣附議。」因為兩次戰事復爵的成國公朱麟。

  有他們帶頭,大明的勛貴外戚齊齊露面,正好挨著皇上生日,都在京城。

  朝堂上靜的,落針可聞。

  第60章

  皇上單知道魏國公要領著勛貴外戚,和文臣們「大決戰」,並不知道具體事項。

  皇上驚喜於魏國公的大動作,對接下來的爭鬥有了心理準備,眼神越發冰冷,身上冒出來寒氣,人看著就更冷漠無情。

  勛貴外戚們的腿肚子打顫,但他們都有魏國公的交代,昂首挺胸地堅持著——魏國公可是指揮使的老父親,不說皇上向來不在議事的時候砍人腦袋,單說皇上和指揮使的關係,皇上就不會處罰他們,不怕不怕。

  他們不怕了,文臣們真的有點兒警覺了。工部尚書衝出來:「皇上,臣不認同。皇上,給事中夏言要求漲俸祿,議題是該不該漲,漲幅多大。和土地改革無關。」

  緊跟著兵部尚書也衝出來:「皇上,大明官員的俸祿,乃是根據糧食來定。然大明的物價上漲,不光是糧食。京城房子的價格已經對比洪武年間,翻了十倍。而糧食的價格,一直維持在十文左右。」

  都察院的老御史也衝出來:「皇上聖明。俸祿該漲。臣也知道官員漲俸祿加大國庫負擔。然定國公的道理非常對,大明的官員俸祿不少,不是必須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