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承弋:「……」

  所以鴻蒙教果然是騙他來扶貧的吧?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一章,碼的比較慢,肯定很晚才更,建議早上看。

  —

  小劇場

  你以為的鴻蒙教:狂拽酷炫吊炸天的反叛組織。

  現實里的鴻蒙教:因政策打擊而揭不開鍋全教上下成為了繡坊的優秀女工。

  第75章 指周為房

  周承弋深入敵營兩天,結果有用的消息沒有挖到,只感受到了敵方的窮。

  除了做女紅繡花之外,他們還會幫村民們撿瓦修屋砌灶台等來貼補家用,先前農忙的時候,這邊有家鄉紳地里忙不完,他們也去做短工賺了外快。

  然後即便是這樣,也依舊過得拮据不已,若非鄰居救濟,可能這個鴻蒙教早便只剩下雲浮子一人了。

  ——雲浮子便是之前那個非要拉著周承弋算命的道士。

  周承弋打聽到,從宸陽公主死後,又有消息傳來房觀彥被大義滅親,鴻蒙教內部就發生了激劇的動盪。

  先是有一部分被查出的一通斬首,其次便是事發之後想要劫獄的死傷了絕大半,剩下的極少的一部分躲到山裡隱蔽起來,直到這些天才又陸陸續續出來活動。

  然而其實那個時候整個鴻蒙教包括雲浮子在內只有不到十個人,其中六個人退出鴻蒙教,其他人也都早已沒有雄心壯志,只有雲浮子一個人固執己見。

  周承弋聽罷奇怪的看了看或繡花或劈柴的或做其他事的年輕小伙,詢問道,「那你們又是怎麼回事?總不會是真的想復辟前朝吧?圖什麼啊?」

  「圖師父高興啊。」那個補完自己的褲頭開始繡花,繡累了就補別人褲頭歇歇的小伙道,他名字叫青竹。

  另一位喜歡墨蓮的名叫雲華,雲華語氣淡然的說道,「像我這個年紀的其實都是師父撿回來的孤兒,救命之恩無以為報,自然就唯命是從。」

  周承弋:「即便造反是要被殺頭的也毫無異議?」

  兩人異口同聲,「當然!」

  周承弋噎住後來也明白這些人並不在乎蕭國是不是真的該被覆滅,他們只是跟著雲浮子做事,要想說服他們首先還是要從雲浮子入手。

  然而周承弋左右打聽,也試圖委婉的給蕭國說些好話,雲浮子依舊是堅定不移的反蕭黨。

  再說多了雲浮子就以懷疑的視線掃量他,周承弋也只好閉嘴。

  不過鴻蒙教雖然窮,但莫名窮的很講排場和體面。

  周承弋看他們十幾歲的小孩都得上山下田的,自己一個人高馬大的大男人也實在不好意思坐看著,體力活不讓干精巧活幹不了,那他做點飯總可以吧?

  結果廚房那點人就跪地上逼他退步出去,說著「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有什麼不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們總不能讓我就坐在那裡張著嘴等吃吧?」

  事實證明雲浮子這些人還真是這麼想的,還很離譜的明明窮的揭不開鍋還要窮講究排場弄出好幾個菜堆到周承弋面前。

  然後一群人的飯菜就是米糠鹹菜,真是連白面饅頭都吃不起了,半大小伙大多扛不住餓到去啃野草。

  周承弋不管他們是做戲還是認真的,反正就他自己而言還真做不到吃的安心。

  一晃又是三日艱難過去,最近三城都在戒嚴說是北胡細作潛入京中意圖謀害皇帝,所以羽林軍都發動起來,城門口的駐守都開始核對來往人員的戶籍身份路引了。

  聽說已經抓了好幾個,仔細盤問雖然不是北胡細作,但也都是些犯了事的,一時之間長安三城整個風氣都為之一肅。

  鴻蒙教這群人各個都是黑戶,進城也是被扣押的命,只好哪裡都不敢去,尤其是雲浮子,這人可是十三年前就在被通緝呢。

  好在人不能進城,但繡品是專門有地方收的,他們自己也開荒了一塊地,蔬菜什麼的還有的吃,就是沒有了肉食,桌面上一眼望去一片綠。

  周承弋稍微舒坦了一些。

  鴻蒙教的人不清楚他大概知道戒嚴只怕不是為了什麼北胡細作,而是他這個被擄走的太子。

  他們當時動手的地方雖然四通八達卻是鮮少有人過去,顯然浮雲子特意注意了周邊有沒有人群出沒才帶著人動手的。

  只是再隱蔽做過的事情也都是有馬腳的。

  周承弋目前還沒看出他們做了什麼喪心病狂的事情,雖然各自立場不一樣,但鴻蒙教對百姓還是沒有惡意的,百姓甚至都會願意救濟他們一番。

  他打聽過,說是教中還有餘錢之時,也時常救濟百姓。

  所以此番應該算是反哺。

  是日夜,天降大雨,周承弋住的那棟整個院子裡最好的房間憐憫,屋子裡正滴滴答答的下著小雨,結果攤手去外頭一看,其他房間的人都拿著瓢往外舀水。

  周承弋:「……」所以說過著這麼艱苦的日子還非要反蕭復國,那是怎樣的毅力?

  待到雨停之後,浮雲子連夜上了屋頂,打著燈籠修補瓦,生怕又下雨,忙完都已經是天光大亮十分。

  周承弋起床剛好看到滿臉疲憊從屋頂下來的雲浮子,忍不住道,「你這點執拗放什麼敵方不行?做甚偏要做這種事?」

  「我受過公主殿下恩典,發誓這輩子只效忠殿下和太子。」雲浮子話說的很是鏗鏘堅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