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話將小孩問倒了,他哪裡知道是哪個子固先生啊!

  不過他倒也不笨,眼珠子一轉,竟是直接指著書封道:「便是這個子固先生。」

  蔣羽生看著那印章十分激動,當即就掏錢買了一份,都忘記這是他最厭惡的長安書坊所出了。

  丞相府外,一身官服的房丞相正欲上轎,突然聽見一聲吆喝遠遠傳來刺透這方寧靜。

  房丞相動作微不可察的一頓,旁邊人立刻心領神會,「是老爺。」

  高聲吆喝的少年轉角剛踏出一步,就被嚇的縮回腳,吆喝聲也戛然而止:他道這邊怎麼這麼安靜,原來是官老爺府邸。

  他悻悻正欲敗走,卻被叫住,「你的書,我們老爺全要了。」

  義莊小子們清脆洪亮的叫賣聲響徹街頭巷尾,同樣的事還發生在各個地方。

  幾日連綿的大雨,也沒能影響長安書坊門庭若市,這不都到要歇業之時,還冒雨跑來一書生。

  書生情急之下還撞到了門口一位丫鬟,連連道歉。

  他急急衝到櫃檯前,都顧不上濕透的衣服,「可有刊登了《狐夢》雜誌?」

  「沒有了,最後一本剛剛買走了。」掌柜回答。

  書生滿臉失望,又問,「那不知何時能有?」

  「這……客人,這是我們東家說了算的,我們也不知道。」掌柜說著又指了指一邊桌子上放著的紙筆和木盒,「不過你可以寫信,我們東家每日大早都會派人來收。」

  那個木箱是雜誌發行第一日,東家來問詢之時,發現比預期還要好之後,翌日叫人特意送來的。

  說是收集讀者的意見或建議,誰都可以寫。

  這可真是一個新鮮至極的事物,一經問世便招來許多人,其中不乏些明明沒賣書卻仇視長安書坊的,不過後來這些人便再也擠不進去了。

  因為那些早買了的人已經看完了,紛紛前來寫書評建議之類。

  掌柜好心提醒,書生感激的道了謝,二話沒說便坐了過去。

  掌柜目送書生離開,就聽帳房冷不丁的說了句,「今日來問《狐夢》的超過子固先生了。」

  「……好像是如此。」自從雜誌發行之後,每天慕名而來詢問的許多,基本都是為了子固和《狐夢》而來。

  掌柜的也沒注意,不過相比較一開始一邊倒問子固先生的而言,如今問《狐夢》的次數已是相差無幾了。

  而也只有每天晚上睡前開箱的符謙才知道,《狐夢》如今有著怎樣恐怖的人氣,又是怎麼快速騰起,追趕並最終超越子固的遊記的。

  其中也不乏些秀氣字跡,顯然是閨閣小姐所書。

  這些人不缺錢,消息來源廣,不僅知道符謙是老闆,還知道長安書坊出雜誌前就派了不少人去外地,想要將《狐夢》大賣特賣。

  他們首先在信中預訂了雜誌全年全期和《狐夢》的成書,隨後便是問其作者。

  當然,他們是不可能親自去書坊被人圍觀著寫讀者來信,往往都是寫好了之後,叫下人代為前去投進木箱。

  順便一提,蔣羽生也是其一,還是最早一批寫建議信的。

  符謙自然是認識他的,此人與駱異是同鄉學子關係算不錯,他不喜長安書坊純粹是看不慣「通俗小說」,認為其是對文學的玷污,尤其看不慣白衣書生所寫的《十三娘》,是一個敬遵三綱五常正統儒學之人。

  他還十分推崇子固先生。

  符謙當時聽駱異說起時,差點笑倒,這蔣舉人顯然是不知道,房觀彥可是最離經叛道的。

  看到他的信,符謙倒是不驚訝,卻不想一打開,發現這人信中雖然讚賞了子固的遊記,卻用一頁半的篇幅洋洋灑灑的寫著《狐夢》的書評!

  「哈哈,這可當真有意思。」符謙看熱鬧不嫌事大,當即就叫人將此信摘抄一份,然後分別送去兩位當事人那裡。

  那位他暫時接觸不到,他不知什麼反應,但房觀彥對於「信徒」的叛變沒什麼表示,只是叫人帶來了他所寫的書評。

  符謙看著滿篇對《狐夢》的稱讚推崇,沒忍住抽了抽嘴角,只覺得自己快要瞎了。

  唯一叫符謙意外的一封並未署名的讀者來信,狂草的字跡卻叫他一眼就認出了——這是房丞相。

  丞相爺跟隨大流,也是寫好了叫人投來的,信中所寫內容也是那兩個。

  然而符謙卻很清楚其中含義不同。

  其他人問作者,是對《狐夢》表示肯定,單純的想認識;丞相爺詢問,必然是發現了《狐夢》暗藏的鋒芒。

  其他人的信他完全可以不理,可是丞相爺的卻是不行。

  符謙苦笑,心中嘆息一聲。

  好在早在決定發此書時,他就做好了被質詢的準備,也拿出了早就說好的說辭,以作者性格靦腆羞澀,投遞稿件稿費交易皆由他人代勞,我也未曾見過他面為理由搪塞過去。

  不過這也不是說謊,符謙確實從頭到尾都只見過和親王殿下。

  雜誌買完之後,又過了兩日,木箱中的讀者來信卻只多不少,都是希望符謙補貨的。

  雖然沒學過現代營銷策略,卻深知市場飽和原理的符謙他沒有補貨。

  他選擇發下一期。

  東宮。

  收到第二期樣刊的周承弋裂開了。

  第11章 天價稿費

  周承弋收到二期雜誌的時候,正修完偷生卷的上半部分,可以說是小高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