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當單于盟與他商議此事時,他幾乎沒有過多猶豫,當即答應並開始謀劃。

  掌控一個新帝可比與老謀深算的建安帝交鋒要容易許多。

  而前段時間秦秋私下查的謝遠添天香樓一案此刻也為這樁大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以謝遠添為首的幾名大臣,收受地方賄賂,操控鹽政,中飽私囊。

  根據天香樓里逃過一命的姑娘的證詞,秦秋等人在城郊一處四合院內,查封白銀百萬,珍貴絲綢人參等十幾箱,數額巨大。

  至此,以張相為首一黨徹底落馬。

  張相九族男丁擇日斬首,女眷流放千里,涉事關聯一應人員按律處理。

  京中百姓紛紛拍手叫好。

  這兩年,連百姓都知道國庫空虛,災害不斷也無力扶持,沒想到張相一族卻藏了富可敵國的財富,實在可恨。

  而朝中人士在感慨張相把持鹽政的同時,也驚嘆於張相的狼子野心,居然做了那許多叛國之事。

  去年與匈奴一役,天元朝慘敗,現在看來裡面有多少是張相的手筆,失了城池不說,最可恨的是有多少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天人永隔啊,張相就算死一百次也是死不足惜。

  左相府里,宋濂清坐在堂上臉色不豫,宋域也好不到哪裡去。

  「爹,右相此次落馬會不會牽扯到我們?」

  宋濂清再一次問道:「你可有涉事其中?」實在是這一次牽連甚廣,從大大小小官員上百號人,一一問責,長子宋域與朝中人士交際頗深,宋相不得不擔心。

  「爹!要是我做了什麼,大理寺不早就查到我們家來了?我哪會傻到和張相有所牽扯。」說是這麼說,但宋域眼神一直躲避著,不敢直視宋相。

  宋域平日裡雖不和張相一黨來往,可朝中局勢盤根錯節,誰又能摘得開,何況從張相底下泄露出來的一條小支線獲的利,都已能滿足尋常人家生活一輩子,哪能叫人不動心。

  宋域不似宋景,有母親留下來的產業,手中時常捉襟見肘,好幾次利用職務之便也給有心人行了方便,這會表面看起來鎮靜萬分,實則心底已經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

  宋濂清哪能不知道自個兒子心裡那些小九九,呵斥道:「平日裡讓你收著點心你偏不,總和京城紈絝混在一起,你幹了什麼我還猜不到?這次還沒查到我們家多半是策詡擋了下來,不然你小命都不保!」

  宋域默了,上面辦案的未必會查到他這種小人物上,又何談用得上宋景幫忙。

  又看了一眼直嘆氣的宋相,在他爹眼裡,他總是那個上不得台面的兒子吧,只有宋景,才能為他掙臉面。

  臉上笑著應付宋相,可底下拳頭已經握得緊緊。

  --

  樂妤已經好幾日沒見到宋景了,落英軒里也被一日一日送進來的消息給震撼了。

  小七更是誇張,每日都合不上嘴巴,「公主,一間屋子的銀兩,那得有多少啊!張相怎麼這麼厲害!」

  樂妤點點她的額頭,「你清醒點,這不叫厲害。為官者,當為百姓思政,可張相為一己之利,到處搜刮銀兩,不顧國之危亡,應當為世人唾棄。」

  小七點頭,贊同道:「是啊,太可恨了,還好查出來了,不然天元朝被賣了都不知道。」

  樂妤這幾日被這些事也擾得心神不寧。

  實在是發生得太湊巧了,也許別人不知,可樂妤卻清楚,這件事定然離不開宋景的謀劃。

  天香樓外的推波助瀾是早已暗地裡開始做手腳了,而表面上和六皇子的結盟無非是聲東擊西,讓張相一黨放下防備。

  秋狩他也已提前知曉了張相的謀劃,所以才會讓自己不要亂跑。

  可要是如此,怎麼建安帝還會受傷?

  不過一瞬,樂妤仿佛想到了什麼,驚得手中的書「啪」的一聲掉落在地上。

  宋景也太大膽了,他是想借刀殺人?

  要是建安帝在這場刺殺中死去,那,上位的人是誰?宋景屆時又會扮演什麼角色?

  樂妤不敢再想,安慰自己,也許只是她想多了,事件並不會那樣巧合。

  第34章 問題

  宋景是在第二日下午出現的,因相府前院派了人來傳有聖旨,喚樂妤前去接旨,兩人才在相府正廳相見。

  宋景是憔悴了些,眼下暗青一片,看得出這些時日沒少操心。

  明明只是一個大內護衛統領,卻被聖上親自指定負責此事,權力甚至越過了大理寺廷尉,但京城裡無一人對此安排有異議,可見宋景榮寵。

  樂妤幾乎是最後一個到的,隨著祝夫人跪在後側。

  常公公尖尖的嗓音開始響起,「……宋景救駕有功,張相一案中明察秋毫,堪為大任,晉中尉一職,掌管京城治安、兵馬、軍器,享一品俸祿……」

  府中幾人皆是一驚,原以為此事過後建安帝會斥責宋景一頓,萬萬沒想到不僅有賞賜,還給宋景實實在在的升職了。

  京中尉,說大不大,但是比統領一職大多了,手上也是真正有實權的,不可小覷。

  宋景看起來沒多大驚喜,淡定從常公公手裡接過聖旨。

  常公公說了幾句好話,接了宋相給的銀子後就笑眯眯地走了。

  一家人心情複雜,沒幾個臉上高興的,就連宋濂清也是愁容滿面,俗話說的好,盛寵極衰,也不知道這對宋景,對相府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