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時代匯率可是超過了1比8,要真是把這輛賽車給撞報廢,張一飛要賠償超過200萬人民幣。這筆錢不屬於豐田贊助的項目內,所以要張一飛個人賠償,實在是有點賠不起。

  後世亞洲的一些方程式車手,在征戰歐洲賽道的時候,單圈表現、比賽速度和防守能力都不算差,但卻都帶有一個「通病」。

  那就是在刺刀見紅的「白刃戰」中過於保守,在「強強對話」中幾乎沒有主動進攻的欲望,成為了亞洲車手從優秀走向頂尖的瓶頸。

  這裡面除了文化背景較為「溫和」之外,那就是保守的賽場策略,跟降低車損賠償有很大的關係。更透徹一點說,這也是降低參賽費用。

  畢竟把車撞報廢了,可能飯都要恰不起,換誰都得悠著點啊。

  張一飛也是面臨著這種恰不起飯的風險,自然試跑第一圈要謹慎一些,主要是感受一下懸架的變化跟輪胎抓地力。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量產車跟雷諾方程式數十年經驗的問題,這輛車的動力跟變速箱匹配程度,是要好於豐田賽車的。

  不過這算是正常,因為豐田那輛是F1的原型車,拿過來改了一下動力跟空氣套件,就丟給青訓車手使用,而不是專門為初級方程式研發的,自然感覺上面要差了那麼一丟丟。

  初步的感受了一下賽車性能跟跑道,胎溫也逐漸上來,第二圈開始的時候張一飛就提速了。

  蒙扎賽道起點過後,是一條長直道,張一飛直接升到六檔,引擎的轉速開始瘋狂攀升,速度也很快逼近極限的260km/h。

  「志哥,方程式賽車提速真的好犀利啊,感覺不到五秒就破百了。」

  阿虎雖然沒有接觸方程式賽車,但是好歹也在修車店幹了幾年,對於車輛速度方面很敏感,一眼就看出來張一飛的全油門提速動作。

  「車輕、變速箱傳動效率高,馬力帳面數據雖然並不誇張,但是輪上馬力並不算低,所以加速度很快。阿虎,以後我們倆就要好好鑽研了,這樣才能陪著一飛征戰職業賽道。」

  「我會的,志哥。」

  阿虎用力的點了點頭,今天他已經感受到職業跟速度帶來的衝擊,這對於十幾歲的小年輕來說,誘惑力很大。

  無論是對於張一飛的支持,還是自己心中燃起的火苗,阿虎都想留在賽道上面,感受這種速度與激情。

  很快張一飛就來到了蒙扎賽道1號彎,這是一個被稱之為Rettifilio Tribune的組合彎,翻譯過來大概是個羅馬保民官的名字。

  反正張一飛見到賽道資料的時候,不知道義大利佬為什麼要用羅馬保民官來命名賽道彎道,可能文化差異導致腦迴路不怎么正常。

  組合彎道入彎角度很小,所以必須要在入彎前重踩剎車,把時速降低到1檔80km/h左右,才能安全過彎。

  從巔峰260km/h,急速降低到80km/h左右,這就很考驗車手對於剎車點的判斷,早了速度降低太多會被人超越,晚了速度降不下來,會在彎道失控。

  試跑張一飛沒玩什麼極限,早早剎車到70km/h的速度,安全過了這個彎道。

  這個彎道不單單是對於入彎要求很高,出彎之後又是一段長直道,所以要在非常短的時間裡面,把車速從之前的70~80km/h,再次提升到6檔極限速度。

  這就是為什麼,要降低氣流下壓力跟輪胎抓地力,就是讓賽車可以在出彎加速上占據優勢,否則彎道沒被人給超車,結果出彎直道加速被人給超了,那才真叫憋屈。

  過彎感受中,張一飛覺得懸架支撐沒問題,但是氣流下壓力方面偏強了一點,出彎後的加速度張一飛覺得不給力,跟在豐田青訓中心極限加速差不多。

  但要知道這輛賽車是要略強於豐田賽車,並且賽道質量也要好一些,如果只是豐田青訓基地的速度,張一飛別說什麼奪冠了,目測正賽都跑不進。

  畢竟參賽選手高達30多位,而正賽名額只有20位,也就是說在排位賽階段,將有十多位車手被直接淘汰,就連正式比賽的機會都沒有。

  張一飛這次目標放的很低,沒自大的認為自己會拿冠軍,最高目標就是站上領獎台就行了,下限目標是跑入正賽。

  因為兩輩子都是職業車手,他知道歐洲職業氛圍有多強,這種差距就跟中超與五大聯賽的差距一樣,特別是方程式賽車,很多歐洲車手幾歲就征戰在賽道上。

  相當於起跑線上你準備靠腿跑的時候,對手都已經開上車了,非酋怎麼跟氪金玩家斗啊!

  (2000年雷諾2000歐洲杯賽制跟車手數量已經查詢不到,但是按照17、18年雷諾2.0歐洲杯,參賽車手分別是34名跟28名。循環按照當年F1模式,稍微更改了一下賽制,增加了排位淘汰,保留跟F1同規模的20名車手。)

  「一飛君,試跑的感覺怎麼樣?」

  耳麥裡面傳來了山本右京的聲音,正式方程式比賽,車手的頭盔裡面都有通話系統,方便車隊傳達指令。

  「懸架方面感覺不錯,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更硬一點,空氣下壓力能不能再調低,我感覺出圈加速度不夠強。」

  張一飛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其實調校的已經很不錯,但張一飛希望更極限一點,畢竟對手太強。

  「懸架不能再硬了,因為蒙扎賽道的路肩較高,很多時候極限超車跟過彎都需要借用路肩,太硬的懸架很容易損壞,風險太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