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頁
不過頃刻之間,他便拿定了主意,沉著地應了一聲:「孫兒願意。」
「好!」太皇太后朗笑一聲,「這才是我的好重孫。」
她說著,又忍不住重重地咳嗽出聲,娜仁忙為她拍背順氣,蘇麻喇也忙捧了參茶來,太皇太后擺擺手,道:「臨了來,不喝那苦玩意,給我兌一碗蜜水來。」
如今太皇太后用的參茶,可不是參蜜水,而是實打實的參茶的。
這是吊命用的。
蘇麻喇愣在原地,娜仁匆匆抹了把淚,道:「姑姑,你就給老祖宗換上吧。」
「唉……唉!」蘇麻喇頃刻間淚如雨下,端著小茶盤快速離去了。
太皇太后又目光灼灼地看向康熙,道:「我也要你下旨,保成一脈,如非叛國謀逆之大罪,我大清後代之帝王,刑枷不可加其身!」
康熙這回應得很痛快,太皇太后一席話說得又急又快,言罷自己便急促地喘息著,一直低眉順眼地站在寢間內落眼淚的皇子們忍不住抬眼看向她,又看向二阿哥,眼中都有艷羨。
康熙又道:「朕即刻降旨,恩封保成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其餘諸子,依例加恩封……」
「不必。」他話沒說完,就被太皇太后打斷了。
但他並無惱意,而是擺出傾聽的姿態。
太皇太后又靠著軟枕緩了半晌,方啟唇道:「若你還信我這個瑪嬤,願意聽我一言……封保成為親王,而後子孫皆降等襲爵,三代之內,不可入仕途。諸子恩封不入八分輔國公,五代而歸於閒散宗室。再往後如何,願意科舉、習武上進,端看他們的了……」
要說這待遇,可是連平常受寵的親王都不如了。
又是這樣長長的一席話,她說完,不願再看諸人的反應,而是自轉過頭平復呼吸。
康熙眉心微蹙,看不出願意還是不願。
後頭幾位有心皇位的皇子皆提起了心,不知康熙作何打算。
然而太皇太后半晌後卻又幽幽地道:「為保成好,也為保成的後人好。」
太皇太后的未盡之言,康熙心知肚明。
不想保成這一脈從此為歷代帝王的眼中釘,這是最好的辦法。
半晌之後,康熙沉沉地應了聲,「孫兒應著便是,老祖宗放心。」
「好……好……」太皇太后話音越來越虛弱,又喚「福壽」,福壽忙近前來,磕了個頭,將太皇太后早先安排好的私房分配盡數說出。
「太皇太后的意思,她老人家這些年積攢的東西,宮裡的一份,內務府都有檔案記錄,業已裝箱封好,回頭叫人抬回去便是。
余者,有兩箱歸攏出來的首飾頭面,與裕親王太福晉兩副、恭親王太福晉兩副、二阿哥福晉兩副、純親王福晉兩副、嘉煦公主兩副,以上四位每人另有十二匹料子。眾皇子福晉們,每人各有一副頭面,八匹料子。公主們亦同此例。」
福壽不急不緩地,娓娓道來,「老祖宗還說了,這些皇子福晉們,都是在她榻前侍奉過湯藥的,才有此物贈與。其餘幾位尚未成親的皇子未來的福晉,每人有一對手鐲,先交由阿哥們保管,日後贈與妻子便是。」
「現銀二阿哥、純親王各得五千兩,嘉煦公主得五千兩,其餘皇子公主,每人三千兩。餘下之物,有兩箱與萬歲爺做念想,一箱與蘇麻姑姑養老傍身,有與我們這些奴才做嫁妝、養老之物的,再有的,便請太后娘娘與皇貴妃娘娘對半劈分。」
福壽說著,轉身向太后與娜仁行了一禮,道:「分與蘇麻姑姑與奴才們的,現已列出單子,便呈與兩位娘娘。」
「老祖宗……」娜仁哪有心情去看那勞什子的單子,握住太皇太后的手,低聲哭泣。
太皇太后安撫般地拍了拍她和太后的手,又吩咐,「現又有一份花銷……取一萬兩銀,與保成媳婦收著。……權做未來,安家之用。」
二阿哥忙道:「老祖宗,用不得您的銀子……」
「老祖宗給的,你收著吧。」康熙忽地開口,沉聲道。
二阿哥一時僵住,不知如何。
太皇太后又看向康熙,笑了,虛弱地緩緩道:「不要怪老祖宗……偏心啊……」
康熙忍不住笑,又板住臉,道:「老祖宗從來偏心,打小就偏心阿姐。老祖宗您若是怕孫兒傷心不平,您就多陪孫兒兩年吧。」
「孝陵外頭,我守著你汗阿瑪,也看著你。」太皇太后長長地吐了口氣,她實在是太虛弱了,方才的一番安排,已經耗光了她的氣力。
康熙聽她此語,只覺戳心,上前兩步蹲下身,緊緊握住老祖母的手,哭道:「老祖宗,孫兒捨不得您啊!」
「好了……」太皇太后抬起手,想要拍拍他的肩,又因為無力而在半空中落下。
娜仁別開臉不願太皇太后見她哭泣,康熙心中酸澀難忍,拉起太皇太后的手,放在自己頭上,一如幼時一般。
殿內氣氛一時僵住了,除了泣聲其餘聲響絲毫不聞,仿佛過去了許久,其實也不過半盞茶的時間不到罷了。
太皇太后低聲嘟囔道:「這個蘇茉兒……怎得還不回來……不想見我最後一面了不成?」
蘇茉兒系蘇麻喇原名。
康熙心中一酸,忙命人去催促,卻見下一刻蘇麻喇已捧著茶碗出現在寢間中,她微微氣喘,可見是匆匆而來。
「好!」太皇太后朗笑一聲,「這才是我的好重孫。」
她說著,又忍不住重重地咳嗽出聲,娜仁忙為她拍背順氣,蘇麻喇也忙捧了參茶來,太皇太后擺擺手,道:「臨了來,不喝那苦玩意,給我兌一碗蜜水來。」
如今太皇太后用的參茶,可不是參蜜水,而是實打實的參茶的。
這是吊命用的。
蘇麻喇愣在原地,娜仁匆匆抹了把淚,道:「姑姑,你就給老祖宗換上吧。」
「唉……唉!」蘇麻喇頃刻間淚如雨下,端著小茶盤快速離去了。
太皇太后又目光灼灼地看向康熙,道:「我也要你下旨,保成一脈,如非叛國謀逆之大罪,我大清後代之帝王,刑枷不可加其身!」
康熙這回應得很痛快,太皇太后一席話說得又急又快,言罷自己便急促地喘息著,一直低眉順眼地站在寢間內落眼淚的皇子們忍不住抬眼看向她,又看向二阿哥,眼中都有艷羨。
康熙又道:「朕即刻降旨,恩封保成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其餘諸子,依例加恩封……」
「不必。」他話沒說完,就被太皇太后打斷了。
但他並無惱意,而是擺出傾聽的姿態。
太皇太后又靠著軟枕緩了半晌,方啟唇道:「若你還信我這個瑪嬤,願意聽我一言……封保成為親王,而後子孫皆降等襲爵,三代之內,不可入仕途。諸子恩封不入八分輔國公,五代而歸於閒散宗室。再往後如何,願意科舉、習武上進,端看他們的了……」
要說這待遇,可是連平常受寵的親王都不如了。
又是這樣長長的一席話,她說完,不願再看諸人的反應,而是自轉過頭平復呼吸。
康熙眉心微蹙,看不出願意還是不願。
後頭幾位有心皇位的皇子皆提起了心,不知康熙作何打算。
然而太皇太后半晌後卻又幽幽地道:「為保成好,也為保成的後人好。」
太皇太后的未盡之言,康熙心知肚明。
不想保成這一脈從此為歷代帝王的眼中釘,這是最好的辦法。
半晌之後,康熙沉沉地應了聲,「孫兒應著便是,老祖宗放心。」
「好……好……」太皇太后話音越來越虛弱,又喚「福壽」,福壽忙近前來,磕了個頭,將太皇太后早先安排好的私房分配盡數說出。
「太皇太后的意思,她老人家這些年積攢的東西,宮裡的一份,內務府都有檔案記錄,業已裝箱封好,回頭叫人抬回去便是。
余者,有兩箱歸攏出來的首飾頭面,與裕親王太福晉兩副、恭親王太福晉兩副、二阿哥福晉兩副、純親王福晉兩副、嘉煦公主兩副,以上四位每人另有十二匹料子。眾皇子福晉們,每人各有一副頭面,八匹料子。公主們亦同此例。」
福壽不急不緩地,娓娓道來,「老祖宗還說了,這些皇子福晉們,都是在她榻前侍奉過湯藥的,才有此物贈與。其餘幾位尚未成親的皇子未來的福晉,每人有一對手鐲,先交由阿哥們保管,日後贈與妻子便是。」
「現銀二阿哥、純親王各得五千兩,嘉煦公主得五千兩,其餘皇子公主,每人三千兩。餘下之物,有兩箱與萬歲爺做念想,一箱與蘇麻姑姑養老傍身,有與我們這些奴才做嫁妝、養老之物的,再有的,便請太后娘娘與皇貴妃娘娘對半劈分。」
福壽說著,轉身向太后與娜仁行了一禮,道:「分與蘇麻姑姑與奴才們的,現已列出單子,便呈與兩位娘娘。」
「老祖宗……」娜仁哪有心情去看那勞什子的單子,握住太皇太后的手,低聲哭泣。
太皇太后安撫般地拍了拍她和太后的手,又吩咐,「現又有一份花銷……取一萬兩銀,與保成媳婦收著。……權做未來,安家之用。」
二阿哥忙道:「老祖宗,用不得您的銀子……」
「老祖宗給的,你收著吧。」康熙忽地開口,沉聲道。
二阿哥一時僵住,不知如何。
太皇太后又看向康熙,笑了,虛弱地緩緩道:「不要怪老祖宗……偏心啊……」
康熙忍不住笑,又板住臉,道:「老祖宗從來偏心,打小就偏心阿姐。老祖宗您若是怕孫兒傷心不平,您就多陪孫兒兩年吧。」
「孝陵外頭,我守著你汗阿瑪,也看著你。」太皇太后長長地吐了口氣,她實在是太虛弱了,方才的一番安排,已經耗光了她的氣力。
康熙聽她此語,只覺戳心,上前兩步蹲下身,緊緊握住老祖母的手,哭道:「老祖宗,孫兒捨不得您啊!」
「好了……」太皇太后抬起手,想要拍拍他的肩,又因為無力而在半空中落下。
娜仁別開臉不願太皇太后見她哭泣,康熙心中酸澀難忍,拉起太皇太后的手,放在自己頭上,一如幼時一般。
殿內氣氛一時僵住了,除了泣聲其餘聲響絲毫不聞,仿佛過去了許久,其實也不過半盞茶的時間不到罷了。
太皇太后低聲嘟囔道:「這個蘇茉兒……怎得還不回來……不想見我最後一面了不成?」
蘇茉兒系蘇麻喇原名。
康熙心中一酸,忙命人去催促,卻見下一刻蘇麻喇已捧著茶碗出現在寢間中,她微微氣喘,可見是匆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