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頁
康熙第一個應聲,「老祖宗放心,孫兒肖得,孫兒會照顧好皇額娘和阿姐的。」
「我說這話,也是要叫你知道,要……以你自己的身子為重!」太皇太后掙扎著向前傾身,目光落在他身上,渾濁的眼仿佛迸發出火花星光,她帶著期盼地道:「我希望你做個好皇帝……也希望你要開心啊!」
康熙淚流如注,不住點頭,「孫兒知道,孫兒知道——」
太后也帶著泣音應聲,「您放心,我會看顧好皇帝和娜仁的。」
至于娜仁,沒等她開口,太皇太后便輕輕按住了她的手,轉頭望著她,眼中帶著千萬分的不放心,「我知道你念著所有人,希望他們都好,但你也要好好的……」
娜仁泣不成聲,只「嗯」了一聲,便再不能作何言語。
太皇太后拍了拍她的手,安撫她道:「人終有一死,我能活九十有六,已是……天下人艷羨的福壽了。」
她笑意釋然,微微向後依靠,喘息半晌,長吐出一口氣,閉著眼又道:「我還有兩個重孫,一個重孫女放心不下。」
康熙心知她指的是誰,忙推著皎皎上前,又道:「已經遣人去叫……保成與恆兒了。」
「保成……是個可憐孩子,生在帝王家,也是他的命數了。」太皇太后閉目輕嘆,又睜開眼,看向剛剛走到炕前的皎皎,笑著輕撫她的臉頰,不無遺憾地道:「可惜我是見不到柔維了。」
皎皎哭道:「孫女兒已著人送信,叫柔維也快馬回京,您好生服藥療養,定然能再見上一面。」
太皇太后莞爾輕笑,拍了拍她的腦袋,「你這孩子,幾時也學會自欺欺人了。呼——」
她氣有不接,閉目緩了緩,方道:「老祖宗留了東西給你,等你弟弟們來了再說吧。……有什麼想做的,便去做吧,莫要給自己……你已比我、比你的許多長輩們勇敢許多,我又有何資格說你呢。」
皎皎捧著她的手哭泣,「老祖宗的教誨,皎皎都聽著。」
「真好,長大了,不做金絲雀,去做海東青,翱翔九天……多自在呀?」她說著,笑容忍不住綻開,目光幽幽,仿佛透過皎皎在看向許多許多的人,又或許,也在看向當年的自己。
皎皎不住地點頭,娜仁哭得渾身都在顫抖,忍不住將頭緊緊貼在太皇太后的肩上,一如往昔,許多許多的歲月里。
太皇太后再度握住娜仁的手,動作柔緩,輕哄著,「不哭了,不哭了。」
二阿哥與留恆匆匆趕來時,見到的便是如此場面。
見娜仁哭得不能自己,太皇太后又儼然是迴光返照的模樣,留恆心中大驚,忙忙上前。
二阿哥也忙奔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笑眼看著他們,先對留恆道:「你打小就有主意,我不操心什麼,……只是你和你媳婦應當早早有個孩兒,這樣你阿瑪在天之靈,也可以安息了……」
留恆沒有反駁,恭順地應聲,「是,老祖宗。」
太皇太后便笑,又看向二阿哥,這回絮絮叨叨說了許多,又說二阿哥的性子叫人擔憂,又說他性子太狂妄驕橫,長此已久只怕不好,又說父子君臣,他待康熙孝道已足,卻不夠恭順,有失為臣之道。
話到此處,後頭的幾位皇子交換了幾個眼神,有年輕修行不夠的,忍不住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對她所言,二阿哥沒有反駁一分,盡數應著,滿面淚痕地握著太皇太后的手,哭著求道:「老祖宗您好生養著身子,弘皙媳婦有了好消息,您就要抱來孫了啊!」
「看不到啦!」太皇太后釋然又灑脫地笑著擺擺手,動作無力,更叫人心酸。
她又頓了頓,喘息半晌,又沉吟頃刻,方看向了康熙,「我有一句話,要說給你,你若認我這個瑪嬤,便照我的意思辦。」
康熙聽她這話,下意識的第一反應便是看了一眼跪在太皇太后炕前緊緊握住她的手的二阿哥,遲疑一瞬,還是恭順地道:「老祖宗您說。」
「我死後,不歸昭陵。」這句話甫一出口,康熙聽入耳中,下意識地便鬆了口氣,然後又微微一驚,猛地抬頭看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目光複雜極了,渾濁的眼中仿佛醞釀著一場風暴,風暴的中心是她自己,這幾十年中所有的心酸苦楚、歡喜悲愁,都被卷在其中。
她上了年紀,記性便不大好了,如今卻覺年輕之事皆歷歷在目,清楚可數,一時又哭又笑,竟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之中了。
娜仁不用太醫提醒也心覺不好,忙在她耳邊低聲喚她,康熙也連忙上前輕喚:「老祖宗,老祖宗!」
「我……放心不下你們父子倆啊,便在孝陵近處擇址安身,不求浩大,能有個存棺之處,地上能住下些人家,便足夠了。」太皇太后回過神來,又喘息半晌,方緩緩說道。說著,還一邊看向二阿哥。
太子被廢之事,無人告知與她,但好些日子了,這件事怎可能瞞得過呢?
太皇太后是糊塗了,可也有清醒的時候啊。
她目光殷殷,凝視著二阿哥,問:「保成……你可願攜妻小為我守陵去,並立下誓言,此生再不入京?」
二阿哥與她目光相觸,大為震驚,似乎微有一瞬的遲疑,然而注意到皎皎與娜仁落在他身上的目光,甚至連康熙與他背後的兄弟們也若有若無地看著他。
「我說這話,也是要叫你知道,要……以你自己的身子為重!」太皇太后掙扎著向前傾身,目光落在他身上,渾濁的眼仿佛迸發出火花星光,她帶著期盼地道:「我希望你做個好皇帝……也希望你要開心啊!」
康熙淚流如注,不住點頭,「孫兒知道,孫兒知道——」
太后也帶著泣音應聲,「您放心,我會看顧好皇帝和娜仁的。」
至于娜仁,沒等她開口,太皇太后便輕輕按住了她的手,轉頭望著她,眼中帶著千萬分的不放心,「我知道你念著所有人,希望他們都好,但你也要好好的……」
娜仁泣不成聲,只「嗯」了一聲,便再不能作何言語。
太皇太后拍了拍她的手,安撫她道:「人終有一死,我能活九十有六,已是……天下人艷羨的福壽了。」
她笑意釋然,微微向後依靠,喘息半晌,長吐出一口氣,閉著眼又道:「我還有兩個重孫,一個重孫女放心不下。」
康熙心知她指的是誰,忙推著皎皎上前,又道:「已經遣人去叫……保成與恆兒了。」
「保成……是個可憐孩子,生在帝王家,也是他的命數了。」太皇太后閉目輕嘆,又睜開眼,看向剛剛走到炕前的皎皎,笑著輕撫她的臉頰,不無遺憾地道:「可惜我是見不到柔維了。」
皎皎哭道:「孫女兒已著人送信,叫柔維也快馬回京,您好生服藥療養,定然能再見上一面。」
太皇太后莞爾輕笑,拍了拍她的腦袋,「你這孩子,幾時也學會自欺欺人了。呼——」
她氣有不接,閉目緩了緩,方道:「老祖宗留了東西給你,等你弟弟們來了再說吧。……有什麼想做的,便去做吧,莫要給自己……你已比我、比你的許多長輩們勇敢許多,我又有何資格說你呢。」
皎皎捧著她的手哭泣,「老祖宗的教誨,皎皎都聽著。」
「真好,長大了,不做金絲雀,去做海東青,翱翔九天……多自在呀?」她說著,笑容忍不住綻開,目光幽幽,仿佛透過皎皎在看向許多許多的人,又或許,也在看向當年的自己。
皎皎不住地點頭,娜仁哭得渾身都在顫抖,忍不住將頭緊緊貼在太皇太后的肩上,一如往昔,許多許多的歲月里。
太皇太后再度握住娜仁的手,動作柔緩,輕哄著,「不哭了,不哭了。」
二阿哥與留恆匆匆趕來時,見到的便是如此場面。
見娜仁哭得不能自己,太皇太后又儼然是迴光返照的模樣,留恆心中大驚,忙忙上前。
二阿哥也忙奔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笑眼看著他們,先對留恆道:「你打小就有主意,我不操心什麼,……只是你和你媳婦應當早早有個孩兒,這樣你阿瑪在天之靈,也可以安息了……」
留恆沒有反駁,恭順地應聲,「是,老祖宗。」
太皇太后便笑,又看向二阿哥,這回絮絮叨叨說了許多,又說二阿哥的性子叫人擔憂,又說他性子太狂妄驕橫,長此已久只怕不好,又說父子君臣,他待康熙孝道已足,卻不夠恭順,有失為臣之道。
話到此處,後頭的幾位皇子交換了幾個眼神,有年輕修行不夠的,忍不住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對她所言,二阿哥沒有反駁一分,盡數應著,滿面淚痕地握著太皇太后的手,哭著求道:「老祖宗您好生養著身子,弘皙媳婦有了好消息,您就要抱來孫了啊!」
「看不到啦!」太皇太后釋然又灑脫地笑著擺擺手,動作無力,更叫人心酸。
她又頓了頓,喘息半晌,又沉吟頃刻,方看向了康熙,「我有一句話,要說給你,你若認我這個瑪嬤,便照我的意思辦。」
康熙聽她這話,下意識的第一反應便是看了一眼跪在太皇太后炕前緊緊握住她的手的二阿哥,遲疑一瞬,還是恭順地道:「老祖宗您說。」
「我死後,不歸昭陵。」這句話甫一出口,康熙聽入耳中,下意識地便鬆了口氣,然後又微微一驚,猛地抬頭看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目光複雜極了,渾濁的眼中仿佛醞釀著一場風暴,風暴的中心是她自己,這幾十年中所有的心酸苦楚、歡喜悲愁,都被卷在其中。
她上了年紀,記性便不大好了,如今卻覺年輕之事皆歷歷在目,清楚可數,一時又哭又笑,竟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之中了。
娜仁不用太醫提醒也心覺不好,忙在她耳邊低聲喚她,康熙也連忙上前輕喚:「老祖宗,老祖宗!」
「我……放心不下你們父子倆啊,便在孝陵近處擇址安身,不求浩大,能有個存棺之處,地上能住下些人家,便足夠了。」太皇太后回過神來,又喘息半晌,方緩緩說道。說著,還一邊看向二阿哥。
太子被廢之事,無人告知與她,但好些日子了,這件事怎可能瞞得過呢?
太皇太后是糊塗了,可也有清醒的時候啊。
她目光殷殷,凝視著二阿哥,問:「保成……你可願攜妻小為我守陵去,並立下誓言,此生再不入京?」
二阿哥與她目光相觸,大為震驚,似乎微有一瞬的遲疑,然而注意到皎皎與娜仁落在他身上的目光,甚至連康熙與他背後的兄弟們也若有若無地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