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頁
然而大福晉顯然沒有襯三阿哥氣弱再進一步的意思,而是鄭重地向康熙行了一禮,道:「媳婦還有幾句話,請汗阿瑪念在與我們爺多年父子之情的份上,聽媳婦說完。此話畢,王府上下,再無可辯之處。背後之人步步緊逼,我們爺也確實不爭氣動過那等大不肖的念頭,如今做與沒做,都不是我們說了算的,媳婦斗膽辯言,請汗阿瑪細聽。無論您信與不信,媳婦都沒什麼可說的了。隨後,任您處置。」
她又給康熙磕了個頭,分明這地上鋪了厚厚的地氈,她這一個頭磕下去,額頭竟然登時通紅了,足可見用了多少力道。
她一字一句,堅決地道:「任您處置,王府上下,絕無異言,即便含冤,輸人一招,也當,無話可說了。」
這話說得可不大好聽。
明里暗裡指康熙若是聽了她的話,還要處置大阿哥,就是冤枉了他們,都冤枉了好人,自然也就不算明君了。
一直隱做壁上觀的四阿哥登時眉心微蹙,心道不好,連忙看向康熙。
卻見康熙並未震怒,只是似笑非笑地看著大福晉,似乎輕輕呵笑一聲,然後都:「你說。」
大福晉便沉穩有力地道:「其一,三王爺方才說,媳婦即便帶人搜尋這道人居所,也必然帶近身之人,所得證據並不可信,此點荒謬——」
三阿哥緊緊盯著她,「哪裡荒謬?」
「哪裡都荒謬。」大福晉仿佛絲毫沒感受到他目光中逼人的寒意,鎮定自若地揚起下頷,道:「媳婦去搜查道人住宅時,所帶不只有媳婦近身之心腹、王府中家人,還有從四弟、七弟、八弟府中借來的精幹小廝,內室搜查,媳婦怕周身侍女不得力,均是這些各府小廝進行,東西也是在眾人眼下從暗格中取出的。……內城宅邸均是內務府所有,房型、設施內務府均有記檔,這暗格,自然也是瞞不過的。」
三阿哥聽聞「內務府」三字,背後忽然浮出一層冷汗,他想起他什麼地方疏忽了。
正這時,大福晉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不過轉瞬便收回目光,但只此一眼,便足夠叫三阿哥心慌不已、如坐針氈。
四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萬萬沒想到竟然還有自己的事,四阿哥與七阿哥不過一時愣怔,便知道八成是自己福晉做得主,倒沒當什麼,大福晉又向他們道謝,他們平靜地回禮。
唯有一個八阿哥,愣怔之後,心猛地一沉——怎麼又牽扯到這事裡了?
好在一同被扯進來的不只是他一個,這件事隨著大福晉步入乾清宮,進展便不可控,幫了這個忙,雖然在皇父心中與大阿哥多少會拉上關係,但他乃是賢妃所養,在眾人眼中與大阿哥本就親厚勝於旁人,倒也沒什麼怕的。還能不被懷疑為構陷大阿哥之人,倒是一樁幸事。
故而他也迅速反應過來,斯文溫和地向大福晉回以一禮。
不再瞧三阿哥難看的面色,大福晉繼續道:「至於三弟所言,我們爺毀去那東西,我府家丁為證不堪用,但那東西的灰燼就在我府中佛堂屋後埋著,乃是媳婦怕我們爺所動之心,雖然懸崖勒馬,卻也留有罪孽,期望佛祖淨化濁物,看在我們爺迷途知返的份上,能夠原諒他。」
三阿哥一手緊緊握拳,「荒唐,你府中的事情,想要埋什麼東西到哪裡,還不是你說了算?」
「三王爺今日是除了荒謬什麼都說不出來了嗎?」大福晉平靜地撩起眼皮子看他,不過一語,懟得三阿哥梗了一口氣,裡間的娜仁險些笑出聲來。
從前怎麼沒發現大福晉這人說話這樣犀利。
然而此時,八阿哥卻道:「汗阿瑪,近來雪多,如大嫂所言,若是埋在佛堂屋後,佛堂屋後罕有人至,按照慣例也不會有人掃除屋後天水淨雪,只需命人去查看那濁物究竟埋在多深的地方,周遭積雪如何、可有腳印足跡,便可知究竟是日前埋下,還是今日事發,為替大哥脫罪,大嫂匆匆埋下的。」
這話在理。
康熙點點頭,「徐靖,你親自帶人去。」
「是!」一直候在殿門處,手壓在腰刀上的青年侍衛沉穩地應了聲,出門點人辦差。
三阿哥面色微變,大福晉卻從容不迫地繼續道:「那濁物乃是春夏之季埋下的,諸位大人可以往深了挖。除此之外,還有其二。那日我們爺迷途知返,看那道人,便覺他心思惡毒、挑撥兄弟感情,不可交,命人將他打出府去。我府上門房、街前小販與左右鄰舍,都可以作證。」
康熙命梁九功:「追上徐靖,叫他問訊。」
「嗻。」梁九功連忙應聲。
三阿哥沉著臉道:「誰知是不是你們勾結做戲!」
「老三!」康熙沉聲一喚,三阿哥一個激靈,知道自己失態了。
大福晉卻微微一笑,聲音再度變得緩緩不迫,清越動聽地娓娓道來,「此外,另有其三。那道人,可是居住在內城啊,內城房屋統一由內務府擁有、管轄,尋常八旗人家,得萬歲爺賜宅卻不能擅自買賣,租賃也要通過內務府才行。那道人初來京中,雖闖出些微的名堂,卻並未積累多少人脈財力,是如何打通內務府的門路,租賃下了我們爺到衙門辦事的必經之處的宅院呢?
要知道,他在京中住下之時,與我們爺可還沒有半分交集,這個,便是這位道人的證詞,也是可以作證的吧?想來能在聖前,訴說原委,這位道人定然把何時何地與我們爺相見都和盤托出了。如果他真是被我們爺收買的,既然已經反水,又何必隱瞞先期是被我們爺安置在京中的呢?
她又給康熙磕了個頭,分明這地上鋪了厚厚的地氈,她這一個頭磕下去,額頭竟然登時通紅了,足可見用了多少力道。
她一字一句,堅決地道:「任您處置,王府上下,絕無異言,即便含冤,輸人一招,也當,無話可說了。」
這話說得可不大好聽。
明里暗裡指康熙若是聽了她的話,還要處置大阿哥,就是冤枉了他們,都冤枉了好人,自然也就不算明君了。
一直隱做壁上觀的四阿哥登時眉心微蹙,心道不好,連忙看向康熙。
卻見康熙並未震怒,只是似笑非笑地看著大福晉,似乎輕輕呵笑一聲,然後都:「你說。」
大福晉便沉穩有力地道:「其一,三王爺方才說,媳婦即便帶人搜尋這道人居所,也必然帶近身之人,所得證據並不可信,此點荒謬——」
三阿哥緊緊盯著她,「哪裡荒謬?」
「哪裡都荒謬。」大福晉仿佛絲毫沒感受到他目光中逼人的寒意,鎮定自若地揚起下頷,道:「媳婦去搜查道人住宅時,所帶不只有媳婦近身之心腹、王府中家人,還有從四弟、七弟、八弟府中借來的精幹小廝,內室搜查,媳婦怕周身侍女不得力,均是這些各府小廝進行,東西也是在眾人眼下從暗格中取出的。……內城宅邸均是內務府所有,房型、設施內務府均有記檔,這暗格,自然也是瞞不過的。」
三阿哥聽聞「內務府」三字,背後忽然浮出一層冷汗,他想起他什麼地方疏忽了。
正這時,大福晉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不過轉瞬便收回目光,但只此一眼,便足夠叫三阿哥心慌不已、如坐針氈。
四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萬萬沒想到竟然還有自己的事,四阿哥與七阿哥不過一時愣怔,便知道八成是自己福晉做得主,倒沒當什麼,大福晉又向他們道謝,他們平靜地回禮。
唯有一個八阿哥,愣怔之後,心猛地一沉——怎麼又牽扯到這事裡了?
好在一同被扯進來的不只是他一個,這件事隨著大福晉步入乾清宮,進展便不可控,幫了這個忙,雖然在皇父心中與大阿哥多少會拉上關係,但他乃是賢妃所養,在眾人眼中與大阿哥本就親厚勝於旁人,倒也沒什麼怕的。還能不被懷疑為構陷大阿哥之人,倒是一樁幸事。
故而他也迅速反應過來,斯文溫和地向大福晉回以一禮。
不再瞧三阿哥難看的面色,大福晉繼續道:「至於三弟所言,我們爺毀去那東西,我府家丁為證不堪用,但那東西的灰燼就在我府中佛堂屋後埋著,乃是媳婦怕我們爺所動之心,雖然懸崖勒馬,卻也留有罪孽,期望佛祖淨化濁物,看在我們爺迷途知返的份上,能夠原諒他。」
三阿哥一手緊緊握拳,「荒唐,你府中的事情,想要埋什麼東西到哪裡,還不是你說了算?」
「三王爺今日是除了荒謬什麼都說不出來了嗎?」大福晉平靜地撩起眼皮子看他,不過一語,懟得三阿哥梗了一口氣,裡間的娜仁險些笑出聲來。
從前怎麼沒發現大福晉這人說話這樣犀利。
然而此時,八阿哥卻道:「汗阿瑪,近來雪多,如大嫂所言,若是埋在佛堂屋後,佛堂屋後罕有人至,按照慣例也不會有人掃除屋後天水淨雪,只需命人去查看那濁物究竟埋在多深的地方,周遭積雪如何、可有腳印足跡,便可知究竟是日前埋下,還是今日事發,為替大哥脫罪,大嫂匆匆埋下的。」
這話在理。
康熙點點頭,「徐靖,你親自帶人去。」
「是!」一直候在殿門處,手壓在腰刀上的青年侍衛沉穩地應了聲,出門點人辦差。
三阿哥面色微變,大福晉卻從容不迫地繼續道:「那濁物乃是春夏之季埋下的,諸位大人可以往深了挖。除此之外,還有其二。那日我們爺迷途知返,看那道人,便覺他心思惡毒、挑撥兄弟感情,不可交,命人將他打出府去。我府上門房、街前小販與左右鄰舍,都可以作證。」
康熙命梁九功:「追上徐靖,叫他問訊。」
「嗻。」梁九功連忙應聲。
三阿哥沉著臉道:「誰知是不是你們勾結做戲!」
「老三!」康熙沉聲一喚,三阿哥一個激靈,知道自己失態了。
大福晉卻微微一笑,聲音再度變得緩緩不迫,清越動聽地娓娓道來,「此外,另有其三。那道人,可是居住在內城啊,內城房屋統一由內務府擁有、管轄,尋常八旗人家,得萬歲爺賜宅卻不能擅自買賣,租賃也要通過內務府才行。那道人初來京中,雖闖出些微的名堂,卻並未積累多少人脈財力,是如何打通內務府的門路,租賃下了我們爺到衙門辦事的必經之處的宅院呢?
要知道,他在京中住下之時,與我們爺可還沒有半分交集,這個,便是這位道人的證詞,也是可以作證的吧?想來能在聖前,訴說原委,這位道人定然把何時何地與我們爺相見都和盤托出了。如果他真是被我們爺收買的,既然已經反水,又何必隱瞞先期是被我們爺安置在京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