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洛乾笑了兩聲,也不答話,內心卻是起了一層小小的波浪。她與裴子信這輩子是要提前『認識』了。

  緣份這東西真是奇怪,就像繞著一個圓弧在行走,總會有碰面的時候。

  崔洛吃了幾口鮮蔬,一個淡青竹葉紋額直裰的少年走了過來,這人便是王宗耀,今日在書院大門外還詢問過崔洛識不識字。

  他是禮部郎中的孫子,名字取的淺顯易懂,「宗耀」二字,顧名思義,光宗耀祖。

  顧長梅問:「宗耀,你怎麼坐這邊來了?你與裴子信不是天天在一塊吃飯麼。」他語氣像是在嘲諷。

  王宗耀笑了笑,瞅了一眼崔洛,從棱格窗扇斜照進來的太陽光,襯的她膚色更加白,如牛乳一樣的白的晃人眼,他嘆了句:「崔洛,你來了書院之後,長梅就不是最好看學子了。」他借著崔洛,反擊顧長梅。

  顧長梅並不介意自己的容貌被人比下去了,畢竟他一直自詡是個陽剛的男兒。

  崔洛也不以為然,這群人不過都是年紀尚小的少年郎。真正值得在意的同窗,是等她入了國子監之後的事了。

  她莞爾:「王少爺,你與裴子信很熟悉?」

  王宗耀揮了揮他好看修長的手:「崔洛,你不用跟我客氣,叫我宗耀就好了。」

  他似乎沒有理解崔洛話中的意思。

  崔洛又換了一個方式問他:「宗耀,你與裴子信是住同一屋的?」

  一般同居一室的學子大多都會一同用飯,這跟現世沒什麼區別。

  王宗耀咧嘴一笑,露出兩排潔白整齊的玉米牙:「崔洛,你猜的真准,我們四人就是同一屋的。」

  忽的,崔洛突然感覺整個人都不太好了:「.......四人?」她原先以為,以承恩伯府二公子的地位,起碼是單間,或是雙人間,原來還有其他人!

  王宗耀道:「是啊,就是咱們四人。我,長梅,還有子信,加上你就正好是四人了。」

  那為什麼顧長梅單獨拉了她在這一桌吃飯?而不是與裴子信同桌?

  崔洛看向了顧長梅,他已經低垂著臉,右手小指看似無意的捋著自己額前的小碎發。樣子看似一無所知。

  王宗耀解釋:「崔洛,這事你不知道,長梅跟子信鬧了點小矛盾,不過沒關係,大家都是兄弟,說開了就好了,對吧?長梅!」

  其實,裴子信的家境並不寬裕,甚至可以說是貧困,崔洛雖是出身站不住腳,但好歹崔家還有鋪子地契十來處,足以令她過上富家少爺的日子。

  不過,裴子信的學識和聰慧,令他在晉江書院很受夫子喜歡,故此,書院裡沒有學子為難他。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一個天才童生將來極有可能登上高位。

  夫子和學子們都明白這個道理。

  崔洛沒什麼食慾了,愁思著晚上該怎麼熬。

  她估計,顧長梅和裴子信之間的矛盾,沒那麼容易就能解開。她不記得上輩子二人是摯友!

  作者有話要說:  歡哨的書院生活開始了!

  第13章 試探

  不多時,裴子信用完飯,他起身轉瞬間,餘光明顯往崔洛的方向看了一眼。不知道是對崔洛這個新來的學子也存了好奇心,還是在看顧長梅。

  他個頭並不高,與崔洛一樣,屬於厚積薄發的那種人,到了後來才開始長個子。

  也可能是二人都是幼時不同程度的伙食不良所導致的。

  裴子信的長相很大眾化,無法讓人一眼就能記住他。但雙眉經常是蹙著的,崔洛記得他二十幾歲時,已經開始白頭了。是個兢兢業業,恪守本職,堅守儒學的好官,人稱「裴青天」。

  但與此同時,也是一根筋,在一件事情上,能死磕到底。前兩世,所有同僚見了他都會頭疼,奈何帝王就是寵信這樣的官員。

  裴子信走出了飯堂,明明還是個孩子的模樣,神色卻已布滿愁容,這人仿佛自幼多愁。

  王宗耀老氣橫秋的嘆了聲:「子信用了飯就去看書,我要是能有他一半的勤奮,我祖父怕是要把我供起來。」

  這話中羨慕與調侃俱有。

  誰都知道奮進的道理,但是能做到的人卻不多。

  堅持其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尤其是在做學問這方面。

  中午還有半個時辰的歇息時間,崔洛去了後宅的起居房,靠近晉江書院的學子大多晚上都是要回府去的,剩下的也只有二三十人留宿。四合院中共有六間暖閣,大約四五人一間,正好住滿。後罩房則是給眾學子的小廝或者書童準備的。

  崔洛他們這間寢房用了一人高的雕花屏風隔開,一側各有兩張小榻,棉被則是學子們從自家帶來的。她一眼就認出了裴子信的東西。除了他之外,還有哪家的公子會同蘭花粗布的棉被?她的床鋪就挨著他的,兩人床榻之間隔著一張小几。

  算是『比鄰而居』了吧?!

  崔洛在屋子裡歸置好自己的東西,取了書冊,準備先去學堂熟悉一下環境。

  下午要講試貼詩,正好是徐夫子授課,她好歹是徐夫子的學生了,在課堂上不能丟了老師的面子。該溫習的東西,還是需要溫習一下的,上輩子做官之後,就再也沒碰過這些書了。

  顧長梅拉住了她:「崔洛,今日下午的課,你當真要去?會背《大詔》,不一定會作詩的。」他眼神誠懇,生怕崔洛會在同窗面前丟了顏面。為了崔洛,簡直是操碎了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