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長梅人未至,聲先到,他對身側幾個少年郎說:「這位就是我表親,崔洛!你們要多多照顧她。她是剛從杭州鄉下過來的,對京城很多事都不甚了解。」

  少年們對崔洛充滿了興趣,見慣了達官貴人家中的公子哥,還沒見過從鄉野之地跑來的少爺。又聽說崔洛是她父親離家出走之後才生下的她,更是好奇打量。

  其實,這些少年郎內心多半是看不起她的。只是礙於顧長梅的面子,沒有人在表面顯露出來。

  崔洛:「........」真想跟顧長梅絕交啊!

  少年們,耐不住好奇心,開始問東問西。

  「鄉下不用做農活麼?你怎麼比我阿姐還白?」

  崔洛:「天生的。」

  「我聽說你們沒有白面大米吃,那你們吃什麼?」

  崔洛:「靠著漁村,吃魚蝦。」

  「對了,你識字麼?」

  崔洛:「......會背《大詔》。」

  驀的,眾少年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發現似乎也沒什麼好問的了。

  並不是崔洛滿足了他們所有的好奇,而是《大詔》堪稱國寶。

  此書是太//祖/皇/帝頒賜於國子監以及天下府州縣,甚至於將《大詔》作為科舉考試的參考書目,讓各級儒學士子熟讀。當時有一種盛況,天下府州縣設里社之學,置私塾,聚生徒,就是為了誦讀《大詔》,三年後大批湧入京城誦讀,然後由禮部考核獎勵。

  民間有傳言,家有《大詔》,若犯罪,可減一等判刑,而且太//祖/皇/帝還曾親自在午門外,對著滿朝文武講解《大詔》。

  可想而知,《大詔》的地位在時人眼中是有多麼重要!

  崔洛會背《大詔》,那麼,這些少年郎還能說什麼呢?!

  眾人紛紛散去,顧長梅壓根沒有意識到他自己做了不好的事,笑眯眯的上前給崔洛提包裹:「崔洛,我已經安排好了,你跟我同住一屋,你是我表親,我不照顧你,還能照顧誰。」

  崔洛:「......長梅。」她眼神幽幽的看著他:「多謝。」

  第12章 拜師

  入冬已經有些日子了,崔洛算是中途進學,早就錯過了一開始要走的拜師形式。

  誰讓她是個關係戶呢?

  晉江書院的老夫子只能命了一個教書先生暫任了崔洛的老師,他並非是看重崔洛本人,而是念在承恩伯的面子。

  束修禮節過後,就是三叩首之禮。坐在上首的徐夫子捋著鬍鬚,臉上無半分收徒的喜悅。這些讀書人其實最為自持清高。可能不太喜歡崔洛這樣背景不太強大的走後門的學子。

  崔洛的老師,也就是徐夫子是一個雙目狹長到幾乎看不到眼珠子的中年男子,個頭不高,褒衣博帶,聽說還是個秀才,前年還參加了秋闈,卻是與舉人無緣,屢次考不上。

  而書院的院長老夫子姓晉,源於姬姓,單名一個江字。晉江書院便是以他自己的名諱而命名的。

  晉老夫子悠長低沉的聲音道:「崔洛,這位便是徐夫子,今後就是你的老師了。」他言簡意賅,似乎也沒有需要特別交代的事情。

  崔洛從蒲團上起身,恭敬的應下,「學生知道了。」

  拜師結束之後,已經是晌午,到了用飯的時辰。

  顧長梅一腔熱情無處安放,等崔洛從啟聖祠拜了孔子出來,拉了她就往飯堂走。

  晉江書院所收的學生都是天資極高的人,否則就是達官貴人家中的子嗣,故此,伙食非常可觀。

  像醬鴨,鱸魚都是常見,因著書院幾位夫子極為喜好豬頭肉,這一道菜也是常年必備的。

  崔洛在小方桌下落座之後,顧長梅就給她介紹了一人,「崔洛,你看那人!」

  他手持筷子指了指崔洛身後右側的位置。

  崔洛一回頭就看見一個清瘦的背影,藍色粗布的長襖,頭戴深褐色小方巾,他坐的筆直,獨自一人一桌,動作不疾不徐的吃著面前的飯菜。

  崔洛心頭湧上一層熟悉感,但看不見這人的面容,她認不出是誰:「怎麼了?」她問。

  顧長梅並沒有故意壓低聲音,加之周圍少年們熙熙攘攘,他覺得對方肯定聽不見,接著給崔洛解釋:「他是從寶坻過來的,明叫裴子信,是咱們書院離的神童,今年也是十二,來年就要考秀才了。」

  崔洛一僵。

  裴子信?!

  那個曾今與她同科的競爭對手?後來又同是一甲高中,一併分在了翰林院觀政的裴子信!

  這人一向視她為同行冤家,因為一次詩友大會,輸了一次,便日日纏著她再比。

  是好勝心極強,且從不服輸的一頭倔驢。

  裴子信的確是少有的奇才,也正因為如此,也被破格收入了晉江書院。

  晉老夫子也算是個惜才之人!

  本朝每逢寅、審、巳、亥年舉行「科試」,逢丑、未、戌、辰、年舉行「歲試」。童生可在三年內參加一次科試和一次歲試。

  前兩世,崔洛與裴子信都是同科,這一世算起來的話,裴子信先考秀才,崔洛明年只能考童生,後年考秀才,正好第三年,二人又是一起參加秋闈。

  崔洛再一次被命運撞了腰!

  很多事,總歸避不了。

  見崔洛失神,顧長梅在桌洞底下踢了她一腳:「你也別喪氣,人家是京城出了名的奇才。你肯定沒法同他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