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南音和安心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還是果斷點頭答應了。
霍城當然也沒閒著。
拜託了薛將軍打掩護,他就悄悄地踏上了回京的路。
不過,向來喜歡獨來獨往的他,卻在出了軍營不遠處,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你怎麼一個人在這?」霍城不知道,他現在眼裡滿是喜悅,亮的讓人不敢直視。
在看見對方的第一眼,他就有了猜測。
因為對方身著男裝,旁邊牽著馬,身上還帶著包袱,明顯是要出遠門。
霍城心裡十分甜蜜,兩人之間本就有默契,又共患難一場,雖然現在他們都沒有捅破窗戶紙,但是,彼此早就有了默契。
不過,心裡再高興,面上還得嚴肅地拒絕:「我這次回京,說不定就會有危險。木蘭,等我解決了京城的事,我馬上回來找你。」
姚木蘭卻沒有接話,只見她挎起包袱,翻身上馬,動作帥氣逼人。
然後回頭看了呆在原地的霍城一眼,笑著歪了下頭。
「霍兄,還愣著幹什麼?走啊!」
此時的她本就穿著男裝,加上她自幼習武帶來的挺拔身形,看上去完全就是個英氣逼人的小哥哥,沒有半點違和。
不等霍城回應,她直接一拉韁繩,策馬向前。
霍城看著對方遠去的身影,也趕忙上馬,追了上去……
又過了一個月,隨著漠北之戰平定,立儲之事又成了大家關注的話題。
雖然霍城在眾人眼裡依舊下落不明,但是,儲位乃國之大事,不會因為一個人耽擱。
更有大臣覺得如此這般反而更好,皇長孫身後少了外戚的力量,對大臣而言不是件壞事。
不過,九皇子和其他皇子也不會坐以待斃,看著謝北章被立儲。
京城看起來平靜,實則底下暗流涌動。
朝堂上吵了好幾天,不斷有官員落馬。
推舉九皇子的人越來越多,聲勢浩大,讓皇長孫黨都有些慌亂,險些自亂陣腳。可天授帝依舊老神在在,就連北章也不慌不忙。
推舉其他人的奏章都被天授帝壓下,於此同時,九皇子因為手下人的小錯被天授帝斥責監管不力,隨後更是連差事都擼了,被勒令在府中反思。
與之相對的則是皇長孫,被天授帝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內閣幾位大臣都發現了,內閣呈上去的奏章,發回的部分,有些御筆硃批的字跡不像是天授帝的字跡,而像皇長孫的。
內閣誰不是人精?天授帝什麼意思,他們看不出來嗎?
正是因為天授帝的心意這般明顯,皇長孫黨的底氣也越發足了。
朝上推舉九皇子的聲音小了下去,讚頌皇長孫的人越來越多。更多的人說起皇長孫就滿口稱讚,什麼卓爾不凡,龍章鳳姿,禮賢下士……奉承之意十分明顯。
謝東池也能明顯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或明顯或隱晦地對他示好,哪怕是那些位高權重的閣老們,對他也客氣了許多。
權勢的力量果然了不起,難怪這麼多人為它汲汲營營。
不過,也許是旁觀者清,很多人認為天授帝是因為偏心才這般,但謝東池卻覺得,天授帝也是想保住這個兒子。
九皇子的才能並不弱,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看好他。
可是越聰明的人越容易鑽牛角尖,一個弄不好,九皇子和北章之間結下深仇,到時候,就不是關幾天禁閉可以解決的,說不定就是不死不休。
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給他希望,這樣,雖然九皇子等不到他想要的皇位,但是叔侄兩都能保全。
都是他的血脈,天授帝也不願意他們互相殘殺,乾脆自己來做這個惡人。
可惜,天授帝的心意,九皇子並不清楚。
他看到的就是天授帝明目張胆的偏心。因此,九皇子和錢嬪也越發懷恨在心,心裡的殺意也越來越重。
等到他們按捺不住的時候,恐怕就要圖窮匕見了。
若是沒有懿安太子和太子妃的死亡,謝北章絕不會坐視事態這般發展。他並非狠心的人,不願骨肉相殘。
但是,父母深仇,還有無數當年死於那場大水的無辜百姓,這中間這麼多人命,總有人要付出代價。
若是讓九皇子和錢嬪後半生安享富貴,北章實在不甘心。
所以,他坐視這對母子私底下不斷串聯大臣,暗中收集證據,準備到時候將他們一網打盡。
第70章 一觸即發
在這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謝東池居然悄悄出現在了一家不起眼的茶樓。
二樓的雅座,十分清雅。
位置以屏風和花木隔開,內外相通。
有心人就能發現,此處看似並不隱秘,透過疏漏處完全可以看清裡面人的動作,實則在裡面可以將周圍的一切盡收眼底,旁人是沒有辦法偷聽的。
等了約有一炷香的時間,一個女子姍姍來遲。
女子穿著素色的披風,從頭到腳都遮的很嚴實,只有行動間一縷烏髮從帽檐下露出。
但是,從她走路的姿勢不難看出,這女子已是身懷有孕,且月份不小。
「抱歉,妾身遲到了。」女子微微抬頭,帽檐下露出小半張臉,看著隱隱有疤痕存在。
「無礙,夫人有孕在身,自是身體為重。」謝東池說著,讓小二將桌上的山楂糕撤下,另換補血養氣的歸元糕上來,又順手替她斟了盞清茶。
霍城當然也沒閒著。
拜託了薛將軍打掩護,他就悄悄地踏上了回京的路。
不過,向來喜歡獨來獨往的他,卻在出了軍營不遠處,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你怎麼一個人在這?」霍城不知道,他現在眼裡滿是喜悅,亮的讓人不敢直視。
在看見對方的第一眼,他就有了猜測。
因為對方身著男裝,旁邊牽著馬,身上還帶著包袱,明顯是要出遠門。
霍城心裡十分甜蜜,兩人之間本就有默契,又共患難一場,雖然現在他們都沒有捅破窗戶紙,但是,彼此早就有了默契。
不過,心裡再高興,面上還得嚴肅地拒絕:「我這次回京,說不定就會有危險。木蘭,等我解決了京城的事,我馬上回來找你。」
姚木蘭卻沒有接話,只見她挎起包袱,翻身上馬,動作帥氣逼人。
然後回頭看了呆在原地的霍城一眼,笑著歪了下頭。
「霍兄,還愣著幹什麼?走啊!」
此時的她本就穿著男裝,加上她自幼習武帶來的挺拔身形,看上去完全就是個英氣逼人的小哥哥,沒有半點違和。
不等霍城回應,她直接一拉韁繩,策馬向前。
霍城看著對方遠去的身影,也趕忙上馬,追了上去……
又過了一個月,隨著漠北之戰平定,立儲之事又成了大家關注的話題。
雖然霍城在眾人眼裡依舊下落不明,但是,儲位乃國之大事,不會因為一個人耽擱。
更有大臣覺得如此這般反而更好,皇長孫身後少了外戚的力量,對大臣而言不是件壞事。
不過,九皇子和其他皇子也不會坐以待斃,看著謝北章被立儲。
京城看起來平靜,實則底下暗流涌動。
朝堂上吵了好幾天,不斷有官員落馬。
推舉九皇子的人越來越多,聲勢浩大,讓皇長孫黨都有些慌亂,險些自亂陣腳。可天授帝依舊老神在在,就連北章也不慌不忙。
推舉其他人的奏章都被天授帝壓下,於此同時,九皇子因為手下人的小錯被天授帝斥責監管不力,隨後更是連差事都擼了,被勒令在府中反思。
與之相對的則是皇長孫,被天授帝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內閣幾位大臣都發現了,內閣呈上去的奏章,發回的部分,有些御筆硃批的字跡不像是天授帝的字跡,而像皇長孫的。
內閣誰不是人精?天授帝什麼意思,他們看不出來嗎?
正是因為天授帝的心意這般明顯,皇長孫黨的底氣也越發足了。
朝上推舉九皇子的聲音小了下去,讚頌皇長孫的人越來越多。更多的人說起皇長孫就滿口稱讚,什麼卓爾不凡,龍章鳳姿,禮賢下士……奉承之意十分明顯。
謝東池也能明顯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或明顯或隱晦地對他示好,哪怕是那些位高權重的閣老們,對他也客氣了許多。
權勢的力量果然了不起,難怪這麼多人為它汲汲營營。
不過,也許是旁觀者清,很多人認為天授帝是因為偏心才這般,但謝東池卻覺得,天授帝也是想保住這個兒子。
九皇子的才能並不弱,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看好他。
可是越聰明的人越容易鑽牛角尖,一個弄不好,九皇子和北章之間結下深仇,到時候,就不是關幾天禁閉可以解決的,說不定就是不死不休。
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給他希望,這樣,雖然九皇子等不到他想要的皇位,但是叔侄兩都能保全。
都是他的血脈,天授帝也不願意他們互相殘殺,乾脆自己來做這個惡人。
可惜,天授帝的心意,九皇子並不清楚。
他看到的就是天授帝明目張胆的偏心。因此,九皇子和錢嬪也越發懷恨在心,心裡的殺意也越來越重。
等到他們按捺不住的時候,恐怕就要圖窮匕見了。
若是沒有懿安太子和太子妃的死亡,謝北章絕不會坐視事態這般發展。他並非狠心的人,不願骨肉相殘。
但是,父母深仇,還有無數當年死於那場大水的無辜百姓,這中間這麼多人命,總有人要付出代價。
若是讓九皇子和錢嬪後半生安享富貴,北章實在不甘心。
所以,他坐視這對母子私底下不斷串聯大臣,暗中收集證據,準備到時候將他們一網打盡。
第70章 一觸即發
在這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謝東池居然悄悄出現在了一家不起眼的茶樓。
二樓的雅座,十分清雅。
位置以屏風和花木隔開,內外相通。
有心人就能發現,此處看似並不隱秘,透過疏漏處完全可以看清裡面人的動作,實則在裡面可以將周圍的一切盡收眼底,旁人是沒有辦法偷聽的。
等了約有一炷香的時間,一個女子姍姍來遲。
女子穿著素色的披風,從頭到腳都遮的很嚴實,只有行動間一縷烏髮從帽檐下露出。
但是,從她走路的姿勢不難看出,這女子已是身懷有孕,且月份不小。
「抱歉,妾身遲到了。」女子微微抬頭,帽檐下露出小半張臉,看著隱隱有疤痕存在。
「無礙,夫人有孕在身,自是身體為重。」謝東池說著,讓小二將桌上的山楂糕撤下,另換補血養氣的歸元糕上來,又順手替她斟了盞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