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歷史上,王守仁後來被貶到貴州的深山老林里當小吏,在這一時期「龍場悟道」,開創了明陽心學,並且最後憑藉成為明代憑藉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有的時候,性格也許真的能決定命運。
第105章
夏天過完, 唐伯虎離京。
至於他是選擇赴任浙江為小吏,還是按照本來的軌跡回到故鄉賣畫為生,張羨齡無暇顧及。
朱厚煒病了, 病得很厲害。
一般小孩子不舒服, 都會很安靜, 乖乖的坐著, 不鬧騰,飯也吃得少。可是朱厚煒的性子就有些沉默寡言, 平時又挑食,所以他最初格外安靜的那兩天, 誰也沒察覺到。
直到一天夜裡,朱厚煒忽然渾身發燙,小火爐一樣, 坤寧宮上上下下才驚動了。
「怎麼忽然發起燒來了?」聽到值夜宮人通傳, 張羨齡連繡鞋都顧不得穿,光著腳踩在地毯上, 朱祐樘緊隨其後, 兩人急匆匆趕至朱厚煒殿中, 負責照看小皇子的乳母保母慈母等人跪了一地, 都有些害怕,擔心萬歲爺與中宮娘娘問責。
張羨齡滿心念著朱厚煒的安危,哪裡有心思去想其他事?她挨著床榻坐下,把朱厚煒摟在懷裡,先用手背試了試他額頭的溫度, 又試了試自的,兩相對比,她只覺得半邊身子都麻了。
高燒成這樣, 那還了得!
朱厚煒嗅見熟悉的香味,緩緩睜開眼,看見娘親,氣息淺淺的喊她:「娘,我難受。」
張羨齡心急如焚,喊道:「快點傳太醫女醫來。」
雖說此時宮門已經落鑰,但事關小皇子安危,誰也不敢多說一句,拿鑰匙的拿鑰匙,打燈籠的打燈籠,恨不能生出雙翼。
宮人們忙做一團,鄰間的朱厚照與朱秀榮也醒了,都鬧著要過來看。
張羨齡不准,都是小孩子,抵抗力本來就差,萬一過了病氣,一個兩個三個的都病了該如何是好?
她原本在用冰帕給朱厚煒擦身,聽了消息,立刻將手中冰帕塞給朱祐樘,要他好好看顧無難。自則連忙出去,安撫這兩個孩子。
等把這兩個小東西哄回去,女醫與太醫也都來了。因是給小皇子看病,來得都是小兒科的聖手,人不少,依次打開藥箱,診脈看症。
「是什麼病?」張羨齡著急問。
「應該是風寒引起的高熱。」太醫院院判劉文泰答道。
緊接著就是治療開方,扎銀針與艾灸都用上了。
幾歲的孩子,小小的肩背上多了兩排艾灸留下的小紅團,張羨齡看著都想落淚。
朱厚煒見娘親哭了,安慰她道:「不疼,娘,不疼的。」
其實哪有不疼的呢?扎銀針的時候,每下一針,朱厚煒渾身都會顫抖一下。
治了好些天,朱厚煒的情況終於有些許好轉,但還是神情萎靡,整日躺在床上休息。
他養病的這段時間,朱厚照與朱秀榮都託付給王太后與邵貴太妃照料。每日除了料理宮務,張羨齡就在朱厚煒床前守著。
有一天朱祐樘回來,瞧見笑笑坐在無難床前,一動不動,也沒起身同他說話。
朱祐樘湊過去一看,笑笑竟然坐著睡著了。
夕陽斜斜的落在笑笑身上,她的下巴又尖了一些,朱祐樘見了,心像給針扎了一下。
這世間,若真能無病無災,該有多好,朱祐樘心想。
他在笑笑身旁輕輕坐下,不發出一點聲響,安安靜靜地陪著。
殿裡伺候的宮人見萬歲爺的動作,也明白過來,舉手投足很輕很輕。
過了一會兒,朱祐樘忽然覺得喉嚨癢,想咳嗽。這也是老毛病了,每年秋冬之際,都會有些咳嗽。
可他瞧著笑笑的睡顏,一點都不願打擾她,於是極力忍住,直到走出內室,到另一間房,他才敢咳嗽起來。
咳了好一陣,方才停歇。李廣連忙奉上一盞溫茶,好叫萬歲爺順順氣。
「要不要請太醫來看看?」李廣小心翼翼的問。
「不用。」朱祐樘放下茶盞,「左右是老毛病,何須小題大做,這檔口在叫太醫來,笑笑又該操心了。」
李廣點點頭:「那臣還是按照舊例,吩咐膳房這幾日煮些燕窩。」
「行。」
朱祐樘忽然想起一事:「對了,做道場的事安排的怎麼樣?」
「已經安排好了,四日之後,張天師便會為小皇子作法祈福。」李廣有些猶豫,「按理,是要齋戒三天的。」
可萬歲爺這兩天恰好有些咳嗽,該好好進補才是。
「無妨。」朱祐樘道,「按照齋戒的規矩來,不然顯不出心誠。」
做完法事,過了年,開春的時候,朱厚煒漸漸大安。
女醫診脈後,說不必再吃藥。太醫診脈後,也說不必再吃藥。張羨齡聽了兩輪相同的醫囑,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她把朱厚煒摟進懷中,嗔怪道:「以後你也得像你哥哥一樣,每天給我喝一杯牛乳,然後傍晚繞著宮後苑跑一圈。」
「啊,可是……」
「沒有可是。」張羨齡斬釘截鐵道,「牛奶和藥比起來,那個更難喝一些?」
朱厚煒歪著腦袋,想了一想,不說話,這就是默認了。
他身體既然完全好了,哥哥姐姐也都趕來看他,都帶著玩具。
朱厚照拿來了一把未開刃的小劍,朱秀榮則把一匹小木馬給拖了過來。
第105章
夏天過完, 唐伯虎離京。
至於他是選擇赴任浙江為小吏,還是按照本來的軌跡回到故鄉賣畫為生,張羨齡無暇顧及。
朱厚煒病了, 病得很厲害。
一般小孩子不舒服, 都會很安靜, 乖乖的坐著, 不鬧騰,飯也吃得少。可是朱厚煒的性子就有些沉默寡言, 平時又挑食,所以他最初格外安靜的那兩天, 誰也沒察覺到。
直到一天夜裡,朱厚煒忽然渾身發燙,小火爐一樣, 坤寧宮上上下下才驚動了。
「怎麼忽然發起燒來了?」聽到值夜宮人通傳, 張羨齡連繡鞋都顧不得穿,光著腳踩在地毯上, 朱祐樘緊隨其後, 兩人急匆匆趕至朱厚煒殿中, 負責照看小皇子的乳母保母慈母等人跪了一地, 都有些害怕,擔心萬歲爺與中宮娘娘問責。
張羨齡滿心念著朱厚煒的安危,哪裡有心思去想其他事?她挨著床榻坐下,把朱厚煒摟在懷裡,先用手背試了試他額頭的溫度, 又試了試自的,兩相對比,她只覺得半邊身子都麻了。
高燒成這樣, 那還了得!
朱厚煒嗅見熟悉的香味,緩緩睜開眼,看見娘親,氣息淺淺的喊她:「娘,我難受。」
張羨齡心急如焚,喊道:「快點傳太醫女醫來。」
雖說此時宮門已經落鑰,但事關小皇子安危,誰也不敢多說一句,拿鑰匙的拿鑰匙,打燈籠的打燈籠,恨不能生出雙翼。
宮人們忙做一團,鄰間的朱厚照與朱秀榮也醒了,都鬧著要過來看。
張羨齡不准,都是小孩子,抵抗力本來就差,萬一過了病氣,一個兩個三個的都病了該如何是好?
她原本在用冰帕給朱厚煒擦身,聽了消息,立刻將手中冰帕塞給朱祐樘,要他好好看顧無難。自則連忙出去,安撫這兩個孩子。
等把這兩個小東西哄回去,女醫與太醫也都來了。因是給小皇子看病,來得都是小兒科的聖手,人不少,依次打開藥箱,診脈看症。
「是什麼病?」張羨齡著急問。
「應該是風寒引起的高熱。」太醫院院判劉文泰答道。
緊接著就是治療開方,扎銀針與艾灸都用上了。
幾歲的孩子,小小的肩背上多了兩排艾灸留下的小紅團,張羨齡看著都想落淚。
朱厚煒見娘親哭了,安慰她道:「不疼,娘,不疼的。」
其實哪有不疼的呢?扎銀針的時候,每下一針,朱厚煒渾身都會顫抖一下。
治了好些天,朱厚煒的情況終於有些許好轉,但還是神情萎靡,整日躺在床上休息。
他養病的這段時間,朱厚照與朱秀榮都託付給王太后與邵貴太妃照料。每日除了料理宮務,張羨齡就在朱厚煒床前守著。
有一天朱祐樘回來,瞧見笑笑坐在無難床前,一動不動,也沒起身同他說話。
朱祐樘湊過去一看,笑笑竟然坐著睡著了。
夕陽斜斜的落在笑笑身上,她的下巴又尖了一些,朱祐樘見了,心像給針扎了一下。
這世間,若真能無病無災,該有多好,朱祐樘心想。
他在笑笑身旁輕輕坐下,不發出一點聲響,安安靜靜地陪著。
殿裡伺候的宮人見萬歲爺的動作,也明白過來,舉手投足很輕很輕。
過了一會兒,朱祐樘忽然覺得喉嚨癢,想咳嗽。這也是老毛病了,每年秋冬之際,都會有些咳嗽。
可他瞧著笑笑的睡顏,一點都不願打擾她,於是極力忍住,直到走出內室,到另一間房,他才敢咳嗽起來。
咳了好一陣,方才停歇。李廣連忙奉上一盞溫茶,好叫萬歲爺順順氣。
「要不要請太醫來看看?」李廣小心翼翼的問。
「不用。」朱祐樘放下茶盞,「左右是老毛病,何須小題大做,這檔口在叫太醫來,笑笑又該操心了。」
李廣點點頭:「那臣還是按照舊例,吩咐膳房這幾日煮些燕窩。」
「行。」
朱祐樘忽然想起一事:「對了,做道場的事安排的怎麼樣?」
「已經安排好了,四日之後,張天師便會為小皇子作法祈福。」李廣有些猶豫,「按理,是要齋戒三天的。」
可萬歲爺這兩天恰好有些咳嗽,該好好進補才是。
「無妨。」朱祐樘道,「按照齋戒的規矩來,不然顯不出心誠。」
做完法事,過了年,開春的時候,朱厚煒漸漸大安。
女醫診脈後,說不必再吃藥。太醫診脈後,也說不必再吃藥。張羨齡聽了兩輪相同的醫囑,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她把朱厚煒摟進懷中,嗔怪道:「以後你也得像你哥哥一樣,每天給我喝一杯牛乳,然後傍晚繞著宮後苑跑一圈。」
「啊,可是……」
「沒有可是。」張羨齡斬釘截鐵道,「牛奶和藥比起來,那個更難喝一些?」
朱厚煒歪著腦袋,想了一想,不說話,這就是默認了。
他身體既然完全好了,哥哥姐姐也都趕來看他,都帶著玩具。
朱厚照拿來了一把未開刃的小劍,朱秀榮則把一匹小木馬給拖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