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叫喊了許久,泥中躺的一個人低應了一聲,腋處隱隱露出一些黃錦色。他忙過去抱住,抹去那臉上血泥,是耿五!他叫喚數聲,耿五才微微睜開眼:“殺了十來個⋯⋯我,我去尋小韭⋯⋯這回我要及早跟她說⋯⋯”

  崔豪這才發覺,耿五脖頸處深深一道傷口,血仍在往外冒。他忙用手捂住,可哪裡捂得住?他拼力想抱起耿五,去尋醫救治,卻渾身酸軟無力,連站都站不起來。他嘶喊了半晌,根本無人理會。而耿五雙眼閉起,已經沒有了氣。

  他頓時號啕大哭起來⋯⋯

  三、鬥志

  鄭敦從未如此恨怒過。

  自從金兵南侵之信傳來,他便和其他太學生日日聽探消息。道君皇帝聞訊便禪位逃走,新官家登基後,也兩度欲逃。宰臣之中,更是無一人有絲毫節氣。這大宋朝廷,竟軟懦至此!

  幸而有李綱挺身而出,勸阻新官家,留守宗社。金兵乘船攻西水門,他一介文臣,從不知兵,卻登上城頭,激勵將士。一夜鏖戰,擊退金兵。第二天,金兵大軍殺到,分別攻打城北陳橋、封邱、衛州、酸棗四門。李綱再次登城督戰,兵士人人感奮,殺傷金兵甚眾。更有趙不尤和梁興,率領數百壯士,縋城而下,燒雲梯數十座,斬首十餘級。金帥斡離不見守城有備,難以攻下,方才退師。

  朝廷卻並未乘勝進擊,反倒急忙遣使前去求和。李綱願擔任其職,天子不允,只派一個叫李梲的人前往。李梲到了金營,北面再拜,膝行而前,怯奴一般。

  斡離不索要犒師之物: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絹、彩各一百萬匹,馬、駝、驢、騾各以萬計,並要天子尊其國主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之地,以親王、宰相為質,乃退師。

  李梲聽後,唯唯點頭,不敢道一字。斡離不笑他:“此乃一婦人女子爾。”

  李綱極力勸諫,萬萬不能割地。官家與宰臣卻一心只求議和,派康王趙構赴金營為質。宮中急忙搜聚金銀,連乘輿服御、宗廟供具、六宮官府器皿,全都搜盡,卻只聚到金三十萬兩,銀才八百萬兩。

  於是,在京城各大街口張貼長榜,征括在京官吏、軍民金銀,限滿不輸者,斬。二十天之內,得金二十餘萬兩、銀四百餘萬兩,民間藏蓄為之一空。

  而從十五日開始,四方勤王之師,漸漸聚集數萬人,殺獲金兵甚眾。金人始懼,不敢再派游騎擾掠。京城以南,方獲安寧。名將种師道、姚平仲更引了涇原、秦鳳路兵趕至。京城聚兵三十萬,金兵則不過三萬。

  姚平仲率軍夜襲金營,雖未獲勝,卻也殺傷相當,損折不過千餘人。宰執、台諫卻哄傳,勤王之師及親征行營司,全部為金人所殲。

  天子震恐,立即下詔,不得進兵。

  守城將官唯命是從,士卒若發覺金兵,敢引炮發弩者,皆杖責。

  朝廷日日往金營運送金帛、名果、珍膳、御醞,絡繹不絕。天子仍嫌不足,又不斷選送御府珠玉、玩好、寶帶、鞍勒,向金人賠罪,請求議和。

  宰相李邦彥更向金使解釋:“偷襲金營者,是大臣李綱與姚平仲,非朝廷意。”並要綁縛李綱,交付金營,金使反倒認為不可。

  朝廷卻因此罷免李綱和种師道。

  鄭敦聽到這消息,氣得渾身發抖,忙趕回太學,尋見了這兩年新交的好友陳東。陳東策論文章,堪與章美相比,性情激揚跳達,又似宋齊愈。鄭敦與他相交,似與那兩位舊友共處。

  鄭敦心裡急怒,又兼跑得太急,喘了好半晌,才終於說出來:“朝廷罷免了李綱大人!”

  陳東一聽,先驚在那裡,隨即咬牙罵起來:“社稷危在旦夕,只憑李大人一人之力,才勉強撐住這廟堂,他們竟敢如此!”他恨怒半晌,走到桌邊,鋪紙提筆,疾疾寫下一封奏疏。隨即捲起,轉身大步走到院中。

  鄭敦忙跟了出去,許多太學生已聚集在那裡,正在紛紛議論,個個怒氣滿面。陳東跳上一座花壇,高聲道:“各位聽說沒有?朝廷罷免了李綱大人和种師道大人!這大宋社稷,如今只剩得這兩根柱石,他們倒下,大宋也將傾覆。我們豈能坐視不顧?走!一起去詣闕上書、面聖喊冤!”那些太學生一起攘臂高呼。

  陳東跳下花壇,向外大步走去,鄭敦忙追了上去。那些太學生也紛紛跟隨,上千人浩浩蕩蕩趕往東華門。一路上軍民見到,也加入隊列,鄭敦回頭一瞧,幾乎驚呆,後面不知跟了幾千幾萬人,將整個御街填滿,呼聲更是震天動地。他原先時常覺著自己孤立無援,此刻才發覺,滿京城竟有這數千數萬的人心意相通。

  來到東華門前,鄭敦一眼望見立在門邊的登聞鼓,便急跑過去,抓起那鼓槌,拼力敲打起來,鼓聲震徹殿宇。他從未如此氣力充沛、鬥志昂揚,想要將這庸懦朝廷、無能權臣,盡都敲碎。由於太過用力,竟將那面大鼓敲破,再敲不出聲響,他才撂下鼓槌,彎腰大口喘息,如同在軍陣上廝殺了一場。

  這時,天子派了兩個文臣出來慰諭。陳東振臂疾呼:“必欲見李右丞和種將軍!”他身後那些太學生也一起憤然高呼。一群內侍奔出來喝罵阻攔,太學生們惱憤之下,一起沖了過去,毆打那群內侍,二十多個內侍頃刻間被打死毆傷。李邦彥和其他幾個賊臣退朝出來,盡都想避躲開。被太學生發覺,紛紛辱罵追打,那幾人慌忙驅馬逃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