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李綱厲聲問那些禁衛:“爾等願以死守宗社?還是扈從以巡幸?”禁衛一起高呼:“願以死守宗社!”宋齊愈聽了,心頭頓時湧起一股熱血,眼淚隨即又涌了出來。誰說大宋無人?這些錚錚男兒,剛骨仍在!
他見李綱拉著殿帥一起快步登上御階,忙也跟進到殿中。見李綱亢聲勸諫:“陛下昨已許臣留守,今復又行,何也?且六軍之情已變,彼有父母妻子皆在都城,豈肯捨去?萬一中途散歸,誰人衛護陛下?且虜騎逼近,彼知乘輿之去未遠,以健馬疾追,何以御之?”天子聽後,低首不言,半晌,才猶猶豫豫應了一聲:“輟行⋯⋯”李綱忙大步出殿,高聲宣諭:“上意已定,留守宗社!敢有異議者,斬!”
那些禁衛聽後,一起拜伏在地,高呼萬歲,其聲震天。
宋齊愈跟到殿外,看到這些鐵骨男兒,淚水重又湧出⋯⋯
二、英雄
崔豪三兄弟這幾日極忙。
聽到金兵要來,老官家和蔡京、童貫那些大臣全都逃往東南。崔豪卻大樂,他帶著耿五、劉八趕到蔡京府里,那府里人果真全都逃走,大門都沒有鎖。他們進去後四處一瞧,各房中箱櫃大多都被搬空,值錢的物事卻仍極多,隨意丟在地上的銀燭台,便至少得幾十貫錢。
他們便在那些空房裡到處搜找,數百間房屋,才搜了幾十間,便已搜出一大堆銅銀器皿,一輛太平車都裝不下。劉八又尋出一隻箱子,裡頭全是亮眼的銀鋌,他和耿五則各自找出一匣珠寶釵環。
他忙和兩人商議:“將才尋出的這一大堆太笨重,咱們三個不好搬運,不如叫其他兄弟來分了,咱們只拿這銀子和珠寶。”於是他們背著那銀箱和寶匣,跑到南城郊外一片僻靜林子裡,挖了個坑埋藏起來,做好記號,這才又進城,尋見那些力夫朋友,讓他們去蔡京府里搬那些器皿。
他們三人則又奔到梁師成府宅去搜尋,到那裡時,卻發覺已經有許多人在裡頭翻尋。好在這府宅也有上百間房舍,各尋各的,並不妨害。這回他們從一個柜子下發現了一個暗室,裡頭滿滿一屋銅錢,不知藏了多久,串錢的麻繩都已朽壞,輕輕一拎便散了。
驚喜過後,他們倒犯起愁來,蓋好那暗室門,悄聲商議了一陣,才留下耿五守住那裡。他和劉八趕到城南那林子裡,刨出銀箱,各取了幾錠出來。劉八去蔡河尋買了只貨船和幾百條麻袋,他則買了輛廂車,配了三匹馬。駕著那馬車,又尋見幾個力夫朋友,從梁師成府宅側門進去,用麻袋裝了錢,搬到車裡,運到蔡河那船上。來回奔忙了數十道,到第二天,錢麻袋已經將那貨船裝滿,暗室里卻還剩一半。
裝了最後一車後,他便和那幾個力夫朋友告別,叫他們自家搬取,他和耿五駕著車準備離開汴京。車過太平興國寺,正準備往南拐,猛聽到東邊一陣歡呼叫嚷聲。他有些好奇,便繼續向東,來到皇城西角樓一望,驚了一跳。宣德樓前站滿了兵將,恐怕有幾萬人,都仰著頭,朝樓上歡呼萬歲。他也順著仰頭望去,隱約見一個絳紗袍、黑幞頭的年輕身影站在樓上欄杆邊,莫非是那位新官家?
隨後,一個人站到新官家身旁,展開一張錦軸,朝下面朗聲宣讀,崔豪聽不太清,但那人每念一句,底下數萬兵卒便一起高聲喊:“諾!”那聲響海潮一般。那新官家決意迎戰?
聽到那如潮之諾,崔豪心中搖盪、血直衝頭。他轉頭望了一眼耿五,耿五臉竟也漲得通紅,眼裡還閃出淚來。他頓時想起自己時常念叨的“英雄”二字,盼著有朝一日能好生施展一回。這時不正是那時機?他笑著問耿五:“殺幾個金兵再走?”耿五眼中冒光,用力點了點頭:“劉八恐怕不肯。”“那便叫他守著錢。”
他忙驅馬趕到城南金水河灣,尋見守船的劉八。劉八聽了,果然不情願。他們便先劃著名船,到下游尋見一座臨水磨坊,那家人正忙著收拾逃走,崔豪便拿出一錠銀子,買下了那磨坊。房裡堆了許多麥秸,他們裝了許多袋,壘在錢袋上,遮掩好後,把船劃到磨坊下頭。三個人在麥秸堆上歇了一夜,第二天,留下劉八守著那船。他和耿五各拿了根鐵叉,一起趕回城裡。
才一天,城裡竟大變了模樣。四面城牆上都齊整布滿執刀拿槍的禁軍,城裡不時有禁軍小隊往來巡走。再不見滿街亂奔的人,街坊間那些店肆住戶都安心了不少,有些店鋪重又開了門。
他們兩個扛著叉子來到北城,見城上城下儘是官兵,正在忙著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檑木、備火油。往來呼喝,卻並不匆亂。
崔豪聽見城樓上有人在笑,抬頭一望,竟是汴京五絕,訟絕趙不尤、斗絕梁興、牙絕馮賽、相絕陸青,笑的那人是作絕張用。他們正看著幾個匠人修造一座樓櫓。
馮賽一扭頭,一眼望見了崔豪,忙招了招手,隨即和陸青一起走下城牆,來到崔豪跟前:“崔兄弟,這城頭守具需大量木料,我已尋見一個木料商,他答應捐助,卻沒有人手搬運,崔兄弟能不能尋些力夫朋友相幫?”
崔豪卻先問:“金兵到哪裡了?”
“已到了城西北牟駝岡,恐怕明天便能趕到這裡。”
“那裡不是軍馬監?我去過一回,裡頭儘是芻豆,堆得山一般,如今都成了金兵的馬料?”
他見李綱拉著殿帥一起快步登上御階,忙也跟進到殿中。見李綱亢聲勸諫:“陛下昨已許臣留守,今復又行,何也?且六軍之情已變,彼有父母妻子皆在都城,豈肯捨去?萬一中途散歸,誰人衛護陛下?且虜騎逼近,彼知乘輿之去未遠,以健馬疾追,何以御之?”天子聽後,低首不言,半晌,才猶猶豫豫應了一聲:“輟行⋯⋯”李綱忙大步出殿,高聲宣諭:“上意已定,留守宗社!敢有異議者,斬!”
那些禁衛聽後,一起拜伏在地,高呼萬歲,其聲震天。
宋齊愈跟到殿外,看到這些鐵骨男兒,淚水重又湧出⋯⋯
二、英雄
崔豪三兄弟這幾日極忙。
聽到金兵要來,老官家和蔡京、童貫那些大臣全都逃往東南。崔豪卻大樂,他帶著耿五、劉八趕到蔡京府里,那府里人果真全都逃走,大門都沒有鎖。他們進去後四處一瞧,各房中箱櫃大多都被搬空,值錢的物事卻仍極多,隨意丟在地上的銀燭台,便至少得幾十貫錢。
他們便在那些空房裡到處搜找,數百間房屋,才搜了幾十間,便已搜出一大堆銅銀器皿,一輛太平車都裝不下。劉八又尋出一隻箱子,裡頭全是亮眼的銀鋌,他和耿五則各自找出一匣珠寶釵環。
他忙和兩人商議:“將才尋出的這一大堆太笨重,咱們三個不好搬運,不如叫其他兄弟來分了,咱們只拿這銀子和珠寶。”於是他們背著那銀箱和寶匣,跑到南城郊外一片僻靜林子裡,挖了個坑埋藏起來,做好記號,這才又進城,尋見那些力夫朋友,讓他們去蔡京府里搬那些器皿。
他們三人則又奔到梁師成府宅去搜尋,到那裡時,卻發覺已經有許多人在裡頭翻尋。好在這府宅也有上百間房舍,各尋各的,並不妨害。這回他們從一個柜子下發現了一個暗室,裡頭滿滿一屋銅錢,不知藏了多久,串錢的麻繩都已朽壞,輕輕一拎便散了。
驚喜過後,他們倒犯起愁來,蓋好那暗室門,悄聲商議了一陣,才留下耿五守住那裡。他和劉八趕到城南那林子裡,刨出銀箱,各取了幾錠出來。劉八去蔡河尋買了只貨船和幾百條麻袋,他則買了輛廂車,配了三匹馬。駕著那馬車,又尋見幾個力夫朋友,從梁師成府宅側門進去,用麻袋裝了錢,搬到車裡,運到蔡河那船上。來回奔忙了數十道,到第二天,錢麻袋已經將那貨船裝滿,暗室里卻還剩一半。
裝了最後一車後,他便和那幾個力夫朋友告別,叫他們自家搬取,他和耿五駕著車準備離開汴京。車過太平興國寺,正準備往南拐,猛聽到東邊一陣歡呼叫嚷聲。他有些好奇,便繼續向東,來到皇城西角樓一望,驚了一跳。宣德樓前站滿了兵將,恐怕有幾萬人,都仰著頭,朝樓上歡呼萬歲。他也順著仰頭望去,隱約見一個絳紗袍、黑幞頭的年輕身影站在樓上欄杆邊,莫非是那位新官家?
隨後,一個人站到新官家身旁,展開一張錦軸,朝下面朗聲宣讀,崔豪聽不太清,但那人每念一句,底下數萬兵卒便一起高聲喊:“諾!”那聲響海潮一般。那新官家決意迎戰?
聽到那如潮之諾,崔豪心中搖盪、血直衝頭。他轉頭望了一眼耿五,耿五臉竟也漲得通紅,眼裡還閃出淚來。他頓時想起自己時常念叨的“英雄”二字,盼著有朝一日能好生施展一回。這時不正是那時機?他笑著問耿五:“殺幾個金兵再走?”耿五眼中冒光,用力點了點頭:“劉八恐怕不肯。”“那便叫他守著錢。”
他忙驅馬趕到城南金水河灣,尋見守船的劉八。劉八聽了,果然不情願。他們便先劃著名船,到下游尋見一座臨水磨坊,那家人正忙著收拾逃走,崔豪便拿出一錠銀子,買下了那磨坊。房裡堆了許多麥秸,他們裝了許多袋,壘在錢袋上,遮掩好後,把船劃到磨坊下頭。三個人在麥秸堆上歇了一夜,第二天,留下劉八守著那船。他和耿五各拿了根鐵叉,一起趕回城裡。
才一天,城裡竟大變了模樣。四面城牆上都齊整布滿執刀拿槍的禁軍,城裡不時有禁軍小隊往來巡走。再不見滿街亂奔的人,街坊間那些店肆住戶都安心了不少,有些店鋪重又開了門。
他們兩個扛著叉子來到北城,見城上城下儘是官兵,正在忙著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檑木、備火油。往來呼喝,卻並不匆亂。
崔豪聽見城樓上有人在笑,抬頭一望,竟是汴京五絕,訟絕趙不尤、斗絕梁興、牙絕馮賽、相絕陸青,笑的那人是作絕張用。他們正看著幾個匠人修造一座樓櫓。
馮賽一扭頭,一眼望見了崔豪,忙招了招手,隨即和陸青一起走下城牆,來到崔豪跟前:“崔兄弟,這城頭守具需大量木料,我已尋見一個木料商,他答應捐助,卻沒有人手搬運,崔兄弟能不能尋些力夫朋友相幫?”
崔豪卻先問:“金兵到哪裡了?”
“已到了城西北牟駝岡,恐怕明天便能趕到這裡。”
“那裡不是軍馬監?我去過一回,裡頭儘是芻豆,堆得山一般,如今都成了金兵的馬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