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大宋命數恐怕真是到了殘秋,再經不得一點寒風。有個降金遼將,名叫張覺,叛金歸宋,以平、營、灤三州來歸降。官家大喜,親寫御筆詔書接納。此事卻被金人得知,怨宋背盟,遂大舉南下,連破檀州、蘄州。
童貫那時才回到太原,聽到這消息,熱身猛挨了一陣寒風一般,自己前年十五萬大軍,遇殘剩遼軍,卻一敗再敗。而遼軍遇金兵,則又如枯葉遭秋風,不戰而潰,金兵此來,自然更似洪水沖蟻穴。
慌亂中,他又去捻鬍鬚,卻發覺,最後一根也應手脫落。望著指間那根枯白鬍鬚,他不由得老淚滾落,自己一生拼力堅執男兒氣概,如今終於斷絕。還拼什麼?他忙叫人備馬,不顧守將勸阻,冒著臘月大雪,急急逃離了太原。
他不知,自己這一回,竟真是踏上歸途,回京後竟被貶官賜死⋯⋯
二、生財
王黼忙命妻兒收拾要緊財物,又叫僕人備好三輛車。
妻兒卻都站在那裡,盡都慌瞪著眼。這大宅之內,數百間房中,處處皆精貴寶貨,不知哪些才是要緊財物。王黼急得跺腳,嘶聲喊道:“金塊!那幾箱金塊!”妻兒這才慌忙去後頭搬,去了才發覺搬不動,又慌慌出來喚僕人。
那上百姬妾聽到動靜,全都圍了過來,爭著拽扯住他,滿屋之中儘是哭叫之聲。這臥房極高闊,中間那張敞榻,金玉為屏,翠綺為帳,四周圍了數十張小榻。王黼常日睡在中間,小榻上則擇美姬圍侍,他將此稱為“擁帳”。這時,那些姬妾竟將整間臥房擠滿,他掙了半晌,都未能朝門邊挪半步,只得瞅空鑽爬上身邊小榻,那些姬妾也立即圍追過來。王黼只得奔跳到中間敞榻,站到那張雕花木几上,嘶聲喊道:“我只帶十個走,你們自家選出十個來!”
那些姬妾聽了,頓時互相爭嚷抓扯起來,王黼這才乘亂逃出了臥房。奔出府門一瞧,三輛車全都塞滿,妻兒仍在不住催喊僕人往外搬運金寶。王黼只得又喚了一輛車,扯住妻兒,一起上了車,急催車夫啟程。
上了車,妻兒才連聲問:“為何要逃?逃去哪裡?”
他跺著腳嘶聲答道:“金兵來了!”
王黼自家明白,金兵原本恐怕不會來得如此快。百餘年間,遼使來汴京,館伴隨行引路時,不得走直路,要迂迴繞行,以防遼使熟知地理遠近。前年與金人往還商談燕京事宜時,王黼為儘快促成,極力催促館伴,陪同金使從燕京到汴京,只走直道,七日之內便趕到。金兵前驅快馬,恐怕三五日便能到得汴京。
王黼抹著額頭的汗,不住問:“為何到得這地步?”
想當初,他金髮金眼,風姿絕美,又生就一張能吞拳、能美言之巧口,人見人喜,處處得宜。他又最善攀龍之術,一生只瞄中三人,先是宰相何執中,後是正逢冷落之蔡京,最後則是隱相梁師成。借這三人之力,自己飛升八階,四十歲便位至宰相。開國以來,何人能及?
他也比歷任宰相瞧得更透徹,天下事,無非一個“財”字。而財如田間之苗、山間之木,冬盡春生,取之不盡,何必如王安石、蔡京等輩,費盡心力謀劃各般生財之法,召得天怒人怨,卻未見得有何成效。譬如牛羊吃草,飢時便低頭去吃,吃盡再等它自生,這才是天地至簡至久之道。
而且孟子早已言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天子百官,乃治人者,本該食於人。天下萬民,本該竭力供養天子百官。
因此,他為相之後,廢除蔡京一切施為,只求至簡之道。天子愛奇珍異寶,便設立供奉局,叫臣民上供;天子起造艮岳,便設花石綱,從四方搬運;自家缺錢,便賣官缺,通判三百貫,館閣五百貫;北伐燕京,國庫空乏,糧餉不濟,官家都為此慌急,他卻巧借楊戩括田之法,推出括丁法,檢括天下丁夫,計口出錢,輕輕巧巧,便得錢六千二百萬貫。
這便是天下之財,隨需隨括,隨括隨有。
他一生最大疏忽,只有兩樁。一樁是大宋嚴禁外官與內監交通。他卻依仗恩府梁師成,才得任宰相。他的府宅與梁師成只隔一牆,他在那牆上開了道便門。四方供奉珍寶,三分進獻皇宮,三分由這便門送給梁師成,他自得三分,剩餘一分,施恩於諸人。
去年,他宅中堂柱生了芝草,官家臨幸來觀。卻不想,那扇便門被官家發覺,他隨即被罷免。閒了這一年,閒得他心上幾乎生苔蘚。卻不想北邊傳來急報,金兵南下,官家迅即禪位,讓太子繼位。王黼急忙換上朝服,進宮去朝賀,卻被宮官攔在門外。
這是他第二樁疏忽。這皇子桓當初被冊封太子後,王黼見另一皇子楷深得官家寵愛,便欲謀廢東宮,事雖未成,冤讎卻已結下。
今早,梁師成差人傳來急信,新官家下詔,貶他為崇信軍節度副使,並籍沒家財。王黼原本還盼著能得起復,如此看來,此生無望,何況金兵迅即殺到,不跑何待?
然而,車子剛到東郊,便被攔下,一隊弓手將四輛車圍住。他掀簾一看,竟是新任開封府尹聶山,此人曾上書彈劾他,被他借過貶逐。聶山騎在馬上,高聲道:“王黼私自逃亡,奉旨斬殺!”
王黼頓時哭嚷起來:“我大宋百年仁政,祖宗家法,從不誅殺大臣——”
童貫那時才回到太原,聽到這消息,熱身猛挨了一陣寒風一般,自己前年十五萬大軍,遇殘剩遼軍,卻一敗再敗。而遼軍遇金兵,則又如枯葉遭秋風,不戰而潰,金兵此來,自然更似洪水沖蟻穴。
慌亂中,他又去捻鬍鬚,卻發覺,最後一根也應手脫落。望著指間那根枯白鬍鬚,他不由得老淚滾落,自己一生拼力堅執男兒氣概,如今終於斷絕。還拼什麼?他忙叫人備馬,不顧守將勸阻,冒著臘月大雪,急急逃離了太原。
他不知,自己這一回,竟真是踏上歸途,回京後竟被貶官賜死⋯⋯
二、生財
王黼忙命妻兒收拾要緊財物,又叫僕人備好三輛車。
妻兒卻都站在那裡,盡都慌瞪著眼。這大宅之內,數百間房中,處處皆精貴寶貨,不知哪些才是要緊財物。王黼急得跺腳,嘶聲喊道:“金塊!那幾箱金塊!”妻兒這才慌忙去後頭搬,去了才發覺搬不動,又慌慌出來喚僕人。
那上百姬妾聽到動靜,全都圍了過來,爭著拽扯住他,滿屋之中儘是哭叫之聲。這臥房極高闊,中間那張敞榻,金玉為屏,翠綺為帳,四周圍了數十張小榻。王黼常日睡在中間,小榻上則擇美姬圍侍,他將此稱為“擁帳”。這時,那些姬妾竟將整間臥房擠滿,他掙了半晌,都未能朝門邊挪半步,只得瞅空鑽爬上身邊小榻,那些姬妾也立即圍追過來。王黼只得奔跳到中間敞榻,站到那張雕花木几上,嘶聲喊道:“我只帶十個走,你們自家選出十個來!”
那些姬妾聽了,頓時互相爭嚷抓扯起來,王黼這才乘亂逃出了臥房。奔出府門一瞧,三輛車全都塞滿,妻兒仍在不住催喊僕人往外搬運金寶。王黼只得又喚了一輛車,扯住妻兒,一起上了車,急催車夫啟程。
上了車,妻兒才連聲問:“為何要逃?逃去哪裡?”
他跺著腳嘶聲答道:“金兵來了!”
王黼自家明白,金兵原本恐怕不會來得如此快。百餘年間,遼使來汴京,館伴隨行引路時,不得走直路,要迂迴繞行,以防遼使熟知地理遠近。前年與金人往還商談燕京事宜時,王黼為儘快促成,極力催促館伴,陪同金使從燕京到汴京,只走直道,七日之內便趕到。金兵前驅快馬,恐怕三五日便能到得汴京。
王黼抹著額頭的汗,不住問:“為何到得這地步?”
想當初,他金髮金眼,風姿絕美,又生就一張能吞拳、能美言之巧口,人見人喜,處處得宜。他又最善攀龍之術,一生只瞄中三人,先是宰相何執中,後是正逢冷落之蔡京,最後則是隱相梁師成。借這三人之力,自己飛升八階,四十歲便位至宰相。開國以來,何人能及?
他也比歷任宰相瞧得更透徹,天下事,無非一個“財”字。而財如田間之苗、山間之木,冬盡春生,取之不盡,何必如王安石、蔡京等輩,費盡心力謀劃各般生財之法,召得天怒人怨,卻未見得有何成效。譬如牛羊吃草,飢時便低頭去吃,吃盡再等它自生,這才是天地至簡至久之道。
而且孟子早已言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天子百官,乃治人者,本該食於人。天下萬民,本該竭力供養天子百官。
因此,他為相之後,廢除蔡京一切施為,只求至簡之道。天子愛奇珍異寶,便設立供奉局,叫臣民上供;天子起造艮岳,便設花石綱,從四方搬運;自家缺錢,便賣官缺,通判三百貫,館閣五百貫;北伐燕京,國庫空乏,糧餉不濟,官家都為此慌急,他卻巧借楊戩括田之法,推出括丁法,檢括天下丁夫,計口出錢,輕輕巧巧,便得錢六千二百萬貫。
這便是天下之財,隨需隨括,隨括隨有。
他一生最大疏忽,只有兩樁。一樁是大宋嚴禁外官與內監交通。他卻依仗恩府梁師成,才得任宰相。他的府宅與梁師成只隔一牆,他在那牆上開了道便門。四方供奉珍寶,三分進獻皇宮,三分由這便門送給梁師成,他自得三分,剩餘一分,施恩於諸人。
去年,他宅中堂柱生了芝草,官家臨幸來觀。卻不想,那扇便門被官家發覺,他隨即被罷免。閒了這一年,閒得他心上幾乎生苔蘚。卻不想北邊傳來急報,金兵南下,官家迅即禪位,讓太子繼位。王黼急忙換上朝服,進宮去朝賀,卻被宮官攔在門外。
這是他第二樁疏忽。這皇子桓當初被冊封太子後,王黼見另一皇子楷深得官家寵愛,便欲謀廢東宮,事雖未成,冤讎卻已結下。
今早,梁師成差人傳來急信,新官家下詔,貶他為崇信軍節度副使,並籍沒家財。王黼原本還盼著能得起復,如此看來,此生無望,何況金兵迅即殺到,不跑何待?
然而,車子剛到東郊,便被攔下,一隊弓手將四輛車圍住。他掀簾一看,竟是新任開封府尹聶山,此人曾上書彈劾他,被他借過貶逐。聶山騎在馬上,高聲道:“王黼私自逃亡,奉旨斬殺!”
王黼頓時哭嚷起來:“我大宋百年仁政,祖宗家法,從不誅殺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