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這次沉默的時間比之前要長很多。慎一拼命抑制住身體的顫抖,他無比盼望著對方能夠回答自己「是一個人」,而且他也相信著會是這樣。畢竟幸乃什麼都沒幹,作案的只有那個女生。
「啊,是一個人呢。」男人的聲音中充滿了鄙視。正如慎一所願,就在他準備放下心來的時候,忽然聽到那個男人又說了一句令人難以置信的話:
「是個叫田中幸乃的學生呢。雖然往外傳這種事不太好,但我真的很生氣啊。說是才十三歲不用接受處罰,居然為了錢而對身體不好的老人下手,簡直是惡魔。十三歲什麼的,那種法規真的有必要嗎?反正她根本就不會反省……」
男人如開閘的洪水般說個不停,然而他的話慎一併沒有聽進去多少。慎一心裡很清楚,能夠證明幸乃清白的,只有自己。
然而與此同時,他也深惡痛絕地清楚著,自己除了渾身顫抖,其實什麼也不會做。
是自己將那些毫無根據的謠言告訴了田中美智子;也是自己,作為舊書店事件的當事人,卻沒有向任何人坦白真相。這兩件事令慎一的心陷入了長久的抑鬱之中,奪走了他去上學的力氣,以及走出房間的勇氣。
當然,他心裡很清楚這些都是自作自受。既沒有怨恨別人的權利,也一樣算不到媽媽頭上。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其他能夠排解怨氣的方法。毆打母親是他與別人唯一的接觸機會,也是唯一能讓他切實感覺到自己還活著的方法。
暴力一成不變地持續著。無論是慎一初中畢業的時候,還是差不多與此同時他父母離婚的時期,或者是他跟媽媽兩個人搬進外婆家以後,以及幾乎是被趕出來一樣在附近一間公寓中居住下來的時候。
他覺得媽媽真的很能忍耐。為了讓慎一能有個自己的房間,她特意找了間面積寬敞的房子,並且為此沒日沒夜地工作。慎一心中漸漸萌生出了感激之情,然而他始終沒有將這種感情表現出來,只是任由時間流逝。
在這種沒有上高中,也幾乎不外出的日子裡,慎一迎來了十九歲生日,而這時的他再也不會對母親動手了。兩個人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飯的時間慢慢變多,家中的氣氛隨著時間推移變得緩和下來。隨後他取得了大學入學資格,上了一所函授大學。慎一外出的範圍也在逐漸擴大,雖然最開始不過就是深夜去趟便利店的程度,但是後來也能夠去神田那邊上函授大學的現場課程了。
他終於逐步從舊書店事件的情緒中解放了出來——幸乃一定也過得很幸福,現在應該不是女大學生,就是白領女職員了。憑著這種毫無意義的想像,慎一逐漸接受了自己的人生。就在這個時候,他聽說了橫濱發生的那起縱火殺人案。
最開始他並沒有關注案件相關的事,當得知幸乃就是這起震驚世間的案件的被告人時,距離開庭審理也只有一個月了。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沒有在網上搜過田中幸乃的消息了,於是將這個名字輸入進了搜索框。此前明明一條結果都沒有的,這一次滿屏都是那起案件的報導。
畫面中出現的圖像無疑就是幸乃。當看完了整個事件梗概的時候,慎一在隻身一人的房間中劇烈顫抖起來。
「啊,又是這樣。」他自言自語道。幸乃一定又是在袒護誰了,不然就是出於什麼理由才頂下了罪名。慎一幾乎對自己這種直覺深信不疑,只是無論看多少報導他依然找不到解釋。文中所描繪的那個窮凶極惡的罪犯,與自己知道的那個真實的幸乃,毫無交集。
最初慎一將它當成了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放到了一邊。然而,疑問始終盤旋在他心頭。他想知道自己執著相信的到底是不是事實,為此,慎一下定決心,時隔十年後再去一趟橫濱,他要去旁聽審判。
從庭審第一天開始,他連續幾日都沒有抽中旁聽資格,但他仍然毫不氣餒,連續去到第五天時,法庭外面聚集了比前一天還要多出許多的報名者,這一次,慎一居然抽中了。
他的心情相當平靜,絲毫沒有往常的激動,就那麼平淡地走進了法庭。周圍充斥著緊張的空氣,唯獨慎一卻在這樣的氣氛中更加冷靜下來。
就連他夙願得償地在多年之後見到了幸乃時,甚至在幸乃如眾多人所預料的一樣被判處了死刑時,這種冷靜都沒有改變。法庭中的隔斷劃分出了那一邊與這一邊,兩邊流淌著完全不同的空氣。慎一因此重新認識到自己與幸乃之間已經斷絕了聯繫,以至於安心地鬆了口氣。
然而,他畢竟是不同於別人的。退庭的時候,幸乃突然回頭望向旁聽席。她直直地看著慎一,對他露出了微笑——仿佛是不由自主地微笑,令時間好像一下子倒退回了童年時期。慎一猛然回過神來,想起了自己的所在,他慌忙低下了頭。
當離開法院的慎一偶爾抬頭,看見頭頂上空如同金色火炬一般的銀杏樹時,他終於意識到了整個事態的發展,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好友「小幸乃」的人生即將謝幕了。年少時光的回憶如同一本被風吹動的相冊,在他心中一頁頁地翻開。
他一味地想讓這個瞬間快點結束,甚至故作平靜地在心中對自己說謊。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時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失去的東西再也無法挽回。永遠都是這樣,從中學起就毫無長進。慎一在心中為自己的無能而氣憤,簡直忍不住要大喊出來。
「啊,是一個人呢。」男人的聲音中充滿了鄙視。正如慎一所願,就在他準備放下心來的時候,忽然聽到那個男人又說了一句令人難以置信的話:
「是個叫田中幸乃的學生呢。雖然往外傳這種事不太好,但我真的很生氣啊。說是才十三歲不用接受處罰,居然為了錢而對身體不好的老人下手,簡直是惡魔。十三歲什麼的,那種法規真的有必要嗎?反正她根本就不會反省……」
男人如開閘的洪水般說個不停,然而他的話慎一併沒有聽進去多少。慎一心裡很清楚,能夠證明幸乃清白的,只有自己。
然而與此同時,他也深惡痛絕地清楚著,自己除了渾身顫抖,其實什麼也不會做。
是自己將那些毫無根據的謠言告訴了田中美智子;也是自己,作為舊書店事件的當事人,卻沒有向任何人坦白真相。這兩件事令慎一的心陷入了長久的抑鬱之中,奪走了他去上學的力氣,以及走出房間的勇氣。
當然,他心裡很清楚這些都是自作自受。既沒有怨恨別人的權利,也一樣算不到媽媽頭上。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其他能夠排解怨氣的方法。毆打母親是他與別人唯一的接觸機會,也是唯一能讓他切實感覺到自己還活著的方法。
暴力一成不變地持續著。無論是慎一初中畢業的時候,還是差不多與此同時他父母離婚的時期,或者是他跟媽媽兩個人搬進外婆家以後,以及幾乎是被趕出來一樣在附近一間公寓中居住下來的時候。
他覺得媽媽真的很能忍耐。為了讓慎一能有個自己的房間,她特意找了間面積寬敞的房子,並且為此沒日沒夜地工作。慎一心中漸漸萌生出了感激之情,然而他始終沒有將這種感情表現出來,只是任由時間流逝。
在這種沒有上高中,也幾乎不外出的日子裡,慎一迎來了十九歲生日,而這時的他再也不會對母親動手了。兩個人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飯的時間慢慢變多,家中的氣氛隨著時間推移變得緩和下來。隨後他取得了大學入學資格,上了一所函授大學。慎一外出的範圍也在逐漸擴大,雖然最開始不過就是深夜去趟便利店的程度,但是後來也能夠去神田那邊上函授大學的現場課程了。
他終於逐步從舊書店事件的情緒中解放了出來——幸乃一定也過得很幸福,現在應該不是女大學生,就是白領女職員了。憑著這種毫無意義的想像,慎一逐漸接受了自己的人生。就在這個時候,他聽說了橫濱發生的那起縱火殺人案。
最開始他並沒有關注案件相關的事,當得知幸乃就是這起震驚世間的案件的被告人時,距離開庭審理也只有一個月了。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沒有在網上搜過田中幸乃的消息了,於是將這個名字輸入進了搜索框。此前明明一條結果都沒有的,這一次滿屏都是那起案件的報導。
畫面中出現的圖像無疑就是幸乃。當看完了整個事件梗概的時候,慎一在隻身一人的房間中劇烈顫抖起來。
「啊,又是這樣。」他自言自語道。幸乃一定又是在袒護誰了,不然就是出於什麼理由才頂下了罪名。慎一幾乎對自己這種直覺深信不疑,只是無論看多少報導他依然找不到解釋。文中所描繪的那個窮凶極惡的罪犯,與自己知道的那個真實的幸乃,毫無交集。
最初慎一將它當成了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放到了一邊。然而,疑問始終盤旋在他心頭。他想知道自己執著相信的到底是不是事實,為此,慎一下定決心,時隔十年後再去一趟橫濱,他要去旁聽審判。
從庭審第一天開始,他連續幾日都沒有抽中旁聽資格,但他仍然毫不氣餒,連續去到第五天時,法庭外面聚集了比前一天還要多出許多的報名者,這一次,慎一居然抽中了。
他的心情相當平靜,絲毫沒有往常的激動,就那麼平淡地走進了法庭。周圍充斥著緊張的空氣,唯獨慎一卻在這樣的氣氛中更加冷靜下來。
就連他夙願得償地在多年之後見到了幸乃時,甚至在幸乃如眾多人所預料的一樣被判處了死刑時,這種冷靜都沒有改變。法庭中的隔斷劃分出了那一邊與這一邊,兩邊流淌著完全不同的空氣。慎一因此重新認識到自己與幸乃之間已經斷絕了聯繫,以至於安心地鬆了口氣。
然而,他畢竟是不同於別人的。退庭的時候,幸乃突然回頭望向旁聽席。她直直地看著慎一,對他露出了微笑——仿佛是不由自主地微笑,令時間好像一下子倒退回了童年時期。慎一猛然回過神來,想起了自己的所在,他慌忙低下了頭。
當離開法院的慎一偶爾抬頭,看見頭頂上空如同金色火炬一般的銀杏樹時,他終於意識到了整個事態的發展,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好友「小幸乃」的人生即將謝幕了。年少時光的回憶如同一本被風吹動的相冊,在他心中一頁頁地翻開。
他一味地想讓這個瞬間快點結束,甚至故作平靜地在心中對自己說謊。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時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失去的東西再也無法挽回。永遠都是這樣,從中學起就毫無長進。慎一在心中為自己的無能而氣憤,簡直忍不住要大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