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後其他的兄弟們長大了,分別在朝堂任職,每天上朝的時候,汗阿瑪看到底下的兒子們扎堆,就像是雞媽媽看著長大的小雞仔們一樣,對小雞仔們私底互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這還嘲笑始皇子孫不成器,而自己兒子個個都優秀,大清後繼有人……

  胤禩不說話,他可以稟告各方動向,可以詢問君父布置,但不能在私底下幫太子說話,也不能幫大哥、或是任何一位兄弟們在政治立場上說話。

  他必須要保持自己的立場「乾淨」,只站在君父一方,不斷地加強君父對自己的信任。

  不過,他還有筆在手。

  可以以話本暗示,藉故事比喻。

  胤禩筆記記得飛快,聽汗阿瑪回憶往昔,能給他新的靈感。

  邊上的梁九功幾乎與柱子融合為了一體,後腦勺的冷汗嘩嘩嘩地往下流。

  八阿哥究竟有多得皇上寵愛?!

  為君之道,連太子殿下與皇上交談時都要斟酌語句!

  八貝勒還問皇上要了恩典,請他為第四篇「橫掃六合」作序!

  康熙興致高昂,以今人之眼光,客觀點評先人在古時候所做政治舉措的錯誤之處。

  一千九百年前的先秦時期,在《大秦傳奇》描繪出一幕幕經典的畫卷。

  戰國四大名將,戰國四公子,百家爭鳴的過往,先賢聖人的足跡。

  這裡有後宮,有朝堂,有國戰,有法家、儒家、墨家、道家思想的激烈碰撞。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縱觀歷史,康熙深深地覺得荀子那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2)精妙。民心很重要,若是老百姓活不下去,那定是會掀杆而起的。

  他說道:「所以自戰事定後,朕之治國安民之策,裕民為先,與民休息,減免賦稅。」

  胤禩連連點頭。

  「朕慕漢文帝之王道、仁政。惟願天下安,做明君、仁君,希望在朕之治下出太平盛世。治國之道,定要寬仁,朕相信距離那一日已經近了。」

  拋開政治立場,只談論國家大事,民生大事時,胤禩可以暢所欲言,他將近些年的各地人口增長之數稟告給君父。

  康熙道:「盛世滋丁,永不加賦!」

  胤禩終於將第三篇「秦王嬴政」的故事脈絡理順了!

  他滿面欣喜地謝過君父,捧著對先秦史寫滿了筆記的冊子,還有汗阿瑪的觀點離去。

  留下康熙久坐於御前,沉思良久。

  「公子扶蘇……秦二世胡亥。」

  「胤禩是在暗示朕什麼?」

  梁九功一臉迷茫。

  他沒聽懂啊!

  皇上與八貝勒難道不是在聊秦朝歷史,聊始皇,然後聊到了皇上的功績與對未來的暢想?

  您不是夸八貝勒能力絕佳,不慕名利,一心為公,乖順孝順嗎?

  康熙想了想,又覺得是自己想多了。

  京城的烤鴨店,不知道怎麼的突然就火爆了起來!

  永樂年間至今的老字號飯莊便宜坊,以燜爐烤鴨味特色,滋味鮮美、外酥里嫩,天天客滿,來客洛洛不絕。

  不明真相之人一問,得知竟是一作話本所致,不由驚奇。

  「傾城你知道嗎?就是八貝勒!據聞八貝勒的福晉看了美味不用等寫的《郡主小廚娘》,問八貝勒誰家的烤鴨最好吃,八貝勒不假思索就帶八福晉來了我們便宜坊!」

  「連傾城都夸美味不用等的話本有意思呢!是一本適合邊看邊吃的話本。」

  現在便宜坊最貴最肥美的烤鴨,八貝勒親自提字「外酥里嫩」!

  ——什麼?!八貝勒有空吃烤鴨卻沒時間寫《大秦傳奇》?!

  胤禟從外頭溜達了一圈回來,對著胤禩捧腹大笑:「八哥,你出名了!你知道嗎?現在外頭人都在說,最好吃的烤鴨叫『八爺烤鴨』!」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1)為史記原話

  注釋(2)出自《荀子》

  上一本索額圖烤鴨,這一本八爺烤鴨,為什麼團團咕總是熱愛烤鴨?

  可能是我對我的索額圖愛的深沉。

  是的,我養的柯爾鴨圖圖,已經一歲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Ps:康熙說我大清千秋萬代的時候,我想到了東方不敗一統江湖,想到了隔壁的九龍男子醫院治不孕不育,還有東方阿波羅……

  第92章 胤禩:嘿,就是玩兒

  「百姓們也不擔心議論八哥會拿他們怎麼樣,他們都說八哥不像那些權貴高高在上、目中無人。」

  胤禟興致勃勃地說外頭的傳言:「八哥你以後出行得帶著侍衛了,我聽說有好多姑娘打算向傾城丟帕子、丟香花。」

  京城鬧出來的動靜,任何與上一世不一樣的地方都會讓胤禟開心,不同的地方與記憶中差異越大,代表著距離上一世的結局會越遠,這能很好地緩和他的焦慮。

  況且這話題的主人還是八哥呢?

  「若非有八哥幫著,那『美味不用等』的話本也不會這麼快賣出去,大街小巷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好吃的了。」

  紫禁城以南的商業街自前朝起就已經設立了柵欄,距今已形成商業中心,在這兒可以看到把守的衛兵,可以看到大街小巷的商鋪,還能看到各種賣小吃的。

  其實百姓家中的家常菜,並沒有那麼多美味,為何便宜坊的烤鴨在京城有名氣生意興隆還將其他人都比下去了?是秘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