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年的明史案發生後,出現了多少故意曲解冤假錯案,摘字斷句以誣告,文字獄之可怕至今回想起來仍令人膽寒!

  八貝勒這麼說,何焯是贊同的,也樂於為他考據秦史之真偽,只是一人之力到底還是不夠,他便詢問友人。

  先秦統一了文字,統一度量衡,修建道路,統一思想學說,統一疆土,漢時史書記錄其為暴秦,道始皇為暴君,描寫秦宮奢靡。

  一千九百年後的今日,他們考據發現,始皇之功,在於千秋,若非有他的作為,又如何會有後來朝代的興衰?

  後人批判其廢分封制建郡縣,如今再看古人的一些作為,從今時今日的眼光來看待古代,他們可以獲得脫離於當時時代的結論。

  功過是非,後人評說,而八貝勒顯然是敬始皇之大能,佩始皇之魄力的,他就是個始皇吹吹!

  當年有羅貫中吹劉備,如今有傾城吹始皇,對於探討古代,文人們接受良好。

  現在誰都知曉八貝勒就是傾城了,何焯尋求友人幫助時可以直言不諱。

  於是他一連寫信給了好幾位關係密切的江南文人好友,牽線搭橋,漸漸地,竟將八貝勒身邊的文人團隊給組建了起來。

  雖然他們聚集而來,是為了幫助八貝勒寫話本。

  若是放在以前有人說他們會為了幫別人寫話本千里迢迢趕來京城他們自己都不會信,誰能想到《大秦傳奇》的魅力那麼大呢!

  八貝勒道,待話本寫出來,將在鳴謝時將他們的名號都添上去。

  能夠參與這樣一部巨作的誕生,是多麼讓人激動的事兒!

  胤禩一想,這可真是個好主意啊!頓時發布懸賞,言明若是有人能回答他的考據疑惑,有黃金做獎賞。

  這麼招搖得一弄,大伙兒都知道傾城是遇上難題了。

  也因為太招搖,以至於朝中又有人彈劾起了胤禩,上告康熙曰:「八貝勒拉攏文人,有結黨之嫌。」

  康熙等第二作秦宮風雲等得花兒都謝了,正是大感興趣的時候,哪會輕易受人挑撥。

  納蘭明珠次子納蘭揆敘,交友甚廣,府中賓客眾多。

  這一日,納蘭揆敘聽聞賓客們探討先秦,不由好奇,一問才得知,原來其中有一位賓客與何焯乃是友人,如今何焯侍讀於八貝勒府,有一些考據難題,遂與他互相探討,果真是難倒了他。

  納蘭揆敘聽罷,疑惑道:「始皇之父更名嬴子楚?原因為何,其拜華陽夫人為母有何利弊?怎麼會問這些問題?」

  賓客笑道:「二公子可知近日京城到處在傳的《大秦傳奇》?」

  「有所耳聞,」納蘭揆敘搖著摺扇說道,他一表人才,才華過人,頗有其兄納蘭性德當年的風采。詩文寫得過人,詞賦作得也精彩,所寫所學皆是文人眼中的正道,雖有耳聞話本,卻沒去看過。

  賓客們當即將《大秦傳奇》推薦給納蘭揆敘看,那厚厚的一本拿在手上,害納蘭揆敘還以為這是個有始有終的話本,誰想到津津有味地看到最後,竟是個坑!

  坑底的冤魂們發出餓餓的哀嚎,當事人傾城卻停筆了,他沒有心!

  掉進坑底的納蘭揆敘恨不得一塊兒幫著八貝勒給考據了,天底下還不知道有多少人盼著看續篇呢!

  胤禩也沒想到,為了招人史實考據所發布的懸賞,竟還能將納蘭揆敘這條大魚給吸引來。

  還有熱衷於編書的三哥胤祉將手頭的活兒都放下了,擠到他家裡來,與他一塊探討先秦時的人文。

  催更的隊伍又又又壯大了幾分,胤禩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寫話本還能惹來那麼多人期盼。

  胤禟得知納蘭揆敘登門拜訪胤禩,驚奇地對胤禩耳語道:「八哥,那是納蘭揆敘啊!」

  你們兩個上一世關係好得稱呼為摯友、知己,私交甚篤,最主要的是有了納蘭揆敘支持,日後會吸引許多文人,還有納蘭明珠舊部的幫助。

  胤禟驚喜道:「沒想到這一世八哥沒有可以去拉攏文人,這些人該是你的幕僚就還是你的幕僚,該是你的摯友,他自己就過來了。」

  胤禩上一世在文人之中受歡迎,或許有其可以經營的成果在。

  只是這輩子的胤禩,他沒有了需要經營明面上人脈的必要,手裡已經掌握了眾多暗線,自然也沒有花功夫去經營拉攏人。

  胤禟還可惜八哥失去了文人友人們的支持,沒想到殊途同歸,他們還是回到了八哥的懷抱。

  胤禩一臉複雜:「他們是來催促我寫文的。」

  胤禟眨了眨眼,乖巧地正襟危坐在胤禩面前,笑道:「我也是來催促八哥寫續篇的。」

  「八哥太厲害了!不愧是八哥,寫出來的話本那麼精彩!你不知道,有好多人看了你的話本以後都喜歡上了始皇。」

  隱忍、內心堅韌,未來會有大作為的始皇不知迷倒了多少看客。

  對始皇的喜愛與男女無關,慕強是人類的本能,而始皇的魅力穿越了千年的歷史。

  郭絡羅氏很想忍住不看,免得到時候心癢難耐,她想等到胤禩寫完再看。

  可是說好的養肥,她仍然忍不住看了,一不小心落入坑中,眼巴巴地盼著胤禩的續作。

  最近風平浪靜沒什麼大事,胤禩手裡其實沒什么正事需要操心。

  在眾人的鞭策下,胤禩愣是治好了自己的拖延症與懶散,老老實實地在書房奮筆疾書,若是有疑惑便告知眾人一同討論,很快便能得到解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