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禩恍然大悟:原來汗阿瑪不是在怪我又寫了話本啊!

  第88章 一更催更大軍即將到達戰場

  康熙說的一點沒錯,胤禩自爆是傾城後,從最開始的人人說他,到後來的風波稍停總計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如今是好不容易消停了一些,大臣、文人們該責備的也責備過了,該罵得也罵過了,風平浪靜之時,本該夾緊尾巴莫再折騰。

  現在出新作,豈不是喚醒了人們的記憶,讓他們立刻就回憶起前幾個月熱火朝天的討論與曝出傾城身份時的軒然大波?

  胤禩信誓旦旦道:「兒臣改邪歸正了!這次不寫挑戰人們世俗三觀的內容,這回寫小學,復古!」

  大清自明史案驚動先京城時,文字獄起,各地就總是冒出以文字誣告他人之事,並非所有的地方治理官員如吳這樣秉公直斷且不興誅連。

  明史案造成的後續影響太過惡劣,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中人人自危,許多文人不再創作,改修小學,從此興復古考據之風。

  那個時候康熙年幼,還是鰲拜下的嚴格處置之令。

  康熙對他的「改邪歸正」報以懷疑態度,傾城的話本哪一個不是在挑戰三綱五常的底線?

  胤禩道:「汗阿瑪若是不信,不妨看看,兒臣絕對不會陽奉陰違的。」

  一定是因為前科太多,汗阿瑪才不信任他的,胤禩就以事實證明自己所言非虛,這才將新作的第一篇給帶了來。

  康熙沒好氣道:「朕哪兒有時間看話本?對你那些話本沒什麼興趣。」

  他始終認為話本為不入流的小道,文人之間公認的可是寫文章、填詞作賦才是正道。

  他不以為然,將胤禩帶來的新話本第一篇放在了一邊。

  胤禩露出了傷心的神情:「您都不信任兒臣,兒臣覺得這次能寫出像《三國演義》這樣的話本。」

  《三國演義》,可是連先帝都誇讚,讓皇子們閱讀的話本,汗阿瑪也很喜歡,是為數不多在胤禩年幼時在上書房會讀到的話本。

  康熙瞥了他一眼:「休沐結束,可要開始干正事了。」

  一聽君父提到正事,胤禩頓時嚴肅了面容。

  「回內務府待著,」康熙指指他:「再過幾個月,朕要巡幸塞外,一切照舊即可。」

  巡幸塞外,自是要去見一見出嫁的公主,改善對邊境治理,沿途以帝王之行修路,待離去後這條路就能供天下人走,這也是汗阿瑪治理下的一大特色。

  胤禩一口應下,待回了內務府,就見內務府總管凌普端著一張假笑的臉面對他。

  太子來尋凌普時,見胤禩也在,與他笑呵呵地打招呼:「八弟剛出來就寫新作了?你也不怕汗阿瑪再禁足你。」

  「臣弟倒是不怕禁足,只怕不讓寫,」胤禩笑道:「二哥可要看一看我的新作?」

  逢人就送話本,這也是胤禩在兄弟們交往的傳統「禮尚往來」了。

  太子眼皮子微不可見地跳了跳:「你莫不是又寫了什麼驚世駭俗的內容?」

  不是他說,每次八弟興致勃勃主動送人話本,那一定是寫了一些與主流文人觀念不同的內容。

  也許這就是寫話本的人通病?胤禩熱愛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有很多人看,那麼無論是罵他的,還是讚美他的,他都高興。

  最怕的,是寫出來的東西沒人看,一個人孤孤單單沒有知音。

  傾城名聲響亮,光衝著他的名號來看話本之人就有許多人了。

  京城這地寸土寸金,商市就在紫禁城外很近的位置,走過去很快便能到,那地方商鋪林立,其中便有胤禩的書肆,書籍都是精裝訂的,賣的比外頭貴,但不愁銷量。

  「哪有,我這回寫的是考據復古後的話本,沒寫挑戰倫理綱常的,」胤禩再次強調。

  太子好笑道:「你還轉性了?」

  胤禩不禁反思:我之前真的有寫很驚世駭俗的東西嗎?

  這才哪兒到哪兒,可能是戲文看多了,胤禩覺得其實還好吧?

  太子道:「那你之後讓人送一冊來給孤看看,孤還挺好奇你那閉關的幾個月會寫出什麼樣的著作。」

  凌普見太子對八貝勒親近,心中暗暗警惕,待胤禩走後,他低聲勸說太子:「八貝勒心機深沉,殿下萬萬不能對他掉以輕心啊!」

  太子動作一頓,詫異道:「心機深沉?」

  就胤禩?能有啥心機?

  凌普見太子對胤禩並不防備,緊張兮兮地勸說太子「八貝勒是明珠第二啊!」

  當年的納蘭明珠,那老狐狸不也是笑面虎?

  實則口腹蜜劍,笑裡藏刀,心機深沉,還排除異己,對陰謀詭計信手拈來。

  太子只覺得匪夷所思的。

  明珠第二?

  「你是不是誤解了什麼?」

  凌普焦急道:「難道當初不是八貝勒害殿下被皇上遷怒責罵的嗎?」

  太子詭異地沉默了,頗有些不自在地撇開眼:「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不必再提,怪孤太年輕。」

  他總不能說那是與胤禩之前鬧出來的烏龍吧?

  他說話似是而非,讓胤禩以為他真要追求佳人,結果陰差陽錯將汗阿瑪給哄好了,被拆穿以後鬧了個大笑話。

  汗阿瑪怒他們一個敢教一個還真敢學。

  可太子心裡也腹誹:那您不也上鉤了嗎?

  重點是汗阿瑪上鉤了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