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李照:「……」
「你別欺人太甚!」半大小子生氣起來還挺橫的,他長這麼大,幾時受過這種委屈?
「行了,趕緊掃完過來吃瓜。」清清懶得逗他,「有事情跟你說。」
見她轉了態度,李照也不是扭捏的人,三下五除二在地上胡亂颳了幾下,跑到清清面前,一屁股坐下,拽得二五八萬:「你要跟我說什麼?」
「過來些。」清清沖他招招手。
李照以為是什麼機密,連忙附耳過去。
結果,卻聽見清清壓低聲音,謹慎地跟他說:「手上不小心沾了西瓜汁,難受,你幫我拿條布巾來。」
李照:「???」
「我不去。」李照站起來,兇巴巴地說,「不是說暫時扮演僕役嗎?怎麼真把我當僕役使喚呢?」
清清往他手裡塞一個橘子,百無聊賴:「算了,不逗你了。」
「成山王十幾年沒回京城了,根本不記得你的長相。」她說,「坊間都傳你去承德逃命了,連聖上都不知道你的下落,你最好老老實實把這個僕役給我演好了。
「再跟個大爺似的,立馬就給我滾。」清清眼神凌厲,「我可不想跟你一起把命搭進去。」
李照面色難看,可他深知,清清說的是真話,而且,的確是在幫他。
算了,大丈夫能屈能伸。
李照一邊大步去拿給她擦手的布巾,一邊恨恨地把橘子掰開,用力往嘴裡塞。
他不知道清清是不是故意刺激他,總之,他現在真的產生了一種信念感,一種對權利的渴望。
——他不想,再受任何人的擺布、威脅,哪怕一刻!
無論那個人是誰。
第73章 連環計
這幾日, 祖父和謝鐸肉眼可見的忙了起來。尤其是謝鐸,因為聖上不信別人,只信他, 所以基本上都是天亮才回來,或者乾脆不回來。
成山王的舉動,將本就渾濁的朝堂徹底攪亂了。
李照此去承德,是聖上點了頭的,他從來沒有對李照予以厚望,只盼他安全, 臨行前, 也另派了一隊人馬給李照做障眼法。
他沒想到,李照根本沒有離京, 承德一明一暗兩位八皇子, 都是假的。
聖上本就積勞成疾, 眼下大軍壓境,更成了強弩之末,閣老們勸他下密詔,立李照為太子,或者乾脆讓李照繼位。
可時間太短了, 李照風評本就不好, 倉促之下, 硬推上位,恐難以服眾。
而且, 若此舉激怒了成山王,反而會給他合理造反的藉口。
「寡人早有打算, 眾卿可安枕無憂矣。」聖上語調慢慢的,散漫中透著疲憊, 交代著這些天來無數次說過的話,「若成山王果生異心,眾卿切記,務必隱忍。
「——江山易主,黎庶仍在,這個位置,由誰來坐不要緊,要緊的是國泰民安——即便是永順登位,也仍需眾卿的傾力輔佐,是不是這個道理?
「眾卿都是國之棟樑,唯有保全自身,靜待良機,方是上策。」聖上還笑得出來,「行了,不用一天到晚看著寡人,回去歇著吧。」
眾大臣面面相覷,皆是無可奈何,儘管它們都做好了以死相拼的準備,可聖上的話,他們又怎麼敢不聽?
何況,他們都清楚,聖上說的是正確的。
——無論誰來做這個皇帝,他們都要為黎民百姓鞠躬盡瘁,若能靈活變通,說不定可以阻止成山王大肆屠戮。
然而,在當今聖上的面前,誰又敢說這種話呢?
齊齊跪在地上,高呼吾皇萬歲,不少大臣都痛哭流涕起來。
他們都是為官數十年的元老,與聖上一同打天下的,當時他是多麼的意氣風發,如今竟淪落到這種境地,而他們也全都老了。
如何能不讓人唏噓?
「好了。」聖上朗聲大笑起來,「天色也不早了,便在殿前用膳吧。」
說完,起身離開了。
謝鐸隨行保護,眾大臣被留在景毓宮前,等候用膳。
走出景毓宮,聖上的步伐慢了下來,身形也有一瞬間的不穩,被貼身的公公扶住,更放慢了腳步。
望著聖上的背影,謝鐸擰眉,卻一言不發。
「明知。」聖上喚他的字,「寡人方才說的話,你都聽到了?」
謝鐸拱手行禮:「不知陛下指的是哪一句。」
也就他敢這麼揣著明白裝糊塗,聖上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無奈搖頭,說道:「隱忍那句。」
「回陛下,恕臣斗膽。」謝鐸直言,「若一味隱忍,反而惹人懷疑。」
殿前無人,沒有遮掩的必要,聖上便也直來直去:「你有何打算?但說無妨。」
「臣正想向陛下請旨。」謝鐸單膝點地,無比嚴肅地行了軍禮,同時說了自己的計劃。
-
聖上一向欣賞他,他將自己的想法一說,果然龍顏大悅,親自將他扶起來,當即批准了他的計劃。
「你想做什麼,儘管去做。」拍拍他的肩膀 聖上讚許地說,「這些年,你幫寡人立了不少功勞,今後,永順就拜託你了。」
謝鐸再次恭敬地行了個禮,什麼都沒有說。
聖上知道他的個性,也不多言,兩人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聖上甚至不再讓謝鐸保護他的安全,在明知道情況危急的情況之下,還是將他派去守著皇城別處。
差事雖是謝鐸主動請來的,可聖上答應得太快,反而引起了他的懷疑。
「你別欺人太甚!」半大小子生氣起來還挺橫的,他長這麼大,幾時受過這種委屈?
「行了,趕緊掃完過來吃瓜。」清清懶得逗他,「有事情跟你說。」
見她轉了態度,李照也不是扭捏的人,三下五除二在地上胡亂颳了幾下,跑到清清面前,一屁股坐下,拽得二五八萬:「你要跟我說什麼?」
「過來些。」清清沖他招招手。
李照以為是什麼機密,連忙附耳過去。
結果,卻聽見清清壓低聲音,謹慎地跟他說:「手上不小心沾了西瓜汁,難受,你幫我拿條布巾來。」
李照:「???」
「我不去。」李照站起來,兇巴巴地說,「不是說暫時扮演僕役嗎?怎麼真把我當僕役使喚呢?」
清清往他手裡塞一個橘子,百無聊賴:「算了,不逗你了。」
「成山王十幾年沒回京城了,根本不記得你的長相。」她說,「坊間都傳你去承德逃命了,連聖上都不知道你的下落,你最好老老實實把這個僕役給我演好了。
「再跟個大爺似的,立馬就給我滾。」清清眼神凌厲,「我可不想跟你一起把命搭進去。」
李照面色難看,可他深知,清清說的是真話,而且,的確是在幫他。
算了,大丈夫能屈能伸。
李照一邊大步去拿給她擦手的布巾,一邊恨恨地把橘子掰開,用力往嘴裡塞。
他不知道清清是不是故意刺激他,總之,他現在真的產生了一種信念感,一種對權利的渴望。
——他不想,再受任何人的擺布、威脅,哪怕一刻!
無論那個人是誰。
第73章 連環計
這幾日, 祖父和謝鐸肉眼可見的忙了起來。尤其是謝鐸,因為聖上不信別人,只信他, 所以基本上都是天亮才回來,或者乾脆不回來。
成山王的舉動,將本就渾濁的朝堂徹底攪亂了。
李照此去承德,是聖上點了頭的,他從來沒有對李照予以厚望,只盼他安全, 臨行前, 也另派了一隊人馬給李照做障眼法。
他沒想到,李照根本沒有離京, 承德一明一暗兩位八皇子, 都是假的。
聖上本就積勞成疾, 眼下大軍壓境,更成了強弩之末,閣老們勸他下密詔,立李照為太子,或者乾脆讓李照繼位。
可時間太短了, 李照風評本就不好, 倉促之下, 硬推上位,恐難以服眾。
而且, 若此舉激怒了成山王,反而會給他合理造反的藉口。
「寡人早有打算, 眾卿可安枕無憂矣。」聖上語調慢慢的,散漫中透著疲憊, 交代著這些天來無數次說過的話,「若成山王果生異心,眾卿切記,務必隱忍。
「——江山易主,黎庶仍在,這個位置,由誰來坐不要緊,要緊的是國泰民安——即便是永順登位,也仍需眾卿的傾力輔佐,是不是這個道理?
「眾卿都是國之棟樑,唯有保全自身,靜待良機,方是上策。」聖上還笑得出來,「行了,不用一天到晚看著寡人,回去歇著吧。」
眾大臣面面相覷,皆是無可奈何,儘管它們都做好了以死相拼的準備,可聖上的話,他們又怎麼敢不聽?
何況,他們都清楚,聖上說的是正確的。
——無論誰來做這個皇帝,他們都要為黎民百姓鞠躬盡瘁,若能靈活變通,說不定可以阻止成山王大肆屠戮。
然而,在當今聖上的面前,誰又敢說這種話呢?
齊齊跪在地上,高呼吾皇萬歲,不少大臣都痛哭流涕起來。
他們都是為官數十年的元老,與聖上一同打天下的,當時他是多麼的意氣風發,如今竟淪落到這種境地,而他們也全都老了。
如何能不讓人唏噓?
「好了。」聖上朗聲大笑起來,「天色也不早了,便在殿前用膳吧。」
說完,起身離開了。
謝鐸隨行保護,眾大臣被留在景毓宮前,等候用膳。
走出景毓宮,聖上的步伐慢了下來,身形也有一瞬間的不穩,被貼身的公公扶住,更放慢了腳步。
望著聖上的背影,謝鐸擰眉,卻一言不發。
「明知。」聖上喚他的字,「寡人方才說的話,你都聽到了?」
謝鐸拱手行禮:「不知陛下指的是哪一句。」
也就他敢這麼揣著明白裝糊塗,聖上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無奈搖頭,說道:「隱忍那句。」
「回陛下,恕臣斗膽。」謝鐸直言,「若一味隱忍,反而惹人懷疑。」
殿前無人,沒有遮掩的必要,聖上便也直來直去:「你有何打算?但說無妨。」
「臣正想向陛下請旨。」謝鐸單膝點地,無比嚴肅地行了軍禮,同時說了自己的計劃。
-
聖上一向欣賞他,他將自己的想法一說,果然龍顏大悅,親自將他扶起來,當即批准了他的計劃。
「你想做什麼,儘管去做。」拍拍他的肩膀 聖上讚許地說,「這些年,你幫寡人立了不少功勞,今後,永順就拜託你了。」
謝鐸再次恭敬地行了個禮,什麼都沒有說。
聖上知道他的個性,也不多言,兩人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聖上甚至不再讓謝鐸保護他的安全,在明知道情況危急的情況之下,還是將他派去守著皇城別處。
差事雖是謝鐸主動請來的,可聖上答應得太快,反而引起了他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