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應該沒有。」元芩說道,「路上很謹慎。」
清清點點頭:「那就好。」
「我哪有心情歇?」李照坐下,煩悶地說,「太傅大人呢?他怎麼看這次……」
清清看著元芩沏茶,語氣淡淡的:「祖父與夫君皆被留在宮中議事,暫時走不開,這是好事。」
李照可沒看出來哪裡好,抹了把臉:「我、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清清姐,我真的可以信任你嗎?」
「不然呢?」清清抱著胳膊瞧他,「你現在除了信任我,有其他選擇?」
一句話把李照說啞火了。
甚至就在一個月前,他都沒有想過自己會被逼到這個份兒上。
那個時候五王爺尚在,永寧堂姐野心勃勃,但卻將他護於羽翼之下,不管她是出於什麼理由,總之那個時候他是安全的。
可現在,五王爺死了,朝中勢力失衡,永寧堂姐下落不明,成山王又狼子野心。
他從小就沒有想過要爭那個位置,他只是想為從小照顧自己長大的太子討回公道而已,如今卻被至於風口浪尖,讓他怎麼能不怕?
清清看出他的膽怯,臉色冷了下來,說他:「任何人都只能保你一時,保不了你一世,李照你別忘了,你姓李。」
這話猶如一記巴掌,將他徹頭徹尾扇了一個激靈。
「我、我……」李照到底是年紀小,說不清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聽到清清的話,他覺得,自己或許可以一試。
於是站起來,鄭重其事地朝清清行了一禮:「清清姐,請務必幫我度過這一關!」
清清自然受不得他這一禮,擋了一下,沒讓他全了這禮。
待他站直了,才說道:「我幾時說過不幫你?只是看不得你如此緊張罷了。」
剩下的,她沒有說完。只是恨鐵不成鋼地看了他一眼。
他從小就怯弱,因他母妃出身不好,不敢得罪人,被欺負了也不知道反抗,只知道害怕,總是要別人幫他出頭。
如今,面臨這麼大的事情,他還是這樣,讓清清怎麼放心?
他自己不爭氣,就算坐上了那個位置,也只是換了個地方受人脅迫罷了。
「是我的錯。」李照嘆了口氣,「我手上一沒有能人,二沒有良策,十五萬大軍壓境,叫我怎能不怕?」
清清讓他氣笑了。
「人固有一死,怎麼?別人死得,你死不得?」清清拿話刺他,「沒有捨我其誰的魄力,何來能人,何來良策?」
李照沒話說了。
「好了。」清清擔心把他罵煩了,起反作用,安撫他說,「我這兒倒有個法子。」
與元芩對視一眼,兩人異口同聲說:「偷梁換柱。」
說完,兩人俱都嘆了口氣。
元芩在他身邊這麼長時間,李照卻還說自己沒有能人怕是給他獻上良策,他也因為害怕而不敢用。
罷了,度過這一關再說吧。
其實嚴格說來,李照越慫,越好擺布,對他們反而越有利。
可清清不想這樣,她寧願是自己把江山搶過來,也不想因為李氏一族的衰亡,而不得已接手。
畢竟,這是父兄用生命鎮守的地方,如果可以,她當然希望大安國可以長盛不衰。
看著懵懂的李照,清清第一次覺得無力。
「怎麼個偷梁換柱法兒?」李照總算來了點兒精神,試探著問。
-
次日午時,祖父和謝鐸才從宮中回來。
原本謝鐸還應該在宮中守著的,可他對李氏江山本就不上心,加上他早就做好了安排,等著成山王來反,所以早早回來休息了。
李照的事情他昨夜就知曉了,且認同清清的做法,所以在清清和他說的時候,只是冷淡地「嗯」了一聲。
清清對他的態度滿是不解:「你不怪我擅作主張?」
「不是要造反嗎?」謝鐸直言,「從龍有功,不是更方便……」
清清連忙捂住他的嘴巴,震驚:「你不要命了?」
李照現在就在謝府,讓他聽了去怎麼辦?
謝鐸笑了聲,捉了她的手,叼著她的指尖玩了會兒,才說:「讓他滾,半年之內不要回來。」
他這樣說,反而是決定護著李照了。
因為清清也是這麼打算的。
可是,卻不能真的讓他離開——成山王不會放過他,得把他藏好了才行。
正好趁這半年,教他點兒東西。
省得他將來什麼都不懂,丟人現眼。
於是,當天下午,就有一群自稱是八皇子車架的人,硬闖城門卡口,說是李照要到承德避暑,讓他們務必放行。
中午散朝以後,才增派的人手,加強各關卡的防衛,城中之人,一律不予進出。
城門守城將心中暗想,定是李照聽到了風聲,去承德避暑是假,逃命才是真。
可他哪敢置喙?
這麼大的事兒,他一個小小守城將,連在腦子裡想想都是有罪的!
試探著攔了會兒,在隨從侍衛的譏諷之下,「無可奈何」地放了行。
然而,真正的李照,此時換上了謝府僕役的衣服,正頂著太陽在築基閣掃地呢。
「這就是你說的偷梁換柱?」李照一邊掃,一邊瞪著涼亭里吃瓜果的清清,「我看你幫我是假,趁機整我才是真。」
清清氣定神閒的,將橘子皮丟在李照掃得亂七八糟的塵土之間:「那你走啊。」
清清點點頭:「那就好。」
「我哪有心情歇?」李照坐下,煩悶地說,「太傅大人呢?他怎麼看這次……」
清清看著元芩沏茶,語氣淡淡的:「祖父與夫君皆被留在宮中議事,暫時走不開,這是好事。」
李照可沒看出來哪裡好,抹了把臉:「我、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清清姐,我真的可以信任你嗎?」
「不然呢?」清清抱著胳膊瞧他,「你現在除了信任我,有其他選擇?」
一句話把李照說啞火了。
甚至就在一個月前,他都沒有想過自己會被逼到這個份兒上。
那個時候五王爺尚在,永寧堂姐野心勃勃,但卻將他護於羽翼之下,不管她是出於什麼理由,總之那個時候他是安全的。
可現在,五王爺死了,朝中勢力失衡,永寧堂姐下落不明,成山王又狼子野心。
他從小就沒有想過要爭那個位置,他只是想為從小照顧自己長大的太子討回公道而已,如今卻被至於風口浪尖,讓他怎麼能不怕?
清清看出他的膽怯,臉色冷了下來,說他:「任何人都只能保你一時,保不了你一世,李照你別忘了,你姓李。」
這話猶如一記巴掌,將他徹頭徹尾扇了一個激靈。
「我、我……」李照到底是年紀小,說不清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聽到清清的話,他覺得,自己或許可以一試。
於是站起來,鄭重其事地朝清清行了一禮:「清清姐,請務必幫我度過這一關!」
清清自然受不得他這一禮,擋了一下,沒讓他全了這禮。
待他站直了,才說道:「我幾時說過不幫你?只是看不得你如此緊張罷了。」
剩下的,她沒有說完。只是恨鐵不成鋼地看了他一眼。
他從小就怯弱,因他母妃出身不好,不敢得罪人,被欺負了也不知道反抗,只知道害怕,總是要別人幫他出頭。
如今,面臨這麼大的事情,他還是這樣,讓清清怎麼放心?
他自己不爭氣,就算坐上了那個位置,也只是換了個地方受人脅迫罷了。
「是我的錯。」李照嘆了口氣,「我手上一沒有能人,二沒有良策,十五萬大軍壓境,叫我怎能不怕?」
清清讓他氣笑了。
「人固有一死,怎麼?別人死得,你死不得?」清清拿話刺他,「沒有捨我其誰的魄力,何來能人,何來良策?」
李照沒話說了。
「好了。」清清擔心把他罵煩了,起反作用,安撫他說,「我這兒倒有個法子。」
與元芩對視一眼,兩人異口同聲說:「偷梁換柱。」
說完,兩人俱都嘆了口氣。
元芩在他身邊這麼長時間,李照卻還說自己沒有能人怕是給他獻上良策,他也因為害怕而不敢用。
罷了,度過這一關再說吧。
其實嚴格說來,李照越慫,越好擺布,對他們反而越有利。
可清清不想這樣,她寧願是自己把江山搶過來,也不想因為李氏一族的衰亡,而不得已接手。
畢竟,這是父兄用生命鎮守的地方,如果可以,她當然希望大安國可以長盛不衰。
看著懵懂的李照,清清第一次覺得無力。
「怎麼個偷梁換柱法兒?」李照總算來了點兒精神,試探著問。
-
次日午時,祖父和謝鐸才從宮中回來。
原本謝鐸還應該在宮中守著的,可他對李氏江山本就不上心,加上他早就做好了安排,等著成山王來反,所以早早回來休息了。
李照的事情他昨夜就知曉了,且認同清清的做法,所以在清清和他說的時候,只是冷淡地「嗯」了一聲。
清清對他的態度滿是不解:「你不怪我擅作主張?」
「不是要造反嗎?」謝鐸直言,「從龍有功,不是更方便……」
清清連忙捂住他的嘴巴,震驚:「你不要命了?」
李照現在就在謝府,讓他聽了去怎麼辦?
謝鐸笑了聲,捉了她的手,叼著她的指尖玩了會兒,才說:「讓他滾,半年之內不要回來。」
他這樣說,反而是決定護著李照了。
因為清清也是這麼打算的。
可是,卻不能真的讓他離開——成山王不會放過他,得把他藏好了才行。
正好趁這半年,教他點兒東西。
省得他將來什麼都不懂,丟人現眼。
於是,當天下午,就有一群自稱是八皇子車架的人,硬闖城門卡口,說是李照要到承德避暑,讓他們務必放行。
中午散朝以後,才增派的人手,加強各關卡的防衛,城中之人,一律不予進出。
城門守城將心中暗想,定是李照聽到了風聲,去承德避暑是假,逃命才是真。
可他哪敢置喙?
這麼大的事兒,他一個小小守城將,連在腦子裡想想都是有罪的!
試探著攔了會兒,在隨從侍衛的譏諷之下,「無可奈何」地放了行。
然而,真正的李照,此時換上了謝府僕役的衣服,正頂著太陽在築基閣掃地呢。
「這就是你說的偷梁換柱?」李照一邊掃,一邊瞪著涼亭里吃瓜果的清清,「我看你幫我是假,趁機整我才是真。」
清清氣定神閒的,將橘子皮丟在李照掃得亂七八糟的塵土之間:「那你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