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實在不忍看那些可憐的幼童忍飢受凍。

  蕭景曜頷首。

  她便趕忙回府中安排人手,現如今膳房都閒著,先安排過來再說。

  蕭景曜與裴照松則入宮求見皇帝。

  ~~

  二人一路風塵僕僕,然待趕到宮中,卻被人攔了下來。

  「陛下閉關七日,任何人不能打擾,殿下與丞相還是請回吧。」

  攔他們的是個道士,四五十歲的年紀,手執拂塵,看來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正是那位沖虛道長。

  蕭景曜已經打定了主意,只冷聲道,「城外幾千災民正在挨餓受凍,各州縣更有無數百姓饑寒交迫,道長若真有慈悲心,何不不施法叫上蒼垂簾,解救災荒?」

  沖虛一頓,只道,「貧道也是為殿下著想,如若惹怒了陛下,恐怕會影響殿下前途的。」

  蕭景曜冷聲笑道,「本王的前途,用不著你操心。」

  語畢便將其拂開,徑直進了去。

  他到時才發現,此時的寢殿一片香菸渺渺,宛如哪個道觀的道場,皇帝正身披道服,在其中閉目打坐。

  蕭景曜開口道,「兒臣今日不得已求見,還望父皇原諒,連日來京畿多地暴雪之災,流民湧入城外,請父皇下令開啟國庫,賑濟災民。」

  話音落下,皇帝沒又說話,甚至沒有睜眼。

  蕭景曜便又道,「去年黃河沿岸水患,災民尚未恢復生產,眼看開春又要面臨春旱危情,兒臣懇請父皇收回征加賦稅之成命,否則,只怕百姓無法承擔,唯恐生出更大隱患。」

  話音落下,只見皇帝終於睜開了眼。

  卻是涼涼道,「國庫現如今空虛,不增加賦稅,如何賑災?你以為銀兩是從天下掉下來的?」

  蕭景曜並未退卻,反問道,「既然如此,父皇何必要大肆修建別宮道觀耗費財力?您可知那些銀兩,可能養活多少百姓?」

  「混帳!」

  卻聽皇帝怒罵一聲,「何時輪到你來教朕?」

  蕭景曜垂首,「兒臣不敢。父皇一向是明君,但此時幾千災民正在城外饑寒交迫,更有無數百姓要凍餓而死。」

  皇帝復又合上眼睛,道,「眾生皆苦,此乃磨礪與歷練,撐下去,就會好的。」

  撐?如何撐!

  蕭景曜強忍怒意道,「可他們始終是父皇的子民,父皇身為君王,其可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話音落下,皇帝一下又睜了眼,再次怒道,「混帳!」

  蕭景曜卻仍繼續道,「前有南朝之鑑,修道與百姓民生孰重孰輕?父皇必定比兒臣更清楚。」

  皇帝冷笑起來,「這些日子你翅膀硬了,不要以為老大與老三被圈禁,以後江山必定就是你的。」

  蕭景曜跪地,頭觸地面,一字一頓道,「兒臣從不敢覬覦江山,只求父皇開恩,叫百姓子民能有喘息之機。」

  ……

  ~~

  天將傍晚,天氣愈發冷了。

  好在帳篷已經扎了起來,災民們暫且有了避風的地方。

  裴秀珠將府里膳房的人手暫且都調了過來,就地支了大鍋熬粥,先分發下去。

  有了吃的,災民們情緒暫時得到安撫,沒那麼躁動了。

  裴秀珠又叫人從城中找了幾位大夫,給那些生病的孩童診治,叫他們能稍稍舒服些,暫且停住哭聲。

  就在此時,卻見裴照松回來了。

  裴秀珠趕忙上前關問,「父親,你們的事情辦得如何?」

  裴照松道,「陛下方才下令開放國庫賑災。」

  「那就好。」

  裴秀珠拍了拍心口,暫且放了放心。

  哪知裴照松頓了頓,又道,「還有一事,陛下降旨,命肅王殿下即刻前往封地。」

  第41章 紅油芥菜,牛肉湯麵,不……

  眾所周知, 蕭景曜的封號為肅王,其封地,便是在遙遠的西北邊陲肅州。

  但, 這也只是個封號而已, 自本朝開國,尚沒有叫皇子外出就藩的前例。

  是以乍聽此言, 裴秀珠大感意外,忙問道, 「陛下為何突然要叫王爺去封地?」

  周遭還有閒雜人等, 裴照松不便多說, 只皺著眉, 一臉沉重道,「大約, 此是肅王殿下為民請命的代價吧。」

  什麼?

  為民請命還要代價?

  裴秀珠依舊不解。

  然看了看遠處,並沒有蕭景曜的影子,她又問道, 「那王爺現在在哪兒?」

  裴照松道,「王爺方才已經回府收整行李了, 陛下說, 叫王爺即刻就去。」

  還真的要走?

  裴秀珠忙道, 「那我回去看看。」便提裙要走。

  哪知裴照松卻將她一攔, 低聲道, 「陛下方才並未指定你一同前去, 肅王殿下的意思是, 肅州邊關苦寒,此時又正是最冷的時候,你不如先留在京城。」

  「什麼?」

  裴秀珠皺眉, 蕭景曜這是什麼意思?

  要丟下她自己去肅州?

  那怎麼成?

  她越發著急起來,只道,「我要親自去與王爺說。」

  便不再與父親多說,提裙登上了馬車。

  ~~

  一路回到家中,只見府中已是忙碌一片,下人們有的提著木箱往馬車上扛,有的還在房中替蕭景曜整理衣物,書卷等等。

  裴秀珠在書房中找到了蕭景曜,忙上前道,「王爺真的要去肅州?現在就要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