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寧靈哪裡聽不明白他話中的意思,卻又不知要怎樣回應, 便只笑了一笑,沒再言語。

  殿內復又安靜下來。

  時辰已不早了, 可姜寧靈因得下午睡了那一長覺,此時也不覺得困,不知不覺間又同穆淮說起話來。

  方才說了南喬的事,姜寧靈便不由得想起同南喬前後腳入京的另一位和親公主。

  姜寧靈還記得,那位思悠公主入宮面聖時,行為舉止帶著說不出的怪異,此時想起來,便問了幾句。

  穆淮自然也記得這事兒,且為保穩妥,他那日便遣了暗衛去探查,幾日下來,令陳國使臣束手無策的事情,暗衛在京中早已摸了個清清楚楚。

  問話的人是姜寧靈,穆淮也沒什麼好瞞的:「月兒猜得不錯,那思悠公主果然有貓膩。」

  說著,便將暗衛搜集出來的消息大略同姜寧靈說了一遍。

  那日暗衛在驛站中聽得那位李使臣的話,便明白當日入宮的是位假公主,且從幾人對話中不難聽出,真公主不知用了什麼法子逃了出去,眼下正不知所蹤。

  於陳國使臣而言,在偌大的京城尋個人,談何容易,但穆淮不過三兩日的功夫,便知曉了那位公主的下落。

  那位公主想必也是自小頗受父母寵愛,又心思純良,帶著大筆銀錢跑了出去,原以為至少能尋個落腳處衣食無憂地等風頭過去。

  卻不想她一個姑娘家隻身在外,又不懂得遮掩錢財,被歹人盯上,搶走了銀錢不說,又見她容貌明麗,便起了歹心,欲輕薄於她。

  好在暗衛先一步尋到了她,又得穆淮授意,正想方設法地將思悠公主同榮世子二人做著牽扯,見事情不妙,便引來了榮世子,在思悠被輕薄前將人給救了下來。

  榮世子與思悠初初相識便是這同話本里一般的場景,自然在心中留下了微妙的情愫。

  榮世子見思悠孤單一人,又問不出身份來歷,雖覺蹊蹺,但到底不忍心讓她一個姑娘家繼續遊蕩在外,便出面尋了個宅子,將人給安頓下來。

  榮世子一表人才,又救她於危難之中,思悠心中感激的同時,又難免有了些小女兒家情竇初開的心思來。

  眼下不過一月左右的時間,榮世子只偶爾去那宅子裡看望一眼,許是顧忌男女有別,二人見面並不多。

  不過到底是牽了線搭上橋了。

  這故事聽著便許多曲折,穆淮三言兩語說完,神色卻平淡。

  姜寧靈聽得有些愣,從前這等英雄救美的場面她只在話本里見過,誰知這回倒陰錯陽差,讓穆淮給促成了這樣一出場面。

  穆淮原本就想著讓榮世子與思悠公主結姻親,思悠公主這番出逃,雖明里暗裡都麻煩了不少,卻誤打誤撞地這樣同榮世子相識,未嘗也不是一件好事。

  這事兒幾重巧合疊加,姜寧靈捋了一陣才捋明白,感嘆命運奇妙的同時,又不禁想得有些遠。

  雖說榮世子的品行端正,但思悠公主如今在他面前到底是來歷不明的女子,榮世子多少會有些提防之心,想必不會太過親近。且區區一女子,榮世子就算將她養在院中一輩子,也不是養不起。

  再說那思悠公主,本就是舍了身份逃出來的,自是不可能再回陳國去,也自是不可能再撿起「陳國公主」這個身份用了。

  不僅如此,未免身份被揭穿,想必她也會離大燕皇室遠遠兒的,省得被人覺出什麼不對勁,惹出不必要的麻煩來。

  這樣一來,若是思悠公主知曉榮世子的身份,即便初初相見時留下許多悸動,想必也不會再多接近了。

  姜寧靈純是站在有情人的角度來想這件事情,還真說出了穆淮不曾注意的地方。

  不過穆淮倒也看得開明,雖牽了線搭了橋,卻也不強求此事一定要有什麼結果:「朕給他二人造了機會,剩下如何,全看他二人之間的緣分了。」

  「若是有緣無分,也不必強求。」

  「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穆淮所言不假,雖說他當初擬定榮世子做和親人選,卻並不是按著榮世子非娶不可。

  他將榮世子推出去,不過一句話的事兒,榮王及榮世子定不會有異議,但冷暖自知,這位思悠公主同榮世子若是志趣相投,日久生情便也罷了,若是二人都心懷怨懟,只怕穆淮與榮王府都要生出嫌隙來。

  這回思悠公主出逃,雖說穆淮能在旁不動聲色地推波助瀾,卻也並不覺這門親事就板上釘釘了,因此,倒也不強求。

  姜寧靈身為世族女子,知曉太多對自個兒婚事無法左右的事情,聽得穆淮話語,很是贊同他這態度,卻在聽得他話中字句時,忍不住輕哼一聲。

  「強扭的瓜不甜?陛下竟是也知曉這個道理?」

  姜寧靈顯然話中有話,穆淮卻一時未反應過來她意指何事,便溫聲回道:「此話怎講?」

  姜寧靈揪著他衣襟的手還未松,說起此事時,不自覺又緊了緊,耍小性子般道:「臣妾先前都出了宮去,陛下卻還要將臣妾接回來,既然陛下知曉這個道理,當初為何還執意要將臣妾扭回來?」

  這是姜寧靈回宮之後,頭一次說起出宮一事。

  這事兒明顯是二人之間的一道裂縫,姜寧靈與穆淮都心知肚明,而對於橫亘在二人之間的這道傷疤,二人都心照不宣地絕口不提。

  仿佛只要這樣粉飾太平,就能當做此事從未發生過一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