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霍決點點頭,走到她身後,捂住她的眼睛,哄她:“別怕,不疼的。”

  咔吧一聲。

  這是最快的死法。霍決對牛貴一直十分尊敬,給了他的妻子最快而無痛的死法。

  侄孫一家幾口,流著眼淚發抖。

  霍決道:“一個不留。”

  他走出去,大廳中的尖叫短暫而迅速地平息了。

  什麼承諾,什麼交易,什麼誓言。當一個人死了,再無底牌的時候,都無意義。

  牛貴傳承給了霍決的,霍決不想再有非必要的人知道。

  霍決已經知道皇長孫在哪裡。

  皇長孫死了,皇帝的內心便能安寧了。

  但皇長孫死了之後,霍決能安寧嗎?

  牛貴陰惻惻的笑浮現在眼前。

  【我也想看看,你將來,用不用得上?】

  小安和康順都從裡面出來,看到霍決站在階上,在寒風裡幽幽地望著夜色里的火光。

  “哥!”小安問,“皇長孫到底在哪裡?”

  霍決轉過頭看他,那目光凌厲得讓小安一瞬屏住了呼吸。

  淳寧二年小年夜,皇帝的親信太監永平持“代朕行事”的手諭開了京城的門,一隊人疾馳而出,消失在夜色里。

  城頭的守軍低聲地交頭接耳:“這是又出了什麼事。”

  “關咱們什麼事,好好巡邏!”

  “唉,好冷,好想回家。”

  “家裡割肉了嗎?”

  “割了五斤呢。”

  牛貴在京城外的一處別苑燃起了大火。

  別苑中其實並沒有什麼皇長孫,只有一些守園子的僕人,在小年夜圍著爐子喝點小酒,什麼都不知道就死了。

  火光里,霍決看著他帶來的人。

  都是最親信的人,有些是閹人,有些是男人。大多孔武有力,頭腦聰明。

  “今天在這的,都是跟我一起經歷過乾清宮之變,也經歷過西苑大火的。”他說,“都是自己人。”

  提到這兩件事,所有人,不論閹人還是男人,都在火光中沉默了。

  他們都是親歷過歷史的人,而歷史有時候,需要被掩埋。見證歷史的人,常常化作這火中的灰燼。

  在熊熊的火光中,霍決給今天的事作了結論——

  “牛貴招認藏匿皇長孫於此,我等追來,消息已泄露,皇長孫逃匿。”

  小安是第一個拔刀的人。鋼刀的刀尖插進了泥土裡,他單膝跪下。

  火光照著他漂亮的面孔,淺紅的口脂被映成了深紅,像人血。

  “我等,將以此生餘年追捕緝拿皇長孫!”他語氣堅定,“停歇之日,身死之時。”

  閹人和男人們都拔了刀跪下——

  “停歇之日,身死之時!”

  霍決的刀刃上還滴著血,大火在他的身後烈烈燃燒,把他變成了一個黑色的剪影。

  他看著面前拔刀跪下的人們。

  這是一群狗。

  包括他自己。

  皇帝的刀,皇帝的狗。

  皇長孫沒有捉到,令淳寧帝遺憾。

  但監察院、京軍三大營全都收了回來。

  皇帝看著御案上提督監察院事的金印和京軍三大營的兵符,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將金印與兵符都向前推去。

  “拿去吧,霍決霍連毅。”

  【記住你今天說的話。】

  【你今日效忠於我,他日我必不負你!】

  【等我手掌玉璽,你掌院印之時,我許你恢復本名本姓!】

  137. 第 137 章 不同

  第137章

  淳寧三年的新年, 百官們都沒過好。

  年前臘月二十四小年夜,牛貴身死。這年還怎麼過?

  整個年節期間,京城都很安靜。小兒無知, 跑到巷子裡扔個鞭炮,家裡人都趕緊出來一把抱起拖回屋裡,砰地關上了大門。

  關於牛貴的死, 皇帝甚至沒給百官一個交代。

  也沒人覺得還需要交代。牛貴幹出來的事實在太多了,簡直罄竹難書。

  他終於死於皇帝之手, 那不是太正常了嗎?

  淳寧三年正月十六,年節結束, 衙門開印。皇帝開年下的第一道人事任命,著霍決霍連毅提督監察院事, 賜穿蟒袍。

  大家都懵了一下,這個霍決霍連毅, 誰啊?

  一打聽便恍然,太監永平啊。

  淳寧帝給臨洮百戶霍昇平了個反, 道霍家並未參與潞王謀反,實屬於被無辜株連。

  追溯起來,其實還是牛貴的惡業。當年潞王案也是他辦的, 大辦特辦。

  眾人如今都知道,牛貴死於霍連毅之手。不免私底下議論:“這是報仇了。”

  只霍決本人聽到這種說辭, 卻只扯扯嘴角。

  報的什麼仇,誰才是仇人?

  該恨誰呢?恨株連無辜的牛貴?恨野心勃勃的潞王?恨久不立國儲的景順帝?還是恨貪婪的底層官員,拿了溫家的銀子嫌不夠, 不肯給他改判刺配,而是帶著惡意判了宮刑?

  霍決自然是恨的。

  但他的恨並沒有落到某個特定的人身上去。在他淨完身,躺在大牢里等著傷口癒合的那些日子裡, 就已經想明白了。

  該恨的是這命運。

  該很的是自己的弱小。




章節目錄